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上的明朝灭亡于1644年,然而历史进程并非如此简单,清代明的过程其实长达18年,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清军入关到康熙元年(1662年)明朝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这段时期被称为南明。

在这短短18年中,南明先后出现了三位皇帝、两位监国,不过多是庸碌无为之辈,唯独一人能够勉强算得上是明君,但可惜在位时间很短,未有大建树,这里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南明史上的这五位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明世系表

弘光皇帝

弘光皇帝朱由崧,原封福王,是明神宗嫡孙。崇祯皇帝死后,陪都南京的大臣们商议拥立新君,最后人选集中在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之间,论血缘当属福王,但是东林党人与老福王(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有过节,东林党人担心福王登基后遭到报复,所以想要拥立潞王。无奈之下,福王朱由崧取得了高杰、黄得功等军阀的支持,最终如愿登上了帝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似弘光帝画像

弘光皇帝登基后,任用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马、阮二人对内打击东林党,任用私人,将朝政搅得乌烟瘴气,对外则寄望于清朝不南下,不思收复失地,也不加强防守,最终一年后1645年五月,清军用三个月时间就消灭了弘光政权,陪都南京也失守,明朝正式成为了流亡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弘光政权倒台后的形势图

弘光皇帝任用奸臣,个人毫无政治能力可言,生活上又喜好女色,酷爱听戏,不理朝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亡国之君。

潞王监国

潞王朱常淓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侄子,在拥立福王之时潞王也曾经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人选,东林党人称赞其“颇有贤名”,后来福王登基,潞王就从淮安迁到了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潞王朱常淓

1645年五月,弘光政权倒台,弘光帝被俘,明朝需要再一次拥立新君,而潞王近在杭州,又曾经是人选之一,所以潞王毫无疑问的成了新的皇帝人选。但是这次,潞王不干了,因为清军已经步步紧逼,政权朝不保夕,做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但是拗不过大臣,最终潞王选择先监国,再谈登基之事。

潞王于当年六月在杭州监国,但是几天之后就开始联系清军商讨投降事宜,不几日就选择了开城投降了清军。且不谈潞王其人的贤明与否,这种骨气一看就知道不过是一个卑躬屈膝的庸才而已。

鲁王监国

潞王投降后,一大批明朝藩王跟着投降了清朝,但是清朝藩王之中并非都是卑躬屈膝、贪生怕死之徒,其中有一位与崇祯等人血缘较远的藩王——鲁王,他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后代。按说原本皇位、监国这种事情都与他无关了,但是朱棣的后代藩王们都是软骨头,这就给了鲁王机会。

鲁王在浙东地区筹办监国,受到了一部分抗清大臣的拥护,最终鲁王在浙东地区领导抗清运动,并坚持了几年。后来清军攻击鲁王的基地,将鲁王和他的军队从舟山赶出,鲁王只得带着他的大臣和军队逃亡东南沿海,最终病死在金门岛上,至死也没有投降清朝,鲁王是南明藩王中少有的能坚持骨气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监国墓

隆武皇帝

鲁王在浙东监国之后,还有一位藩王在福建监国了,他就是唐王朱聿键,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的八世孙,他原本也在杭州,但是在看到潞王筹划降清之后愤然离开了杭州,来到了福州,之后在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等人的拥戴之下宣布监国,并登上帝位,史称隆武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武帝

隆武帝虽出身藩王,但是幼年饱受牢狱之灾,跟随父亲被爷爷关进监狱,坐了16年的牢,父亲还被亲叔叔害死,后来在当地官员的帮助之下才得以继承了王位。继承王位后的朱聿键又怀着一腔热血,召集兵马勤王,为崇祯皇帝攻打农民军,但是这却犯了藩王的大忌,被关进了凤阳的皇室监狱,这一次坐了8年,到弘光皇帝时期才被释放。

正是因为有了年轻时期的这些锻炼,隆武帝显得不同于明朝的其他藩王,他不贪图享乐,时刻想着恢复祖宗江山,多次督促郑芝龙等人出福建支援浙东和江西等地军民的抗清活动,而且他极力主张联合大顺军余部共同抗清,有着独到的眼光。

可以说他的政治能力当在崇祯之上,如果能够给他足够的时间、崇祯那样的权威和那么多人才,隆武帝中兴大明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可惜,郑芝龙根本不愿意配合,最终隆武政权在一年之后也被清军消灭了。

永历皇帝

在隆武帝被俘自尽后,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另一个孙子、桂王朱由榔在广东登基称帝,史称永历帝。永历帝登基之时,南明的版图已经缩小到了仅剩两广、贵州等地,云南全省还在大西军余部孙可望等人的控制之下,清军则从福建追踪而来,形势最为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历帝

永历帝在历史上被称作“逃跑皇帝”,因为在其十几年的皇帝生涯中,几乎都在逃跑,从广东到广西、再到湖南,之后又到贵州、广西、云南,最终逃到了缅甸,然而即使逃到缅甸也没能避免死亡的命运,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从缅甸抓回来在昆明街头用弓弦勒死,至此,南明政权宣告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历帝继位之初的形势图

永历帝,生性软弱,无雄心壮志,也无能力,但是胜在有敏锐的直觉,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果断逃脱,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在南明后期那种极为不利的形势下坚持了十几年。永历帝虽无能力,但也不失气节。

五位帝王,囿于形势与能力,无一人能够挽救大明王朝的命运,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