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汉台区法院三名法官,经过白天到黑夜的八小时不间断调解,成功化解3件发回重审疑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回重审案件往往成为司法实践中的“硬骨头”。面对挑战,承办法官提前研判案情,决定以“调解兼顾执行”作为突破口,制定并案调解思路。调解之初,合议庭提出初步调解方案,当事人各方分歧争议较大,律师代理人对案件调解缺乏信心,案件陷入僵局。从正午到夜晚,看似走不通的调解之路,硬是在合议庭团队“钉钉子”精神下,秉持“不化解矛盾不罢休”的韧劲,面对当事人的质疑和不解,几名法官耐心答疑解惑。调解中,针对不同的矛盾分歧,法官需要反复从情理法多角度入手,不断调整调解策略,从数个矛盾焦点中,努力寻找利益平衡点。一次次争执分歧升级,一次次调解打消顾虑,随着暮色渐浓,七里法庭调解室的灯光依然明亮,这八小时,大家没有休息,亦没有吃下午饭,最终,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当三方当事人在调解笔录上签字的那一刻,积压在心中多年的矛盾与怨气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法院工作的认可与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案件调解的原告律师代理人表示,此次联合调解省去各方诉累,达到定分止争效果;被告和第三人的律师代理人表示后续将跟进当事人履行工作,保证案件顺利完结。
司法为民如长河奔涌,时间不过是激起的小小浪花。从午间的焦灼对峙到深夜的握手言和,三名法官们以沉稳扎实的法律素养,以定分止争的坚定决心,用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语,化解三起长达六年的纠纷。此次对三件发回重审案件的成功联动调解,是法官将立审执全流程贯通的做法,避免当事人“一案结多案生”的恶性循环,切实把公平正义体现在司法活动的全过程。
供稿:李 祎
编辑:郑 真
校对:郑 真
审核:王 蒙
提供法院最新动态
实现审务、政务的全方位公开
着力打造便民、为民的司法平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