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处理或仅有简易设施处理的供水方式。在农村地区,分散式供水水源主要为井水和山泉水,采用人力取水、手压泵、机器取水等。在洪涝灾害期间,各类水源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分散式供水家庭需密切关注饮水安全。

1.洪涝灾害饮水安全注意事项

⏩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送来的桶装水。

⏩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 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

⏩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其周围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和粪便。

2.大口井的消毒处理

1.被淹没的水井

被淹没的水井需要进行清掏、冲洗,使用过量氯消毒法消毒。具体程序如下:

①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

②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完全清除污水。

③用3%~5%漂白粉溶液清洗井底井壁(家用水桶一般为15-20L容量,装清水2/3桶,然后加入1斤漂白粉,搅匀后使用;如果用50%含量的漂精粉,用量减半),然后排干污水。

④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再按加氯量10mg/L~15mg/L投加漂白粉(或漂白精片)即每吨水加40克~60克漂白粉(有效氯按25%计),浸泡12小时后,抽尽井水

⑤再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消毒后(消毒方式见下文直接投加法或持续消毒法进行消毒)投入正常使用。

2.井水消毒

没有被洪水淹没的水井,洪涝灾害也可能会带来污染,需要进行水质消毒后才能使用。具体消毒方法如下:

①直接投加法。

先测算井水水量:

圆井井水量(吨)≈0.8×井水深(米)× [水井直径(米)]²;

方井井水量(吨)=井长(米)×井宽(米)×井水深(米);

根据井水水质,一般清洁井水的加氯量为2mg/L(相当于每吨水加25%有效氯含量的漂白粉8克),水质较浑浊时增加到3mg/L~5mg/L(每吨水加25%有效氯含量的漂白粉12-20克),以保证井水余氯在加氯30分钟后在0.7mg/L左右。

根据所需投药量,放入容器中,加水调成浓溶液,澄清后将上清液倒入水桶中,加水稀释后倒入水井,用水桶将井水震荡数次,使之与水混匀,待30分钟后即可使用。井水的投药消毒至少每天2次,即在早晨和傍晚集中取水前进行。

②持续消毒法。

将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装入开有若干个小孔(孔径为0.2厘米~0.5厘米,小孔数可视水中余氯量调整)的饮料瓶中(每瓶装250克~300克),用细绳将容器悬在井水中,同时系一空瓶,使药瓶漂浮在水面下10厘米处。利用取水时的震荡使瓶中的消毒剂慢慢从小孔中放出,达到持续消毒的目的。一次加药后可持续1周左右。采用本法消毒,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投加药物,测定水中余氯,余氯量在0.7mg/L左右。若水井较大,可同时放数个持续消毒瓶。

3.缸(桶)水消毒处理

如取用手压井、深机井等不便直接在井中消毒的井水,或者是取用山泉水时,需要在盛水容器中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的水仍然需要烧开后才能饮用。

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若很混浊,可经自然澄清或用明矾混凝沉淀后再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为漂白精片或含氯泡腾片。按加氯量4mg/L~8mg/L投药(用量按说明书来;一般是50L水加1片漂白精片),先将漂白精片或含氯泡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30分钟后测余氯含量为0.3mg/L~0.5mg/L即可。若余氯量不符合要求,则应增加消毒剂投加量。缸(桶)要经常清洗。

来源:长沙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