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款新上市的单克罗珑钠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给万千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与此同时,它的价格之高也令人咂舌。

每一针诺西那生钠要卖到53680元人民币。而婴儿型患儿在确诊后的首年就需要注射6针,总费用将高达420万元!

但是据消息称,澳洲地区一针才合人民币183块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针要价69.7万元的"贵族药"

2023年2月,一款治疗婴儿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新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国家医保谈判成功纳入医保范畴。

原本高达69.7万元人民币/针、首年则需6针的天价药,经过医保谈判后单针价格大幅降至33000元人民币左右!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无疑为广大SMA患儿及其家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曙光虽然有了,但钱又成为了所有患者头上最锋利的一把刀,因为按照最初的报价,每一针诺西那生钠要卖到53680元人民币。

由于婴儿型患儿在确诊后就需要注射6针,算起来总费用将高达420万元!

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对大多数家庭而苦不堪言,即便是收入较高的小康之家,面对如此巨额的医药费也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这种药物会贵成这个样子?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脊髓性肌萎缩症这种疾病的特点。

生物学显示,人的性别是从决定因子位于最后一对染色体上而定性的。

而SMA就是由5号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病,其症状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尤数婴儿型的最为严重,占了45%比例。

最严重的仅出生6个月内就会出现发病征兆,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多动、体重增长缓慢等,最终会因脏器功能衰竭而夭折,绝大多数患儿在2岁之前便离世。

一分钱一分货

为何诺西那生钠等新药一开始就定这样如此高昂的价格?

一款新药从临床前研究到产业化上市,往往需要耗时10年以上,投入资金高达数百亿元。而药品专利保护期只有短短20年,过了这个期限就将面临仿制药的市场冲击。

所以企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研发成本收回,并获取合理利润,从而维持投入研发动力。这就注定了新药上市最初的高价格。

对于诺西那生钠来说,这个难题更加不容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因其全球存在这种潜在病症的患者数量并不多,大约为几十万人。而如此微小的"市场",让药企很难在短期内收回可观投资回报,所以就进一步推高了药价。

所以这或许正是导致诺西那生钠一针69.7万的原因。

在如此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如何能坚持新药研发的初心,给众多罕见病患者带来希望?其实,这不仅仅是药企为之奋斗,还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医保初尝试

2021年以来,国家医保局接连数轮就诺西那生钠纳入医保的价格进行了谈判。

双方你来我往,场面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作为国家医保局谈判组代表,张劲妮处长曾动情地说过:"谈判桌上我们作为甲方,这么卑微,真的很难,但谈判组对价格的底线是不能够让步的,调整空间是0。真的很艰难,我觉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而这一幕,就是这次罕见病新药价格博弈的一个片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医保部门明确将价格谈判视为是"一场生死战",代表们不仅担负着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重大责任,还必须在有限的医保资金预算中作出取舍。

事实上,这场谈判具有多个开创性意义。

首先,罕见病患者治疗用药项目第一次被纳入医保范畴,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次,采购模式第一次从按疗程购买转向按单剂计价,照顾到患者的真实用药情况,让他们从中获益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首次"折射出医保保障制度改革的进步精神,只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勇于创新,与国际接轨。

这种进步正是得益于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民生领域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家不断加大的投入力度。

令人激动的是,在八轮的艰难谈判下,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最终被砍价10多倍,达到每针33000元的全球史低价格。

结合其他医保支付政策,意味着将来患者每年自费费用可望控制在10万元以内,大幅减轻了很多家庭的经济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一针180元"的真相

就在这样的好消息传开时,却一直有谣言传"澳大利亚一针才41澳元(约合184元人民币)",令一些舆论场开始抱着不善的态度:"如此低价,中国价格最低是不是在吹牛?"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查阅相关信息,就会了解事实的真相。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应对SMA,的确进行了集中采购,但其价格高达11万澳元/针,折合人民币约49.4万元,比中国医保谈判价格高出了十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发达国家表现也不比中国好,比如美国诺西那生钠定价12.5万美元/针,约合79.6万元人民币,日本Zolgensma药品全程费用为1102万人民币,达到了国内首年6针自费费用的100倍。

可见,中国这次谈判取得的成果在国际范围内实属是难能可贵的。

那么离谱的"澳大利亚180元一针"的谣言到底从哪里来呢?

其实这只是澳大利亚政府为了解决部分低龄SMA患儿的一项补贴计划,并非真正的集采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补贴计划在中国也有,一些地区政府也推出过赠药计划,目的都是从其他渠道调拨资金,为患者家庭减轻压力。而这些计划费用,并不能等同于真实的采购价格。

如果真让2-3万名SMA患者在中国全免费治疗,以目前33000元/针的价格计算,每年至少需要40-60亿元的财政补贴。考虑到中国疾病谱庞大、医保资金有限,全免计划短时间内并不能全面铺开。

但是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长,财政可支配资金逐年都在增加,届时全面免费治疗SMA的可能性也将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保障改革

对于中国这次医保谈判取得的成果,我们不要一味纠结于是否达到了所谓的"全球最低"标准。

那不过是一种狭隘的功利思维,我们应该将目光放长放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场谈判,但对于罕见病患者和家属来说,这就是生命的希望,是治疗保障领域改革的一个开端。

这次的谈判坚持了医保方的利益底线,最终砍价幅度高达60%多,谈判代表的勇气和毅力令人钦佩。

而就是"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担当"的担当精神,政府为了人民利益,一次次的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过着更舒服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可贵的,是那不落俗套的创新精神。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采购模式的改革,顺应了国际潮流,更好体现了药品价值。而罕见病药品正式纳入医保,也是制度性的一次突破,标志着相关保障制度朝着成熟演进。

这样的创新精神,与近些年医疗卫生领域一再推陈出新的步伐不谋而合。

谈及根本就是国家对医疗民生事业的投入持续加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扩大医保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到帮助解决罕见病治疗难题,都折射出政府体恤民生、积极作为的决心。

没有持续的财力保障,谈何以生命至上?这次医保谈判的成功,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财力日益雄厚、全面小康路线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命至上

中国在罕见病等领域的医疗保障改革,也正在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前进,最终让所有生命都能获得善待。

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展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以人民生命安康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决心。

相信未来的一段时间,随着国力的持续攀升,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将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常说"生命是一场修行"。而生命自身却更应该是一场奇迹,一个惊心动魄的命题。

无论大疫,还是小病;无论富人,亦或贫者,终要以怎样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它,面对重重险阻,才能熬过那个看不见的转折点,再续生命的美丽与嫣然。

医药谈判,或许只是生命蓬勃力量中的一朵浪花,但它折射出了中国式医改的博大理念:以人民生命安危为最高权力,以关怀病患的温暖细腻贯穿始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战役背后,折射出中国在医疗民生领域持续用力的决心,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国家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样一步步走来,我们定能找寻到与病魔抗衡的终极钥匙,让命运的赌局在我们手中紧紧抓住!

cctv13-新闻——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日经济新闻——一针救命药,国内卖70万,澳洲只要280?医保局和药企都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