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个来自浙江的富家女许艾菲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决定为一个素不相识的15岁白血病男孩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为了达到捐献要求的体重标准许艾菲每天顶着40度高温骑行20多公里,还制定了专门的食谱来增加体重。

9月12日,她经历了漫长的5个小时采血过程后,终于采集到了198毫升造血干细胞。

一个28岁的富家女,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决定捐献自己的骨髓?她又是怀着怎样的决心和勇气,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捐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之所向

人之初,性本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仍有这样一些人,用纯善的心灵滋养着世间的温暖,许艾菲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艾菲出生于杭州富阳的一个富裕之家,自小就被父母细心呵护。

她天性温良善淳,待人亲和有礼,家中有个长期在许艾菲家工作的佣人评价她:“小姑娘从不摆纨绔派头,对我们也从不摆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许艾菲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富家千金”这四个字,作为独生女,她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上小学时,同班一名男生患上了白血病,当时学校组织募捐活动,许艾菲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全部的零花钱。

“虽然那时候不太理解白血病的可怕,但我知道同学需要帮助。”多年后,许艾菲这样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那位同学最终还是离世了,许艾菲第一次看到生命的脆弱和病魔的无情,她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更多的病患尽自己最大的绵薄之力。

高中时,许艾菲开始每年坚持无偿献血。

18岁的那一年,她在街头无意瞥见一辆血液车,顿时来了兴趣,从那以后,她养成了一年一捐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捐血后,我都有种莫名的成就感,觉得自己为社会做了应尽的贡献。”

十年下来,她累计捐献了3200毫升的血液,堪比一个健康成年人的全部血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命的承诺

2009年,许艾菲20岁。

那一年,她在再次前往献血时,无意中得知了“中华骨髓库”的存在,只需要留下两管血样,就有机会将来帮助别人,这对许艾菲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命运真的那么安排,我怎能拒绝这个再次救人的机会呢?”许艾菲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自己的血样,随后在骨髓库安安静静地躺了整整8年。

直到2017年5月2日,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惊醒了许艾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话那头是骨髓库的工作人员,说有一名15岁的男孩患有白血病,恰好与许艾菲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

对于许艾菲来说,这简直就是人生最大的惊喜和缘分,思绪回到多年前的那个小男孩,她相信这一次自己一定能帮到别人。

“能救人一命,对我而言是无上光荣!”许艾菲踌躇满志地说。

可就在这时,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声音开始不绝于耳,他们认为许艾菲就这样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捐献骨髓,实属疯狂。

面对家人的劝阻,许艾菲却从未动摇,她是发自内心地想救人,这份善良的决心,源自儿时看到同学离世时的无助和遗憾。

多年前,她就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亲身实践大爱

得到家人的默许后,许艾菲开始了捐献的艰辛历程。

首先,她需要达到捐献的体重标准,于是开始了专门的增重计划,她制定了专门的食谱和运动量,每天顶着40度高温,骑行20公里。

三个月后,她终于积攒到了合格的体重,可这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更是一番煎熬。

为了采集造血干细胞,许艾菲不得不接受为期四天的“动员针”注射,并保证每天只睡4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2日,许艾菲躺在手术床上,护士为她插上针头后,她就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任凭身体被循环采血。

这煎熬的过程持续整整5个小时20分钟,期间她连翻身的权利都没有,就连鼻子发痒也要靠别人帮忙。

直到采集结束,许艾菲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虚脱,就如同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般。但她内心更多的是自豪和喜悦,因为自己的梦想终于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亮生命的希望

为了将这次宝贵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许艾菲直播了整个捐献过程。

这一做法出人意料,直播点击量达1.6亿,评论量超50万,瞬间她成为网络红人,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艾菲没想到会引起这样轰动效应,她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来。

她表示,自己内心没有任何的负担,相反是充满自豪和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中,许艾菲分享了自己增重、锻炼、被采血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捐献的点点滴滴。

她特别强调,捐献危险系数非常低,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只要有这个决心和信念,就一定能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以后,许艾菲成为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经常在各地巡回宣讲,鼓励大家加入这个拯救生命的队伍。

丈夫也非常支持她,两人形影不离地参与公益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7月,许艾菲终于见到了那位曾救治过的15岁男孩,此时的他已经16岁,但男孩一见到许艾菲就当场跪下,哽咽着道谢这位救命恩人。

令许艾菲万分触动的是,男孩那双眼神里重新闪耀的是生命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原来,男孩名叫“发展”,来自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疗,一家人已经卖掉了房子,长期在外租房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男孩妈妈请许艾菲到他们的出租屋中做客。

进门后,许艾菲看到的是一间狭小出租屋,妈妈睡阳台,爸爸睡客厅,独留一小床给患病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煮了面条想哄“发展”吃,却只吃了几口就垂头丧气,许艾菲的心在那一刻凉了半截。

在两个小时的交谈中,许艾菲看到"发展"全身直哆嗦,大概是药物的副作用,男孩告诉许艾菲,最近他已经没什么斗志,觉得自己拖累了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活着才是最大的希望!”许艾菲反复鼓励道。

只要“发展”能够战胜病魔,就一定能如父母所愿,考上大学,走向更好的发展道路。这也是他们给孩子小名的本意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此后,许艾菲仍在坚持着自己的公益事业。无论是捐血还是造血干细胞捐赠,她都以身作则,成为一面最亮丽的旗帜。

几年来,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艾菲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存有大爱,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这份期许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内心。”

我们依旧期盼着“发展”能够很快痊愈,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也相信在有许艾菲这样的人存在的世上,就永远不会失去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