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老蒋在推广培训课程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客户尤其是国内民营企业都要求课程多一些“干货”。而他们所谓的“干货”,多数基本上就是两类东西:

业内的“干货”

1、案例,而且会特别指明某些具体公司案例(互联网或高科技公司通常看阿里,制造业公司往往看华为)

2、工具、流程,甚至表格。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他们需求背后的潜台词是:“你把那些成功企业的工具、流程、表格告诉我,教我怎么使,我回去在我企业里也这样做,明天我也就能够成功了”,在这些想法的驱使下,甚至市场上有过阿里或华为经验的讲师都格外抢手。

然而,在老蒋看来,这种“弯道超车”的捷径思维,其实是思想懒惰,投机取巧的行为。实际上,正如老蒋之前的文章 中所阐述的观点,阿里、华为也都并不完美,他们的某些管理制度和体系也存在着明显的,甚至是底层逻辑的漏洞,所以用这种“拷贝”的方式来复制他们的成功,很有可能不但无法达成目的,反而适得其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所以,老蒋在此表达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学习”阿里,而不是“拷贝”阿里。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老蒋认为,拷贝是学习的最低层次,拷贝者能拷贝的只是成功者的一些外在的形式、手段,但无法拷贝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拷贝不能帮助实现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不拷贝”地“学习”呢?我认为要透过现象思考分析问题的本质。阿里为什么成功?是靠它的管理体系、工具、方法吗?其实,阿里的体系和工具跟那些财富500强的欧美公司比起来,无论是科学性、系统性等等,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但为什么阿里就成功了,而那些500强企业却多数显得越来越走下坡路了呢?

最近老蒋跟几个朋友聊天,其中一位是在阿里旗下多个不同业务群的公司工作过,她讲到了一些现象:在阿里,很多员工对阿里有着极强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甚至可以说几乎到了发自内心的“生是阿里人,死是阿里鬼”的程度,而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显然,这种极强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的直接结果就是员工的敬业度,即:“在没被要求的情况下,愿意主动为公司的成功去付出额外的努力”的心态,而研究显示,员工敬业度是优秀企业与平庸企业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是什么东西让这些员工这么死心踏地地为阿里奉献呢,那个朋友的话给了我一些启发:很多人自己认为自己本来什么都不是,是阿里,也只有阿里,才让他们成为了精英。这些话引起老蒋的思考。

一、商业模式定义“人设”

阿里提出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其最早也是最核心的两个业务是淘宝和阿里巴巴这两个电商平台。尤其最为被大众所知晓的淘宝,是一个典型的“草根业务”的模式,即把个人商户与个人消费者建立广泛便捷的联系,从而一方面大大增加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个人商户的业务机会从几乎为零到了几乎无穷大(早期的很多淘宝卖家如果不是因为有了淘宝,几乎不可能实现“开店”的梦想的)。而即便是“阿里巴巴”这个板块,在最初也是以帮助小微商户拓展客户资源而闻名的。所以,阿里在创业之初,就从娘胎里自带了“草根英雄”的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中,阿里的商业模式与其他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那个时候,要想成为企业家和社会精英,要么需要有大量的资金、资源或者社会关系,要么就是在外企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成为“金领”,而前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基本上是望尘莫及的,后者看似现实一点,可是外企的门槛也是百里挑一,而且多数情况下最后还遇到个“玻璃天花板”。阿里的出现,让很多最最普通的人看到了希望,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激情。而阿里的这种草根英雄的基因和这种“帮助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人设”,不仅仅影响的是个人商户和小微商户,也必然带到阿里的组织内部中。于是,很多自认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无法掌握重资产来成为企业家或者走金领路线的人便产生一种感觉,即只有在阿里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出头之日。

二、人设的落地

除了公司无论做为一个市场竞争者还是做为一个雇主所自带的“帮助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人设以外,如何将这种人设真正落实到每个员工心里,让大家相信,也是打造员工敬业度的关键。在这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1. 宣传:在马云说过的众多名言金句中,其中就有一段,大意是:“我们十八罗汉当初创立阿里,并不是我们多么有能耐多么有远大抱负,其实是因为我们实在没办法了,我们想进外企,但是去面试了好几家,都被刷掉了,没人要”。这样的话,在阿里成功之后,从马云之口说出来,无疑是极大地强化了老蒋之前所提到的人设。我相信这也不只是马云一个人在说,类似的例子应该还有很多,比如我那个朋友就是从一个中层经理口中听到的。十八罗汉自己深信不疑,传导到高层经理,高层经理再导到中层经理,以此类推,层层传递,各级管理者都有相似的认知和话术,于是便成了大多数员工的共识。

2. 示范:马云在说那句话的时候,不管是谦虚也好,还是成功者的举重若轻也罢,实际的效果就是在人们的心里竖立了一个“真实”的“屌丝逆袭”的案例,阿里内部的人才发展计划实施得怎么样我不了解,也不好评论,但是坊间也有不少传言在阿里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很多人都已经财富自由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阿里在这方面执行得相当好。这些无疑都起到了商鞅南门立木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前面所讲的,阿里的成功不是因为它的管理体系、工具、方法、表格有多么先进,而是商业模式打造了“草根精英”的基因和人设,通过宣传和实例的示范兑现和做实了这个人设,而这个人设给了公司内外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成功的希望,于是这个被点亮的希望带来了员工极高的敬业度,最终导致阿里的成功。

所以,正如我们文章开篇时所说的,如果你只是拷贝阿里的工具、方法、表格,那是无法让你成功的。我们要做的是拷贝,而是学习阿里,去思考我的商业模式、我的组织环境下,应该打造什么样的雇主品牌(人设),吸引什么样的人进来,从哪些角度来提升进来的人的敬业度。有了这些思考,再去看阿里或者其他成功企业有哪些现成的并且切合我的需求的工具方法,引进消化、发扬光大,这样才能打造成功的企业。

- End -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老师

蒋先生有超过20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任诺基亚功能手机研发中心全球人力资源总监。

蒋先生自1996年开始在人力资源领域发展职业生涯以来, 曾为数家《财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工作过. 其中包括百事食品, 德国汉高, 联合利华, 葛兰素史克, 普莱克斯,诺基亚等。

在过去大型跨国企业的工作经历中, 他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尤其是在薪酬福利管理, 组织管理, 绩效管理,人才管理, 员工敬业度, HR业务伙伴等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