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王君 6月19日下午,在广州市南沙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与广州市南沙区司法局联合签署了《共建诉讼与调解相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合作协议》及《推进调解后司法确认合作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约现场。通讯员供图

15个人民调解点首批接入ODR

当天,南沙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彭建华及南沙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普光出席活动,见证签约并共同为首批接入广州法院ODR线上调解平台的15个人民调解点授牌。

南沙法院立案庭庭长王仓为参加活动的调解组织代表及专职调解员进行了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和线上司法确认业务培训。

根据双方此次共同签署的合作协议,南沙司法局指导下的镇(街)、村(居)调解室,行业专业调解组织或调解工作室,均可与南沙法院多元解纷中心建立点对点连接。

南沙法院可以为各调解组织的调解工作提供法律指导,必要时指定法官现场参与调解和实地指导。

同时,通过该机制可进一步畅通法院与调解组织之间的联动沟通,让诉调对接更高效更便捷。

例如,对于已在司法局备案的各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的纠纷,根据当事人申请,法院可及时响应,依据当事人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为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赋予强制执行力。

科技赋能打通“数据孤岛”

据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南沙智调”建设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南沙司法局在南沙区内指导设置的220个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室等人民调解组织将全部接入广州法院ODR线上调解平台,实现该平台对南沙区所有人民调解点的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届时,各调解组织均可依托该智慧调解平台与南沙法院“和谐南沙”多元解纷中心进行远程连线,结合“线上指导为主,线下巡回为补充”的双程解纷模式,实现一站式高效解纷。

南沙法院运用“互联网+”为诉调对接进行科技赋能,有助于加强法院、司法局及各调解点之间的信息共享,打通“数据孤岛”,将以往的点对点指导扩展为“南沙智调”网络,帮助老百姓实现真正的“家门口”解纷。

彭建华表示,未来南沙法院还将积极探索运用法院与科大讯飞正在合作建设的“南法·星火”AI技术对多元解纷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以科技助力多元纠纷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

打造府院联动诉源共治新格局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前由南沙法院打造的“和谐南沙”多元解纷机制已成功引入行业专业调解机构等专业调解力量。

此次合作则旨在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打造党委领导下“院、局、庭、所、站、点”多维合作的府院联动诉源共治新格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和人民法院对调解的专业指导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牌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通过南沙法院多元解纷指挥中心,实现诉调对接的受理、流转、办理、反馈等流程“闭环”管理,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更有利于实现各方“双赢多赢共赢”。

为进一步实现诉调对接规范化,南沙法院还制定了诉前、诉中调解对接工作流程及指引,包括为人民调解提供涵盖业务培训、法律咨询、案例推送等一体化“订单式”司法服务。

【案件链接】小学生赊账消费三千多元家长认为店主不应纵容拒付款

“双方都要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个金额我们初步认可”

经过几轮沟通调解,一宗因未成年人赊账消费引发的纠纷在人民调解员主持下,经南沙法院法官指导,双方初步达成和解协议。

这起纠纷涉及的金额不大,调解的难度却不算小。原来,2023年底开始,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军开始在学校附近一家小卖部赊账消费,店主老王觉得小军与自家小孩是同班同学,便也没有在意。

然而,截至2024年5月底,老王核算发现,小军已赊账消费三千多元,于是找上小军家长要求付款。

小军家长得知此事十分气愤,认为店主老王不应纵容未成年人赊账消费,因此不愿确认并支付小军赊账消费的金额。

店主老王则觉得自己开门做生意,并无过错。

双方几经协商未果,于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初步调解后,调解员感觉到双方始终只看到对方的过错,却没有正视自身的问题,并且纠纷又涉及未成年人,调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眼见调解陷入僵局,调解员想起了法院与司法局正在筹备共建的“南沙智调”计划,而自己所在的调解组织为开展试运行,已提前接入了法院的ODR调解平台。于是,调解员立即尝试通过该平台向法院寻求更专业的指导帮助。

“我建议还是从化解矛盾的目的出发,再商讨一下赊账消费金额,也要结合这个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经过与法官的沟通,调解员进一步打开思路,再次从保护未成人的角度展开调解,双方初步达成和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