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因为真正让你过好这一生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一名疏于实战训练的军校毕业生,和一名经过大量刻意练习的新兵,如果在战场上遭遇敌人,他们之间谁有更大几率活下来,并干掉敌人呢?

答案显而易见是后者。

因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没有时间给你思考的,决定你生死的不是你思考的深度和正确性,而是你拔出枪并且准确击中敌人的速度。

你可能只比你的敌人慢了0.1秒,但对不起,死掉的那个人,是你。

人生当然不是战场,但人生是由无数需要即时反应的瞬间所组成。

你的反应模式不是取决于你的思考,而是你的习惯。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以开车为例子,司机都知道,驾驶员就是个熟练技能,你车开的越多,就更能形成“肌肉记忆”,上车自然就能开,无需想一遍驾驶流程。

即使你把驾驶流程背的滚瓜烂熟,如果你不真正去操作,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你是无法掌握这项技能的。

同理,我们在应对他人和变化时的即时反应,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思考,而是你平日里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你需要知道的真相是:一个人应对外界的第一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人生机运的多寡。

多数老板没有耐心去发掘你灵魂深处的闪光点,他们对你的判断往往源于肤浅的第一印象。

很多人会说,你懂得道理,却过不好,无非是你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笼统的答案其实没有丝毫用处,因为它对你的行动没有任何切实的帮助,属于典型的“正确的废话”。

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把正确的道理和理念转化成你的行动力,仅仅处于知道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程度,那么这样的所谓“认知”不但无用,而且是错误的。

光知道什么是对的,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真正需要的知道的是“对的方法”。

02

如同知识绝不是学习的目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能够“做什么”。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拥有良好的习惯,“如何做到”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答案也许并不复杂,习惯的养成需要“刻意练习”。

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里说,当一个人在思考某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建立心理表征;只有当你去做某件事情,失败了之后调整方法,接着再去做,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建立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理表征呢?

埃里克森举了个例子,假设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狗,也没见过和狗类似的动物。当别人给你说出“狗”这个词时,说出那些所有关于狗的文字描述,对你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当你真正接触了狗,和狗一起玩耍和亲密接触之后,所有这些文字描述之外的信息,才会全面整合到你关于“狗”的认知里。那么你再听到“狗”这个词后,你的大脑才会或具体或抽象呈现出关于狗的所有细节,这些关于某个事物、某个观念、某些信息相对应的心理结构,就是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不是思考的结果,心理表征会即时呈现在你的大脑里,不需要额外提取。

习惯之所以强大,就在于习惯背后的心理表征是一种内化的能力,它极其稳定的操纵着一个人的行为和思维。

我们之前说过“肌肉记忆”,顾名思义,是指在经过大量身体训练后,肌肉放佛自己有了记忆力,似乎可以不通过人脑的操控自主的提供固定的反应。

但实际上,肌肉本身是没有记忆的,肌肉的收缩舒张无不是在神经的支配之下,依然会被人脑所操控。我们之所以会误以为肌肉本身有记忆,是因为当你不断重复训练之后,神经和肌肉完成这套操作速度快到“不可描述”。

一个职业棒球运动员抛出的球,速度可达每小时144千米。

如果你是一个击球手,需要做到在极短的时间里,判断出对手抛出的是快球、旋转球还是曲线球,并且马上判断击中此球后,球会朝哪个方向飞去。

我们没有经过大量训练的一般人,是根本没办法做出这些决定和判断,只能眼睁睁看着球飞到接球手的手套里。

职业运动员正是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创建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才能拥有稳定的即时反应,也就是习惯。

03

《习惯的力量》中提到一个案例:

舒尔茨有三个孩子,现在都长大成人了。在这些孩子小的时候,舒尔茨也会不假思考地就去吃他们的东西。

他告诉我说: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跟猴子一样。当我们看到桌子上的鸡肉或者炸薯条时,大脑就会开始预期这种食物,甚至你不觉得饿,你也会有这种预期。我们的大脑对它们有渴求。坦白地说,我甚至都不喜欢这些东西,但是突然间,我很难抵御这种吃的冲动。我一吃下去,渴求感得到满足,我就突然有了一阵愉悦感。这有些让人丢脸,但习惯就是这样工作的。”

习惯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它能够通过这种“暗示”,让大脑自动进入一个行为模式,固化你的反应,你即使意识到了,却很难抵抗。

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成了一个人的本能机制。

不但是个人的习惯,组织的习惯,包括社会的习惯,它往往用一种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在极其稳定的在操纵我们。

这带来的坏消息是,坏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尝试去建立好的习惯来改变自身的处境。

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一个明显的大的习惯的改变,往往是由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习惯的改变开始的。

不管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还是改变一个坏的习惯,我们都必须依靠一个原则,那就是从微小之处入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在回答人们“如何练琴?”的问题时,只用了六个字:“慢练” 、“短小”和“反复”。

把乐章划分为短小的段落,均匀放慢速度,不断的反复练习,这就是小提琴慢练的要点。

慢练最大的意义是让你在练习时有充分的反应和思考时间,根据自己的听觉和视觉给出的反馈,及时调整并避免演奏时的粗心和错误,从而提高练琴的效率。

划分小目标、及时反馈、反复练习,这些都是刻意练习的关键之处,目的就在于建立有效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决定着你的习惯,也决定着你的职业能力。

习惯和成功总是相伴而行。

换句话说,只有你习惯了成功,你才会真正成功,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拥有良好习惯的人。

04

每个家庭的父母可能都知道,在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打骂斥责大概率上会适得其反。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却并不能保证父母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原因何在呢?

我在《17岁男孩跳桥身亡:当父母变成混蛋时,请不要伤害自己!》文章后写到,每个作父母的人都有被孩子搞到情绪失控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刻,道理往往是最没用的,如果没有平日里刻意去训练如何控制情绪,那么就不要指望你能在被激怒的时候,保持和颜悦色。

只有当你习惯了“和颜悦色”,你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到“和颜悦色”。

你第一步需要认识到,一个好的父母需要情绪稳定,这是目标,然后你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来让自己成为情绪稳定的合格的父母,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完整部分。

大多数的人可能都知道头,也知道尾,却唯独忽视了“刻意练习”这个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

没有刻意练习这个中间环节,我们就无法建立有效的心理表征,也就无法拥有情绪稳定的良好习惯。

“刻意练习”就是给你这么一个正向的不断成功的反馈过程,在这个反复不断的过程中,你的心理表征得以建立。

不管你从事任何一项工作,学习任何一项技能,甚至应对生活中千变万化的情形,你都需要设定一些你认为好的目标,然而用“刻意练习”的方式去建立能够达成这些目标的心理表征,一个良好的习惯即来源于此。

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人,专注度更高,专业性更强,职场技能更娴熟,成功的几率也会随之倍增。

05

当然,人生不只是取得世俗的成功那么简单,人生也不是竞赛,非要胜出才能体现价值。

除开世俗成功的羁绊,普通人更加需要的是获取幸福的能力,如果感受不到幸福感,再大的成功恐怕也难言“过好了一生”。

幸福感不是指标,难以量化,我们可以把获取幸福的能力看成一种心理习惯。

这种心理习惯,依然需要刻意练习。

很多人都知道“小确幸”,但很多人应该也没想过,为什么确切的幸福都是微小的?

这是因为大喜大悲的兴奋状态,并不符合人体的能量平衡机制。

你高兴过头了,身体会自然把你拉回来,当你悲伤过头了,身体也会平衡你的心态,不会让你持续悲伤。因为如果一个人持续处于高潮状态,要不了多久,身体就会崩溃。

随时感受到小确幸,才是人体最为舒服的状态。

它如同水润万物,表面看,并不绚烂,却有着满满的充盈感,让你的灵魂和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幸福感所浸润。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强调人在面对人生际遇时,应该保持心态的平和,原理即在于此。

很多人讲求修行,其实修行的本质就是刻意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去培养一种良好的心理习惯。

这种良好的心理习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从容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和荣华富贵,专注、平和,不被俗务左右。

这种体验,对于宗教信徒和艺术家来说,并不陌生。

《习惯的力量》里说:

“一旦人们学会信仰某种东西,这种信仰就会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直到他们开始相信自己能改变。信仰是将改造过的习惯回路变成永久性行为的要素。你必须相信事情会好转。让人们练习相信事情最终会好转,直到转折真正出现。”

信仰的意义感会压制你改变坏习惯带来的心理不适感,也会减少你在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任何一个真正的信徒都会告诉你,信仰给你带来的愉悦感是超越时空的,性质和艺术欣赏的过程类似。

无论是信仰还是欣赏艺术品,都会让你暂时放空,忘掉世间的一切烦恼。任何一项调查数据也在证明这一点,拥有信仰的国度,其国民的幸福度也普遍会高于世俗国家。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好的事业,好的家庭,好的心态。如果说,过好这一生是门学问,那么习惯就是这门学问的关键词。

作者:北游。自2004年起坚持互联网写作至今,笔耕不辍,长期专注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对社会热点和公共事务见解独到。用哲学解剖生活,给您不一样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