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孤鸿子

3月26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在山东泰安举办。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作《理事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称,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和消费场景缺失,酒业直面挑战,总体运行平稳,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好于预期的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 宋书玉

三年疫情加速酒类市场洗牌,形成了产业新生态分析。宋书玉认为,产业结构持续分化,产区价值日益凸显,产能优化成为品质基础,品牌形象与价值构成日渐丰满,文化创新成为产业新的驱动力量,社会责任、ESG体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标配。

宋书玉指出,2023年是中国酒业新周期的转折之年、分化之年,只有把过去熟悉的重做一遍,把基础的工作再来一遍

01

2022年产业数据出炉

各大酒种表现分化

中酒协理事会年会通报了2022年酿酒产业数据: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总产量为5427.5万千升,同比增长0.8%;实现销售收入9509.0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2491.5亿元,同比增长27.4%。

酒种来看,各大酒种表现呈现大分化趋势。白酒表现最有优秀,2022年,规上白酒企业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近十年新低);实现销售收入6626.5亿元,增长9.6%;实现利润2201.7亿元,增长29.4%。

白酒产业以12.4%的产量,占了饮料酒销售收入的69.7%、利润88.4%。宋书玉特别提出,这其中名酒企业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区域酒企压力增大。

2022年,规上啤酒企业产量3568.7万千升,同比增长1.1%。销售收入1751.1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225.5亿元,同比增长20.2%。产业产销量、营收、利润全面增长。

葡萄酒产业,规上生产企业产量为21.37万千升,同比下降22.12%;销售收入91.92亿元,同比下降2.91%;实现利润3.40亿元,同比下降 9.88%。葡萄酒产业仍呈现下跌态势,能否反弹将是中国葡萄酒的最大命题,但突围之路并不平坦。

黄酒产业,2022年完成销售收入101.6亿元,同比下降20.1%;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24.3%。

发酵酒精产业,2022年全国规上酒精生产企业产量达到869.24万千升,同比增长6.47%,销售收入 675.57 亿元,同比增长 10.77%;实现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 6.70%。

其他酒产业,2022年全国规上企业销售收入262.31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利润42.59亿元,同比增长4.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些经济数据看,黄酒产业依旧没有走出区域化困局。露酒、果酒出现了突破性表现。发酵酒精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利润仍处在较低水平。

02

不可忽视长周期积累问题

2023年首要任务消化库存

白酒作为最大的酒种,随着2022年数据出炉,普遍引发了热议。

根据统计,疫情三年,2022年相比2019年,白酒产业销售收入累计增长5%,利润累计增长了71%

宋书玉认为,这两个关键数字充分反映出中国白酒产业长周期特征。同时也不可忽视白酒产业在长周期中积累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长期积累的外部和内部矛盾已经突破临界点,虽然产业经济指标仍保持增长,但正面临着从宏观政策到消费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冲击

关于白酒产能,宋书玉特别提出,要切记不能只做加法。盘活存量产能,提升优质产能,淘汰低效产能,成为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此外,疫情三年白酒渠道扩容快速,但新渠道消化能力不强,渠道竞争骤然升温。消化库存是2023的首要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书玉认为,产业将步入调整转型期。种种迹象表明白酒产业已经开启了新的调整、变革和转型。如何破局,应对挑战,主要还是看白酒产业的战略调整能否及时到位。

无论未来酒业格局如何变化,高质量发展仍是中国白酒产业的主航道,产能、品质、科创、文化、消费、服务则是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03

在转折、分化之年,

酒业应该怎么走?

对于2023年,宋书玉认为,酒类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度变化。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进一步集中,市场宽度竞争加剧。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的优势机会依然存在,产区建设,产业链拓展,产业经济将彰显力量等。同时,产业矛盾积累需要缓解,发展不平衡需要缓冲,产业自身问题需要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产业缓增长、理性增长是主要特征。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应该是什么样?

首先,高端市场将扩容。宋书玉,高端白酒从以往的小众消费逐步转变为大众消费,千元级啤酒开始扎堆出现。黄酒产品高端化,多样化趋势加速。这一趋势之下,面临的渠道扩容,消费下行,库存增大,价格倒挂所引发的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其次,产业政策利好。近两年,市场传出了“政策收紧”的传言,但是中国酒业协会没有发现任何有关于“政策收紧”的文件,对酒类产业政策的利好却很多,政策的利好为酒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第三、文化价值创新在放大。宋书玉认为,随着酒类消费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酒类产业更加注重酒类文化属性和品牌形象,文化正在成为中国酒业发展的新动能和创新内核,预见科创+文创的酒类产品必将会在消费市场大放异彩。

第四是产区价值绽放。产区是世界公认的名酒表达方式,在产业分化不断加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品牌竞争不断加快的多重变局下,产区建设代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五是优质产能扩充。中、高端白酒快速发展的当下,缺乏优质产能的问题日渐凸显,优质产能是实现高品质的保障,未来,优质产能会成为名优酒企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

此外,创新驱动发展、坚守品质至上、双碳战略落地、市场消费变革、缓解人才“赤字”、国际进程提速、品类多元求变等,也将是酒类产业发展题中之义。

可以看出,在中国酒业新周期的转折之年、分化之年,企业应该坚定战略、把握趋势、主动作为、扎实基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洗礼,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