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名自媒体人凌建平与小米科技公司及雷军的官司近日有了最新进展。

小米诉凌建平侵犯名誉权案件,法院已在5月19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显示,凌建平败诉,他被要求向小米公司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25万余元。

凌建平表示,他将对一审判决进行上诉,同时申请小米方面为此前的错误保全措施承担法律责任,"首先赔我250万。"

01

自媒体人vs互联网巨头,一审败诉

凌建平曾在多家知名媒体任职,包括《上海经济报》(《第一财经日报》的前身)和《每日经济新闻》。自2021年开始,凌建平宣布离开每经,将重心转移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国际投行研究报告”上。

凌建平称,他与小米的纠纷始于2021年中旬,小米曾找他撤稿,但他拒绝了这一要求。

小米则在诉状中表示,凌建平在他的公众号和其他平台上发布了多篇诋毁、侮辱和贬损小米公司及其创始人的文章。小米公司因此请求法院判令凌建平删除所有侵权文章,并赔礼道歉,赔偿100万元。

北京互联网法院于5月19日作出的一审判决显示,凌建平发布的大部分文章内容已经构成对小米公司名誉权的侵犯,因此他被要求向小米公司赔礼道歉和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25.11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25万余元的赔偿金额相对于小米索赔的100万元来说,少了近四分之三,但在名誉权纠纷中,这仍然是一个较高的数额。

02

上诉,同时申请赔偿250万

对于一审判决结果,小米公司的代理律师君合团队在公众号“君合法律评论”发表了题为《君合代理小米公司取得北京互联网法院首个针对名誉权侵权的行为禁令并获得一审全面胜诉》的文章。

凌建平介绍,君合团队所称的“行为禁令”指的是小米公司紧急申请法院采取诉中行为保全措施,以防止凌建平的文章内容进一步扩散。2022年4月25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了保全裁定,凌建平在收到裁定之后立即删除了4篇文章。

然而,凌建平表示,这4篇被删除的稿件中有3篇并未出现在一审法庭的辩论和判决书里,因此属于民事诉讼法中的错误保全,根据法律规定,错误保全必须给予赔偿。所以,他向法院提交了申请书,要求小米科技为错误的保全措施买单,赔偿他250万元。

为什么是250万?凌建平介绍,“因为当时法院要求提供的担保是100万,根据法律,财产担保是30%,也就是当初评估我的4篇文章的财产超过300万,现在我的3篇文章被错误担保,故索赔25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建平同时认为小米科技并非本案中的适格原告(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组织),他在文章中所指的是小米集团,但起诉他的竟然是小米科技。

他指出,小米集团作为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境外企业,与小米科技之间没有中国公司法承认的法律关系,因此小米科技不具备成为本案适格原告的资格。此外,小米科技也没有按照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截至2022年8月19日)提交证据,后来提交的证据应该被视为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凌建平认为一审法院引用的法律不当且事实不清,故提出上诉,要求裁定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小米科技的所有要求。

03

将对涉嫌网暴的自媒体账号进行起诉

在与小米的纠纷中,凌建平表示自己遭遇了一些自媒体账号的"网暴",他将对所有参与"网暴"的自媒体进行起诉,第一批已经被立案,目前法院正进行先行调解,也有一些自媒体表示愿意公开道歉和赔偿。

此外,在一审法院审理期间,因为涉及自己的保全文书被泄露到互联网上,致其再次被人肉、网暴。他已经向对方律师所在地的律师惩戒委员会提出投诉,要求调查泄露问题,并准备以泄露个人信息罪和网络侵权的罪名对相关人员进行单独起诉。

回顾与小米的法律纠纷,凌建平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双方的矛盾公开暴露在互联网上时,有关#小米起诉自媒体作者凌建平#的微博话题热度不断攀升。

凌建平留存的证据显示,该话题在短时间内就超过了5000万的阅读次数,这也导致他本人遭受了部分网友和自媒体的人身攻击。

04

“护声计划”特约公益律师

分析“财产错误保全”

针对凌建平与小米科技公司的官司,传媒见闻特意邀请到了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四川省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委员、“护声计划”特约公益律师李辰君科普财产错误保全并指导媒体正确应对企业投诉和法律诉讼。

一、关于“财产错误保全”

李律师指出,财产错误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作出裁定并执行存在错误。财产保全是否错误,一方面要看法院的保全裁定及其执行是否合法,另外一方面要看当事人的申请是否合乎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法院保全错误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复议,要求解除保全并且赔偿损失。具体赔偿根据造成的损失情况进一步进行认定。

二、面对企业的投诉或法律诉讼,媒体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1.积极核查媒体行为是否构成违法或犯罪。在行为作出前层层把关,事后快速核查,严格履行核实审查责任制度。

2.合理利用抗辩事由。从消息来源的权威性、评论的客观性、内容的真实性三个角度进行抗辩,维护媒体行业自身的合法权利。

3.努力沟通,促成调解。如果确实存在报道失实等侵权行为时,应第一时间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尽量与对方达成和解,规避诉讼风险。

*“护声计划”是传媒见闻、深蓝汇联合全国知名刑事法律咨询平台庭立方开展的媒体行业法律风险防范帮扶行动,旨在帮助媒体从业者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5月30日下午,“护声计划”首场线下活动在北京举行,与会律师通过设计不同场景,为媒体从业者生动分析了《媒体行业的“罪与罚”》。

“护声计划”在北京开展主题讲堂后,计划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陆续举办。同时还将搭建公益帮扶平台、推出媒体人绿色咨询通道,方便媒体人和资深律师一对一沟通。目前,计划正在推进,欢迎媒体人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