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孟加拉的母亲河是帕德玛河,两条河对于两个国家的人民来说都很重要,可河流有益也有弊。

比如当每当母亲河迎来汛期的时候,两岸百姓就可能会因为发洪水而遭殃,尤其是帕德玛河,水患不断,政府对此却毫无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帕德玛河河流宽度最大可达10公里,一条河把两岸隔得相距甚远,想坐船过去就得花费5到7个小时,孟加拉这条母亲河可谓是问题重重。

中国基建的出现,让孟加拉看到了一线生机,看到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自从中国修建好帕德玛大桥后,这座桥成为了孟加拉引以为傲的地标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建难度

中国国土面积大,不仅地大物博,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很多地形地势,千百年来在改造生活环境上,中国人积攒下不少智慧的结晶。

就拿四川来说,如果没有都江堰这座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四川不可能有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不会有面积巨大的灌溉区,四川也就不会有“天府之国”这样的美称。

修桥铺路,建大坝,造高铁等等,都分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都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孟加拉国的基础建设要落后不少,帕德玛河每到汛期时,就会迎来长达5个月时间的雨季,这意味着水位会急剧上涨。

但因为河床太宽,下游又形成了冲积平原,所以上游爆发汛期,中下游水流加大,河水泛滥,两岸就会很容易发洪水

河两岸都是孟加拉的国土,洪水一来,根本没有办法渡河,严重影响了两岸经济往来,也不利于政府对国土的管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修建一座跨河大桥,孟加拉对此也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即便不是汛期,其它时间坐船渡河至少也得要耗费半天时间,特别浪费时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有了桥就不一样了,不仅能最大程度保障渡河的安全,还能缩短路程时间,提高效率,这座桥是孟加拉国人一直梦寐以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是孟加拉国人才不到位,根本没有实力开干,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国际上进行招标,花钱请其他国家来修建。

中国的竞争对手很多,中国是如何从中脱颖而出的,拿下合作订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实力

在投标书之前,各国都要前往孟加拉进行实地考察,对地形地貌,河流每年的水流量情况进行大摸底,以此来了解施工难点和重点,然后出方案,报价格。

起初前来投标的并不少,但价格都过高,孟加拉是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国家,对于他国的狮子大开口,孟加拉实在难以承受。

其实也不怪别人要价高,因为这条帕德玛河河床淤泥太厚了,想要在松软的河床上打桩,并不容易,更别说要打的结实,打的牢固了,对施工技术要求极其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的时候,中国的标书脱颖而出,被孟加拉国一眼看中,一是因为我国给出的价格合情合理,性价比超高,只有15.49亿美元,约100亿人民币。

还有就是因为中国不仅仅只涉及可以过人过车的桥面,桥面之下还设计了火车轨道,这意味着两岸货物往来,又多了一个途径,对经济发展来说大有裨益。

一桥两用,这就是中国的过人之处,相当于是变相又为孟加拉省了一大笔钱,孟加拉对中国设计方案和建设报价都十分满意,于是双方很快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只是一座普通的大桥,那承重还比较好解决,可再加上铁路轨道,那承重就要增加数倍,中国这是自己再给自己增加难度。

可中国却丝毫不害怕,因为我们确实有实力说到做到,针对河床又软又厚的问题,中国在长度9.3公里的桥面下,设计了40个主墩。

也就是平均每隔232.5米,就会有一个承重主墩,每一个主墩由6根斜钢管桩组成,采用斜桩插打形式,将其牢牢固定在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主墩扎的牢固,每一根斜钢管都需要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二大液压打桩锤,对其进行260万次的锤击,工程难度大,工作量则更是大。

地下地基打牢固了,主墩上面的桥面更要稳固,孟加拉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实力生产出结实牢固的150米跨钢桁梁结构。

也就是说,桥梁还需要从中国生产后运输过来,大大增加了施工时间和成本,但中国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每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150米跨钢桁梁结构重量高达3200吨,从中国运过来不难,难的是需要将它吊起来,安装在桥墩上,我国因此动用了“天一号”起重船。

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最大起吊重量为3600吨,在“天一号”的帮助下,桥面也陆续施工完成。

中国的施工利器,再次证明了那句“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这座跨河两用大桥,可以承受住八级以上台风海啸,安全性能非常高。

中国做到这些就已经是世界一大奇迹,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在施工的同时,还力所能及对河流进行了改造,即便是汛期来了,也不会影响大桥的安全。

水患灾害力度被大大降低,这一点并不是必须要做的,但中国本着负责的态度,考虑到了中下游两岸人民,所以做了这件大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6月,帕德玛大桥正式竣工,自从有了这座桥之后,两岸往来的路程时间缩短到了10分钟之内,满足了孟加拉国百姓对这座桥的所有期望。

大桥正式开通当天,去了很多围观群众,很多国际记者也蜂拥而来,对这座桥进行报道,就连不丹国王来孟加拉访问,也被带到这里合影留念。

光明网,2023-10-11 1,《孟加拉国迄今最大铁路项目——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达卡至邦嘎段开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孟加拉对中国修建的这座大桥很是满意,这座桥不仅仅连通的两岸,也连通了中国和孟加拉的友谊之路,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是一个“基建狂魔”的同时,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国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