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这几天看完比亚迪股东大会的视频,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王传福,一个撑起中国新能源半壁江山的男人,居然在台上哽咽了三次。不是因为喜极而泣,是那种“被憋屈到极致”的委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场有股东直接说:“我卖了所有股票all in比亚迪!”王传福听完,眼圈一下就红了,说“比亚迪就是我的命”。这种话,换成哪个大老板都不敢随便讲。

王传福小时候父母早亡,跟着哥嫂长大,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自己攒钱创业,先是做电池,后来2003年进军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会儿新能源车就是个冷板凳,前几年连车都卖不出去,赔本赚吆喝,外界没人看懂他。直到2021年,销量一飞冲天,成了全球新能源第一。这背后的苦,没人能体会

但你以为做大了日子就好过?恰恰相反,风头太劲,麻烦也就来了。

前阵子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说比亚迪现金流有问题、用常压油箱是“低配割韭菜”,还有人直接把他们跟恒大相提并论,司股价跟着跌,谣言满天飞。比亚迪高管拿出财报,数据一清二楚:去年赚了400多亿,毛利率20%,真有那么大窟窿?但风口浪尖,谁还看你讲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讽刺的是,同行不是明着比技术,而是拉踩、内耗、上纲上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吉利的副总裁、长城的老魏,公开杠上比亚迪,微博、论坛各种冷嘲热讽,甚至有车企发内部PPT,要求每款比亚迪爆款都要有“竞品”,参数必须全面超越。你说这是正面竞争还是“群殴”?

最难的其实不是对手的攻击,而是外界的误解。

比亚迪这些年死磕技术,刀片电池、DM-i混动、全流程自产,成本打下来,价格自然便宜。现在县城六七万就能买辆新能源车,过去合资车十七八万才敢卖,有人说比亚迪“伤害了行业”,但真正享受到红利的,是中国老百姓。你说,这有什么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越老实越容易被盯上。比亚迪销量暴涨,抢了多少人的蛋糕?行业蛋糕就这么大,你一年从40万干到400多万,肯定有人不服气。于是各种黑料、谣言满天飞,连监管部门都被卷进调查。其实查来查去,没啥实锤,但市场的风言风语,却要好几个月才能消化。

你说比亚迪真没毛病吗?当然也有短板,比如智能化、品牌、营销,确实不如造车新势力会玩花活。今年股东大会,王传福自己也说到了这一点,说“我们有工程师的优点,也有短板,在公关和品牌方面还在学习”。但他更强调一点:“我们从来不拉踩别人,只做好自己,这是比亚迪的原则。”这句话,听着是不是特别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场有老股东提问,自己2008年买入比亚迪股票,哪怕市盈率、负债率高也一直不离不弃。王传福回应时手都在抖,说“请相信比亚迪,相信我们的工程师、管理层。”说到这份上,真不是装出来的。

网上还有不少调侃:现在最懂比亚迪的不是王传福,而是吉利产品经理。

比亚迪宋PLUS DM-i卖火了,吉利马上推银河L7,还特意怼“筷子悬架”。秦PLUS DM-i走俏,吉利又上银河L6,发布会都带火药味。你追我赶本来没错,但你明明是抄作业,还要在作业本上画红叉,批“错”,这种行为,太像小时候班里那种“不服就要比到底”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降价一波又一波,二线车企直接被打趴。

经销商直言:“以前还能捡点漏,现在比亚迪和吉利打架,我们库存直接砸手里。”新势力高管更直白:“技术卷就算了,现在连价格都卷,我们这些中小品牌根本没活路。”

其实最受伤的不是比亚迪,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看前些年,大家齐心协力搞技术、做产品,行业蒸蒸日上。现在头部品牌打得不可开交,舆论场乌烟瘴气,网友一边倒站队、互相拉踩,搞到最后,真受益的不是消费者,而是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外资品牌。

这才是中国汽车最大的悲哀。

比亚迪要是被打倒,不是它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的损失。谁能保证下一个不会是吉利、长城、蔚来?大家成了“窝里斗”,还怎么去和丰田、大众、特斯拉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底,一辆车到底该值多少钱?过去因为核心零部件被外企卡脖子,成本动辄上万。新能源时代,比亚迪、奇瑞们把贵的都自己搞定,价格才降下来。有人说,未来5万块买中大型SUV不是梦,你觉得离谱?想想100寸电视才五六千,汽车有啥做不到?技术进步,才是行业的底气。

王传福说得好:“用技术创新回馈用户,不靠嘴炮抢市场。”这才是中国车企该有的样子。最怕那种“吹灭别人灯才能亮自己”的思路,把整个行业拖进泥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写到这里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你觉得,比亚迪真的有错吗?或者说,像比亚迪这样死磕技术、注重长期主义的企业,值得被这样对待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想法。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