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帮我们把房间续订二天。”从广州来潮州的游客林小姐说“:好看、好玩、好吃又好购,叫人真舍不得离开!”这次她们一家人到潮州旅游,逛古城、赏非遗、品美食,购特产……玩得十分尽兴,不知不觉又在潮州逗留多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约潮州。

从“来过”到“留下”,林小姐这次潮州之旅,折射出潮州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近年来,潮州瞄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目标,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成功打造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从短暂的“网红”效应,到持续稳定的“长红”态势,潮州不仅让“流量”转化为了“留量”,更将“过客”变成了“住客”,实现了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网红”到“长红”

今年来,潮州频频亮相央视《新闻联播》《经济信息联播》和《广东新闻联播》等主流新闻媒体和各大新媒体视频号。央视节目《我的艺术清单》到潮录制拍摄,潮州多个非遗项目粉墨登场。参与央视大型融媒体节目“湾区花正开”直播。在广济楼前举办中宣部、文旅部“我的中国梦一一文化进万家”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成为了文旅界的“网红”城市。

为了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潮州铆足干劲,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立体化高频次多形式开展城市形象宣传。

作为文旅部2024年“古城过大年”活动分会场之一,春节期间,潮州举办200多场“潮味”文化盛宴,吸引了众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古城过着文化味十足的团圆年。

作为今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周六大倒计时城市之一,5月13日,潮州又在古城镇海楼广场启动“5·19中国旅游日”倒计时活动,以“吃”为主题,多元融合潮州非遗、工艺美术等文化元素,“全方位”“沉浸式”带领大家体验潮州文化魅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潮州的美景、美食、美文化展现给更多人。

为加大文旅推介力度,潮州还加强与外市和香港旅行社、媒体、网络平台对接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发布潮州旅游攻略、文化旅游体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为古城聚拢人气、汇聚“财气”、点燃“烟火气”。

让“流量”成“留量”

吸引“流量”不难,但打造“留量”不易。潮州通过不断深化“文化+”“旅游+”,提升文旅品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和增强消费活力。提升文物景点内涵,常态化举办“潮玩古城”活动,全力以赴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特色化吸引游客、差异化留住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玩古城。

在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潮州推动实施新一轮“百家修百厝”项目,加强涵碧楼、茂芝会议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提升“博物馆之城”创建成效,将非遗展示与潮州传统民居场景结合,体现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历史,增强旅游获得感。

同时,潮州还充分利用全市的山水资源、旅游资源,组织举办骑行、徒步、登山等户外体育运动,办好潮州市“半马”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也提升了潮州在文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月1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公布2024年春节假期旅游热门目的地,潮州位列全国前50名。

据央视一套报道,5月1日是“五一”假期的铁路客流最高峰。数据显示,潮州等5个城市成为旅客净流入量较大的目的地。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大数据监测显示,潮州等10个特色城市热度增长相对明显。

变“过客”为“住客”

在文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抓住“送上门来的流量”,把“过客”留下来,让他们成为“住客”?潮州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

1月25日,潮州和美团共同推出的“潮州旅游美食地图”正式发布。作为潮州新春年货节的一部分,也是美团、大众点评“目的地旅游美食地图”新产品的首发版本。“旅游美食地图”打通平台上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本地生活服务,打造一站式目的地内容入口,覆盖用户“吃住行游购娱”本地生活全场景。方便游客逛吃潮州,游遍潮州。

3月16日,潮州还启动“古城旅拍暨2024年潮州文旅促消费活动”,公布了潮州古城十大旅拍打卡点名单。活动以深化“文化+”“旅游+”为主线,通过换装摄影旅拍等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拓展旅游文化内涵,更好引客入潮,促进文旅消费,推动潮州文旅产业升级。

此外,潮州立足本地实际和区域优势,推动民宿集群化发展和差异化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打造宜居宜游的旅游环境,吸引游客留下来。

游客体验感“飙升”,“过夜游”成“多日游”,美团发布的2024春节报告显示,潮州进入春节假期满房率排名全国第三名。

时已至、势已成、风正劲。在全国文旅市场强势复苏的大形势下,潮州正抢抓机遇,让“网红”变“长红”,变“流量”为“留量”,挖掘形成更多独特卖点、“爆点”,让更多“头回客”成为“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