在政治这个男人扎堆的舞台上,女性要想站稳脚跟,难度不小。
可吉尔吉斯斯坦的萝扎·奥通巴耶娃偏偏是个例外,她不仅两次带着老百姓把腐败的总统赶下台,最后还自己坐上了总统的位置。
更厉害的是,她在位时特别看重跟我国的合作,把中吉关系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一个女学霸的转型
萝扎·奥通巴耶娃,1950年8月23日生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奥什市。
那时候吉尔吉斯斯坦还是苏联的一部分,她家条件一般,父母是普通职工,家里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
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她从小就爱学习,脑子也好使。苏联那会儿推义务教育,她算是赶上了好时候,能踏踏实实念书。

18岁的她考上了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这可是苏联顶尖的学校,能考上不容易。
当时正赶上赫鲁晓夫搞去斯大林化,学术圈子相对自由,她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哲学,1972年毕业,成绩特别好。
之后她没留在莫斯科,而是回了老家,在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当哲学老师。她讲课有激情,学问又扎实,很快就混出了名堂。

1975年,她当上了哲学系主任,还拿到了科学候选人学位,相当于咱们说的博士。
按理说,她在学术圈混得挺好,可她不满足。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手里,经济不行,腐败还越来越严重。
她在学校里看着国家一天天糟蹋,心里憋着一股劲,想干点啥。
1981年,她下定决心从政,从伏龙芝列宁区委员会的第二书记干起,正式跳进了政治这个大坑。

一个女人要在政治圈混,难啊。
她靠的是真本事。她会俄语、英语、德语、法语,还能说吉尔吉斯语,这语言天赋在外交上太吃香了。
80年代末,她被派到巴黎,当苏联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团团长,后来还去马来西亚当大使,国际经验攒了一堆。
1991年苏联解体,她回到刚独立的吉尔吉斯斯坦,投身国家建设。1992年,她当上了外交部长兼副总理,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位女外长。

之后她又跑去美国、加拿大、英国当大使,还在联合国格鲁吉亚观察团干过副团长。
这些经历让她眼界大开,也为后来的政治生涯攒下了资本。
把腐败总统赶下台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政治局面一直乱糟糟。
腐败、独裁,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怨气越攒越多。奥通巴耶娃在国外混了那么多年,回来一看这情况,觉得自己得干点啥。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搞议会选举,结果满满的舞弊和黑幕,老百姓炸了锅。

当时的总统阿斯卡尔·阿卡耶夫干了15年,刚上台时还喊着要民主,后来全变味了。他搞家族统治,亲戚把持国家资源,经济一塌糊涂。
奥通巴耶娃看不下去,早就跟他翻脸了。
2004年,她搞了个“祖国”党,想跟政府对着干,可党被禁了,连选举都参加不了。她的公寓还被炸了,政府不承认是自己干的,但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抗议从南部的贾拉拉巴德、奥什、乌兹根开始,像火苗一样烧到了首都比什凯克。

3月24日,几千人冲进总统府,阿卡耶夫扛不住,先跑去哈萨克斯坦,再逃到俄罗斯,4月4日正式辞职。
这场“郁金香革命”把阿卡耶夫赶跑了,临时政府上台,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当了代理总统,还任命奥通巴耶娃做外交部长。
可议会没通过她的任命,她干了没多久就被换了。2007年,她加入社会民主党,当上议员,继续盯着巴基耶夫看他搞啥名堂。

巴基耶夫上台,大家本来还挺期待,结果他比阿卡耶夫还烂。腐败没收敛,还变本加厉。
2009到2010年冬天,政府把水电费涨了价,老百姓本来就穷,这下彻底炸了。
2010年比什凯克街头爆发大抗议,大家喊着让巴基耶夫滚蛋。政府派安全部队开枪镇压,打死88人,伤了好几百。
可这没吓住人,反而激起更大火气。示威者拿石头、燃烧瓶反击,直接占了政府大楼。巴基耶夫跑回南部老家,4月15日撑不住了,逃出国,流亡去了白俄罗斯。

奥通巴耶娃这时候站出来,带着一帮人组了个临时政府,自己当了临时总统。
国家乱成一团,她得收拾烂摊子。
2010年6月,南部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还打了起来,死了几百人,流离失所的更多。
她顶着压力,搞了个新宪法,把总统权力削了,改成议会制,想让国家更民主。
2011年10月,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赢得大选,12月1日她把总统位子交出去,干干净净走人。

当总统那会儿
奥通巴耶娃当总统的时间不长,但干的事不少。
她上台时,国家刚乱过,经济烂得不行,安全也成问题。
她知道,吉尔吉斯斯坦要想翻身,得靠邻居帮忙,而中国就在旁边,又有钱又有实力,不合作多可惜。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刚打完仗,南部一片废墟。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伸了把手,给了不少援助。

中国直接掏了500万美元,帮吉尔吉斯斯坦重建南部。这钱不算多,但对当时穷得叮当响的吉尔吉斯斯坦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奥通巴耶娃特别感激,她知道中国不光是邻居,还是个能帮大忙的伙伴。
除了直接援助,她还推了好些跟中国的项目。比如中吉天然气管道,这玩意儿不光能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能源,还能赚点过路费。

她在位时,管道项目谈得差不多了,后来真建起来,对两国都好处不小。还有些公路、电力项目,也都是她那时候开始铺路的。
这些东西实打实改善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老百姓日子好过点,她脸上也有光。
吉尔吉斯斯坦周边不太平,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啥的都得防着。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里一直推安全合作,奥通巴耶娃特别积极。

2010年,SCO搞了个联合军演,她让吉尔吉斯斯坦军队参加,跟中国一块儿练。
她常说,中国是“重要伙伴”,这话不是随便说说,是真有底气。
她为啥这么看重中国
奥通巴耶娃不是瞎拍马屁,她看得很清楚。
吉尔吉斯斯坦小国,夹在俄罗斯和中国中间,经济上没啥底子,安全上也脆弱。

中国这几年发展快,又是大市场,跟中国搞好关系,能拉投资,能卖货,还能保平安。
她当过外交官,跑过不少国家,知道国际局势怎么玩。
她觉得,跟中国合作是吉尔吉斯斯坦走出困境的一条路,所以才这么上心。
2011年12月交出总统位子后,奥通巴耶娃没退休。她2012年1月搞了个“萝扎·奥通巴耶娃倡议”基金会,专干教育、艺术、妇女儿童权益的事。

办教育节,推“Ustat”女性指导计划,帮年轻人读书,帮女人找工作。
她2018年还说过,年轻一代“被自由感染”,这话听着挺有劲,说明她一直关心国家咋往前走。
国际上,她也没闲着。2022年9月,她被联合国点名,当了阿富汗特别代表,管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
这活儿不轻松,阿富汗那乱局谁都知道,她能接手,说明国际社会挺认她。
她还拿过不少奖,2011年得了国际女性勇气奖,2012年拿了比尔·梅恩斯奖,都是对她贡献的肯定。
参考资料
奥通巴耶娃:"一带一路"倡议是最大的和平稳定剂 环球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