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了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从书籍中获得思考和启发,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于4月23日开启,将持续至12月结束。截至目前,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已组织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助力“书香阜新”建设再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市民在一书房读书。

加强服务宣传 阅读陪伴孩子成长

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好习惯,4月20日,市图书馆在阜新万达广场举办“相约读书香满阜城”活动,以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的方式,拉开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序幕。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活动向市民推介了大量少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门类的图书,其中《有趣的职业》系列绘本成为最受小读者喜爱的图书,有11名小朋友现场登记成为市图书馆的小志愿者。活动当天,市图书馆还提供了“按需点单”、便捷办理借书证等服务。秉持“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市图书馆将文化服务送到基层、送到百姓身边,希望通过引领阅读让孩子喜欢上读书。

近年来,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一直是线上服务的主阵地,为市民提供书目检索、图书续借、数字阅读等服务。在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期间,市图书馆还举办了“知史行远——中国历代史书展”“阅读大侦探”等线上趣味猜书名、AI智慧阅读、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竞答、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试用等活动,许多市民抽出时间与全省阅读爱好者在线PK,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提升了公共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整合阅读资源 开拓新型阅读空间

为了整合区域阅读资源,形成合力,共享和共话融合协同发展,助力全民阅读和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市图书馆在细河区玉新街道新都社区率先开展“阅读联盟”试点工作。这样的试点,不再仅仅依托公共场馆服务体系,而是把数字阅读、便民还书和公益讲座嵌入“十五分钟生活圈”。2024年,按照“一馆一品”的发展原则,市图书馆进一步加强与各县区图书馆、街道、社区、优秀企业、旅游景区等多元主体开展共建合作,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风格设计和资源配置,建设多个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布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图书馆、彰武县图书馆及海州区站东社区、文欣苑社区、南驿东社区相继加入联盟,提供便民还书、数字驿站、“按需点单”、视障阅读、公益讲座、读书会等特色阅读服务。

此外,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阅读空间“龙阜国学书房”在读书节期间成立,让政府资源优势与社会力量的运营优势整合起来,独立于公共图书馆之外,而且地址选择在交通便利的西山路,空间特征小而美,室内设计融合了地域文化和茶文化,图书近千册,整个空间精致优雅,彰显文化之美,打造了一个独特新型的阅读空间。该书房未来将采取读书会、文化讲座、展览等形式,探索将书房阅读与学术交流、文化沙龙、电影、音乐、创意、生活等融合,为广大读者搭建一座可供探讨、分享的公共文化平台。据了解,市图书馆还将持续探索整合文化服务领域的公益力量,进一步完善城市阅读体系。

文化助残 科技助力 让服务再上新台阶

《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要求:“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残疾人读者是公共图书馆的特殊读者群体,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

为了实现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推动全民阅读,市图书馆与海州区残联共同打造“温馨书香文化助残”服务品牌,在海州区站东社区和文欣苑社区建设“视障阅读服务站”,于4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通过“用书找人”的新举措,把60册盲文图书和40个智能听书机送到视障读者手中,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据了解,下一步,市图书馆还将举办盲人电影专场放映活动,方便特殊人群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书房已然成为旅游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位于市图书馆一楼的玉龙书房作为我市首个智慧化书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将于年底前与广大市民见面,届时将以无人看管的“馆中馆”方式,进一步延伸服务时长,以自助借还书的新形式,体现满满的科技感。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根,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在这个热情洋溢的2024全民读书节,让我们随时捧起手中的书,在阅读中体会灵魂的净化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