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哲学的核心原理是广义等效原理,理解新哲学的核心原理并不难,能够列举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此地无银三百两”、“此地无声声胜有声”、“此处无形胜有形”等脍炙人口的语句。新哲学的理论体系的确没有得到高校和社科研究所哲学专家的评议,只是在微博和百度等媒体平台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传播。

能够发掘核心和衍生层面的哲学原理并把这些原理阐述得十分清楚的人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技术与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越来越少了,时代抛弃哲学家时“不打一声招呼”,但“物以稀为贵”,这反而成为了专家学者极少发表评论的重要原因,不用灰心丧气,也许是无法评议或难以评论,不必在意探求和创新思考的过程所产生的最终结果。

真正有创新的学术价值能够使人进入某种奇妙的境界,从而验证新哲学核心原理的正确性。要么是风起云涌的评论,要么是同行评论的沉默寡言,“沉默是金”这句名言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理论的学术价值和人生的奇妙境遇。既然有哲学的广义性,那么新哲学将应用到科学、经济、语言和文化、艺术和美学等诸多领域,像房地产经济哲学是本人关注得比较多的一个领域。

循环性原理和复制性原理是广义等效用原理的两个推广表述,依据新哲学思维的循环原理和复制原理,在概念性思维和词条性表述中使用了“新质+”的构词方式,如同“互联网+”的词语模式,“新质生产力”是在目前的媒体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条之一,之前在“新质+”的构词法中使用了新质生产关系、新质劳动力、新质劳动关系、新质经济力、新质经济关系等概念,最近在“新质+”的构词法中使用了新质文化力、新质文旅力、新质消费力、新质交换力和新质交换关系等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哲学研究事物的关系、属性和效用,将事物的关系、属性和特性概括为事物的效用,就可以将哲学的研究对象简化地概括为事物的效用。只有相当透彻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效用,才能相当清楚地认识和把握不同事物的不同存在方式,有些事物以这种方式存在和运转,有些事物以那种方式存在和运转。哲学在某种含义上说来是一门编织和构造概念的艺术,通过哲学的理性、抽象和逻辑分析得出相关的基本和扩展原理,但哲学分析的前提是准确地使用各种概念和词条。

每一种创新的哲学体系都使用了一整套原有和创新的概念和词条,这也是判断新哲学之所以“新”的标淮之一。新的原理和新的概念、原理的新和概念的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哲学在新科学哲学的基础上扩展而来,新科学哲学以及新哲学的原理体系以广义等效性原理为核心,在概念和原理的解释学基础上形成了一门广义效用论的哲学体系。

举例说来,目前已知的自然基本力有四种,即:弱力和强力、电磁力和引力,牛顿观察到了引力是天体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爱因斯坦则证实,引力不过是时空弯曲所产生的效应。可以从广义效用哲学的概念上把引力定义为时空弯曲效应或“爱因斯坦效应”。爱因斯坦通过广义相对论的科学体系揭示了引力的时空弯曲效应,引力的本质不是牛顿理解的实力,而是爱因斯坦解释的虚力,天体或物体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引力”,天体对周围时空的弯曲作用就像在一块崩床上放上一个大铁球、大铁球对崩床产生了压弯作用一样。

“引力”不是实力,而是一种从时空变化中产生的效应,爱因斯坦通过广义相对论揭示了引力的本质属性,将牛顿的引力理论推向了一个前所末有的境界。受到爱因斯坦科学思想的启发,通过广义等效论的创立能够揭示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效力性、效用论和效能性。广义等效论的哲体系推广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不仅把自然基本力中的引力看成是由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效应,而且把自然基本力中的电磁力、弱力和强力都看成是由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效应。

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与引力有所不同,电磁力、弱力和强力是从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效应,而引力是从物质与时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效应。新哲学的建立最终是为了解决美学问题。就像引力是一种效应,美感和美的理念也是一种效应,在人的主观性和物的客观性的交互作用中产生了以情感愉悦为心理纽带的人的美感和理念。引力和美感都不是纯粹的客观性存在,当空间弯曲消失时,引力效应随之消失;当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离去时,美感效应随之离去。广义效应论的哲学体系既揭开了引力的物理哲学奥秘,也解开了美感的美学哲学谜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