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赔款、割地、拥兵自重、卖国求荣,中国近代史的尊严,都让这三个人毁了。

这三人是谁,又做过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太后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邓世昌等人为国捐躯,清廷震动。

北洋水师从此一蹶不振,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后人在分析战败原因时,越来越频繁的提到了慈禧太后。

在战争爆发前,海军的经费已经不足。

尤其是在战争迭起的时代,慈禧太后居然还忙着花钱修园子,就更让原本不富裕的清政府雪上加霜。

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北洋水师的战斗力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最终全军覆没,慈禧太后也成千夫所指。

为此,北京还流传着暗讽慈禧太后的对联,晚清章太炎也直接撰文嘲讽慈禧太后为了一己私欲,置江山和百姓于不顾。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展了戊戌变法,试图仿照日本的明治维新,对国家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慈禧太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光绪帝主导变法。

只不过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过程中起不到关键作用。

当变法开始触动一部分阶级利益时,慈禧太后不但软禁了光绪帝,还杀害了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运动,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但可惜也只是昙花一现。

袁世凯

1911年后,清政府的统治力降到冰点,各地纷纷宣布脱离,实现自立。

在此情况下,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爆发了。

这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揭竿而起,成立中华民国,与清政府进行对峙。

但由于革命党人力量不足,北方则由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割据。

后来孙中山先生等人为国家大计考虑,提出以清帝退位为条件,向袁世凯属以中国民国总统之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清帝退位,孙中山先生也遵守承诺宣布辞去职位,由袁世凯继任。

但掌握大权的袁世凯露出了真实面目,窃取了革命果实。

在任临时总统前期,宋教仁不幸遇刺,党内人员认为此次刺杀是袁世凯所为,双方积怨日深,最终引为争斗。

正巧一战爆发,袁世凯又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此后,他称帝之心日盛,不断修改宪法,妄图复辟帝制。

一系列反革命行径,彻底引发了袁世凯与革命党之间的根本矛盾。

袁世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签订不平等条约,又擅改政法,险将辛亥革命的成果付之一炬,酿成千古大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精卫

日本侵华,群情激愤,全国抗日思潮愈发高涨。

汪精卫却被日本人吓破了胆,不但不主张抗日,甚至还认为只有顺着日本人的想法做事,才有活路。

1932年淞沪会战期间,汪精卫悲观的认为,当时的中国处处不如日本,没有办法战胜对方,并和蒋介石一起签署了相关停战协定。

而这项协定,几乎让上海成了无人之境,任日本人轻松来往。

1935年,汪精卫又签署了种种卖国协议,主张对日不抵抗,还要求手下士兵向日本人道歉。

这种软骨头自然是民族之耻,但汪精卫不以为耻,甚至还对日本人更加言听计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汪精卫外,王克敏也是投日的另一个大汉奸。

两人素有矛盾,但冲突的源头并非地盘与金钱,而是王克敏比汪精卫更早投靠日本人,此举让汪精卫心生嫉妒。

为了向日本人表示自己的忠诚,汪精卫直接给同胞洗脑,大搞亲日论调,还企图构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同时,他在南京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向青少年灌输亲日理念。

甚至在报纸、广播中,汪精卫也不遗余力地荼毒国人的思想,丧心病狂的将同胞拉向黑暗的深渊。

汪精卫的所作作为堪称无耻至极。

总结:

在近代历史上,这三人都是影响过历史走向的大人物。

而他们的污点也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七绝:斥慈禧太后擅权祸国》辛亥革命网

《对联讽慈禧太后太后》文摘报

《世界之人杰,中国之罪人——袁世凯》凤凰网

《「读史」别费心给汉奸“翻案”了,看看他们在抗战中的嘴脸吧!》新华美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