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江苏境内,以长江为界,被划分为两部分。长江南岸的苏南城市,位靠上海,加上在高铁交通等领域巨大的优势,整体的发展要比长江北岸的城市领先许多。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陆续在长江上架起了10多座跨江大桥,有的还是公路铁路两用桥,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江南、江北城市间的交流,也加快了共同发展的步伐。

江苏跨江通道分布图
但大部分的桥梁,尤其是跨地市之间的大桥,在命名的时候,基本都会兼顾两个城市的感受,尽量选择能体现两座城市的名字,比如南通和苏州之间的苏通大桥,镇江和扬州之间的润扬大桥,张家港和如皋之间的张靖皋大桥等。
但也有一些大桥,比如南京长江大桥、江阴大桥、泰州大桥等,由于种种原因,只选取了一个城市的名字。而泰州大桥,也是唯一一座以江北城市单独命名的大桥,本文简单来回顾一下这座大桥的历史。

夕阳下的泰州大桥
目 录
三地合建的大桥
广泛热议的名字
备受争议的客流
三地合建的大桥
泰州大桥的设想,最早被提出是在1998年。当时,横跨江阴和靖江之间的江阴大桥通车在即,泰州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座跨江通道。
但江阴大桥的位置,相对偏泰州的东部,而且对于常州和镇江来说,想经过江阴大桥去苏北,还是要绕不少的路。另外,当时的扬中,虽然建成了扬中一桥,打通了去镇江的通道,但也同样渴望着有一条通往长江北岸的跨江通道。
于是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常州、泰州、镇江(扬中)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建设一座跨江大桥。

泰州大桥高速工程路线图
经过了几年的积极争取,江苏于2003年初步同意了这一设想,并且开始着手进行前期的可研设计方案。2005年,可研工作完成,并且开始了正式的勘察设计工作。
2006-2007年,是这座大桥最关键的两年,经过一系列的手续,终于在2007年7月,完成了最终的批复流程,11月在泰州组建了大桥建设指挥部,大桥正式开工。
后面的建设进程就不讲了,2012年11月,经历了整整5年的工期,大桥正式通车!简单说说成就:
1、世界最大的三塔两跨大桥;
2、国内最早使用水中沉井技术的大桥;
3、国内最早的“人字形”主塔。
泰州大桥“人字形”中塔
广泛热议的名字
说实话,在江苏众多的跨江大桥中,这座桥梁应该谈不上有名,但却经常被拿出来讨论,而且经常会引发热议,关键就在于其名字。
开头也说了,这座大桥连接了镇江的扬中和泰州的高港,按照惯例,可以被称为“高扬大桥”之类的名字,但最终却是选择了“泰州大桥”作为其名字。而且和后来的大桥建设不同的是,这座大桥,在被正式批复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它的名字,就是“泰州大桥”!
这样也就导致了,其成为了江苏唯一一座,使用江北城市单独命名的大桥,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泰州大桥航道解决方案
关于这座大桥的命名,为何没有兼顾到扬中和常州,有好几种说法,简单罗列一下:
1、出资说
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说法,虽然大桥当年是三个城市合资建设的,但是泰州方面的出资是镇江和常州的两倍,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取名“泰州大桥”合情合理,毕竟谁出钱多谁就占据了高点。
2、补偿说
据说当时江阴大桥在取名时,也有不小的争议,毕竟这座大桥是连接靖江和江阴的,泰州认为怎么着也应该在取名时体现一下。但是后来据说,有领导认为江阴的名气更大,更有实力,就没有考虑泰州方面了。
所以,后来在泰州和扬中的这座大桥命名时,有补偿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这个理由不算靠谱。

江阴大桥
3、扬中说
和泰州大桥同期建设的,还有这条高速线路上,扬中和镇江之间的夹江通道,这座桥后来被命名为“扬中大桥”。有人说,就是因为已经有了扬中大桥这个名字了,后面就放弃了泰州大桥的争名。这个理由,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怪怪的。
不知道各位看官,还有没有其他的版本?一起来讨论看看呢。
备受争议的客流
到今天,泰州大桥已经正式运营了13年,但其客流始终是一个被吐槽的地方。同样是连通苏中城市和苏南城市之间的跨江通道,但其客流一直相对稀少,和苏通大桥、江阴大桥等几乎没得比。

10年前的跨江大桥春节客流预测
大桥建设之初,当时的宣传是镇江人、扬中人,以后到泰州机场,仅需要半个小时!但实际上来看,从镇江选择到泰州坐飞机的人不算太多,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去南京或者上海,毕竟镇江现在的高铁非常方便了。
现在几乎只有泰州、泰兴、姜堰、扬中、镇江的人,或者是常州的部分人会从其上过江。所以每逢节假日,这座大桥显得有些“落寞”,和苏通大桥的繁华相比,这条横跨泰州和镇江的大桥,存在感似乎低了那么一些。
不管怎么说吧,这座大桥似乎已经褪去了当年的“光环”,如今更多的是“争议”。
后记
如今的泰州,即将在2025年迎来两个新的跨江通道,一个是靖江和江阴之间的跨江隧道,一个是常州和泰州之间的常泰长江大桥。

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
未来的常州,想要跨江去江北,或许更多的人会选择常泰长江大桥,可能走泰州大桥的人会更少吧,但泰州大桥终归是一桩“三座城市”合建的美谈。
历史,也许会给出更加中肯的评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