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在线学习》主笔 何曼

近年来,与中国数字教育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从1.0到2.0的转型升级同频,尤其是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上线和升级,职业教育数字化在平台建设、资源汇聚、数据联通、基础条件和赋能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在逐渐提速。

那么,当前转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和痛点,职业院校还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本期专题,我们把目光投入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工作,通过采访行业专家和多家建设中的标杆院校,从一个侧面展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成果,探究转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我们的思考与期待,希望能为行业提供值得参考与借鉴的经验。

于教育而言,数字化是手段而非目的,是路径而非终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它正在将我们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也必将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有力的支撑。

数字化转型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锚定核心 全要素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计划用3—5年的时间,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旨在构建一个具备高职特征的自进化教育智能体。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中,特别突出了数字化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赋能作用。在与本刊的对话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副主任范士喜表示,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挑战,职业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数字化必须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以需求和应用效果为导向探索智能化教学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深职大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为鲜明特色,积极探索智能化教学的建设路径。其核心思路主要围绕三个关键方面展开:

一是致力于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能力。通过系统分析师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学校正在研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数字化能力模型,并重构数字化时代教师能力结构。为此,学校将精心打造一批高质量、贴合时代、注重实务的在线“金课”,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现数字化素养和能力提升的规模化与辐射效应。

二是打造高质量教育数字资源。以需求和应用效果为导向,学校依托“金课”建设工程,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XR等技术,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学校依托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产教融合,加大沉浸式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同时,通过智能化的统一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加强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推广和绩效评价,确保资源内容的合规安全。通过制订校级资源接口标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与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互联互通、交互对接。

三是开展智能化教育教学实践。学校系统总结信息化教学经验,开展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成效的实证研究,确保智能化课堂革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组建由多方专家组成的研究实验团队,有序推进基于全量数据采集的课堂教学评价。有效统筹数字化实训环境、实训智能管理平台、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建设,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以实训教学、实践、考核可全过程跟踪回溯为抓手构建数字化实训体系。学校还将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iStudy教学平台的深度融合研究,打造个性化智能教学平台,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师生发展建设举措

打造“深职i学习”智能化教学实践标杆

为打造智能化教学实践的标杆,深职大积极投身于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实践与探索。其中,深职院一体化教学大平台——深职i学习,凭借其独特定位与功能,成为推动校本教学深度革新的重要力量。据范士喜介绍,该平台不仅与教务系统紧密对接,围绕教务周期开展课程建设,更提供了个性化教与学的全面支持。

“深职i学习”互联网+教学大平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微服务架构为手段,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起点,集学、教、管、评、资为一体,整合设计了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课程互动系统、移动学习系统、大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教学资源系统等六大系统,并设计开放接口扩展动态对接教务、学管、实训、录播等系统,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资源通、应用通,为规模化建设优质高职本科教育课程提供了立体式智能教学服务体系。教学大平台还实现了“一人一课表”、教师画像、学生画像、课程画像、智能预警、动态评价等个性化教学功能,全面支持SPOC、MOOC课程建设,助力移动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

该平台能够支持项目化课程和“金课”建设。通过高度集成的在线课程、课堂互动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评审、考试等功能,它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金课”建设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实现资源的精准检索和智能推送,它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智能学情分析、师生画像以及作业自动查重等功能,该平台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使用体验,也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管。此外,大数据分析还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管理与治理决策支持,帮助教师了解自我教学情况并持续优化教学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深职i学习”还助力形成了一批信息化典型教学案例。教师利用该平台及其App工具,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新闻事件,开展探究型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人文学院的武老师便熟练运用这些信息化工具,为学生提供了课前预习、课堂交互和课后反馈的全面支持。

以标杆校建设引领职教数字化全面转型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范士喜表示,它不仅促使学校从更高层面审视教育数字化的整体策略,打破了技术主导信息发展的局限,还通过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化建设流程,引领各学校形成统一思路,产出更具共享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同时,标杆校的建设成果能够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快速发展。

在他看来,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挑战,业内已基本形成共识:数字化必须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智能化环境建设,如智慧教室和智慧实训室,到数字资源的开发,如数字化教材和虚拟仿真技术;从教学管理的革新,如个性化课表和学分考核系统,到教学模式的改革,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和项目式教学;再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多模态课堂分析和智能化自我评价等工具的应用,都在不断推进着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全面转型。

谈及未来,范士喜表示,学校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首先,将依托现有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如“i深职”手机App和“一网通办”网上办事大厅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探索智能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校务服务。其次,进一步推广“秒办秒批”等高效审批流程,实现基于标准化规则的自动审批。打造校园智慧服务中枢,建设师生全生命周期个人数据账户和智能助理机器人,全面提升校务服务智能化个性化水平。最后,学校将致力于数据融合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服务的打造。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为学院、专业、业务部门乃至师生个人提供便捷的大数据及算法分析工具;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标准化的深度数据治理工作方法,确保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认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基于多年教育数字化研究与实践,范士喜发现,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多重关键问题和挑战。首先,概念不清的问题尤为突出。教育数字化转型、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等概念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时常混淆,导致不同用户群体如校领导、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师生及家长等难以形成一致的目标和需求。“虽然我们可以尝试给出统一的标准解读,但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解决学校办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不同学校的转型方案和重点应根据其建设基础和用户基础而异。”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孤立地理解数字化转型,职业院校需要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出发,正确认识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立足当下,再明确其目标和任务。

其次,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教育特殊性的挑战。与工业生产、银行、安全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标准化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进行思考)不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解决人的培养问题,促进并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智结构。这种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使得用数字化技术解决通用问题的能力显得力不从心。“虽然在学校治理和流程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教育教学融合方面仍困难重重。”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深职大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已然明确了其核心建设目标,即启动“数字深职”建设。范士喜透露,学校计划用3—5年的时间,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旨在构建一个具备高职特征的自进化教育智能体。“该智能体的构建体现在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学校致力于将信息系统打造得更加智能化,通过大数据、AI、虚拟现实和物联感知等先进技术,精准凝练应用场景,提供智能化的主动式和伴随式服务;二是学校注重信息系统与用户的协同生态发展,鼓励用户深度参与系统的建设与完善,甚至让终端用户通过简易渠道构建服务,实现真正的用户驱动和生态共荣。”

专题目录

观察

专家观点

数字化转型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锚定核心 全要素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转型的“城院模式”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将数字化战略与整体发展战略深度融合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赋能 构建高效互动的数字校园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5月刊(总第1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