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未进行全面的真实性考证,如有出入欢迎指正。

全文约2,100字,阅读需约5分钟。

一、网文的话题

近日,一个关于“网文”的系列话题的讨论愈演愈烈。

“阅文新合同被指霸王条款”、“网文作家自发五五断更节”、“阅文否认修改作品更新时间”等多个子话题,都轮番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

你可能并不知道阅文,也不关心网文,所以你迫不及待地想关掉这篇文章。

但是,你知道以下这些全部出自阅文吗?

近期上映的网剧《龙岭迷窟》(改编自《鬼吹灯》,作者本物天下霸唱)、2019年热播剧《庆余年》(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猫腻)、2018年电视剧《沙海》(改编自《沙海》和《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2016年大制作《诛仙青云志》(改编自《诛仙》,作者萧鼎)、2015年热播电视剧《琅琊榜》(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海宴)等等。

你一定看过,或者至少听过,其中的一部或者几部。

但是,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阅文到底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阅文是谁

阅文,是由腾讯文学和原盛大文学,于2015年整合而成的新集团。起点中文网、QQ阅读、红袖添香、云起书院、创世中文网等知名网站全部是其旗下品牌。

阅文集团,就是网文领域的北海巨鲲。它庞大的体型,来自于旗下海量的网文作者和优质的白金作家。

海量的网文作家,带来了海量的原创文学作品。尽管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胜在量大,大浪淘金,总会有精品出现。

优质的白金作家,则带来了精品的原创文学作品。忠实读者多、精品率极高、IP改编不少,唐家三少(代表作《斗罗大陆》)、我吃西红柿(代表作《星辰变》)、天蚕土豆(代表作《斗破苍穹》)等,全部位居次列。

可以说,在网文作家的金字塔中,白金作家是高居塔顶的存在,收入、人气和影响力无一例外。

按照常理,如果这次的“网文”系列话题,只是阅文集团的合同例行更新,并不应该影响到这些金字塔顶端的白金作家。毕竟,他们是招牌和“top sales”。

但实际情况是,白金作家们也和普通的网文作家们一样,忍不住发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白金作家说

唐家三少说:“我个人完全不支持阅文转免费的,我自己的作品也不会。”

我吃西红柿说:“请给网络文学一点希望。”

天蚕土豆说:“网文圈发展到现在不容易,这是改变了我一生的东西,真心希望它是越来越好,欣欣向荣。”

辰东说:“网文圈已经出现很大风波,创作不易,希望作者应有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如果有改变应是共赢。”

梦入神机说:“如果大家和平台签约时,发现里面有条款,你的稿费是扣除运营成本之后的收入,那就意味着,这收入有可能为负数。在法律上平台是可以让你赔钱的。”

客观地讲,除了唐家三少的长文回应,让部分读者质疑为“替阅文站台”,其他白金作家的回应,都在为普通网文作家的创作权益大声疾呼。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阅文集团,最近到底干了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时间线

时间,最能说明一切。

2020年4月27日,阅文集团领导层发生重大调整。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出任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和执行董事;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出任阅文集团总裁和执行董事。同时,原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为核心的“中原五帝”,全部从管理层离职。

2020年4月28日,有网络作家爆出阅文集团的写作合同书。

其中的“霸王条款”普遍触及并且严重侵害网络作家的利益:作者与阅文并非合作关系,而是作者受阅文委托创作;作品版权归属阅文,直至作者死后50年;合同签订后,作者能拿到的是扣除运营费后的“净利润”分成;作者的社交账号支配权归属阅文;若对作者不满意,阅文可以找他人续写原作等。

2020年5月2日,阅文集团对此作出书面回应,署名为:程武、侯晓楠和阅文新团队。

回应说:合同是2019年9月推出,并非4月28日推出的新合同;我们非常重视并已着手重新审视;“全部免费阅读”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说法;作家是阅文平台的根基,5月3日将发布新管理层与作家恳谈会安排,希望得到直言建议。

2020年5月3日,阅文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如期发布了“关于阅文作家系列恳谈会和调研的安排”。

劳动节后的第一天5月6日启动,阅文集团CEO程武、总裁侯晓楠、总编辑杨晨和主要内容负责人都会参加,议题为:商业模式、作家生态以及作家合约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压力测试

知名人士烧伤超人说:“赶在五一前宣布降低京津冀防控等级,是以数倍于平时的人流来进行一次防疫的“压力测试”,如果五一假期没问题,那就是真的没问题了。”那么,阅文集团此次换帅之后的风波,会不会也是一场网文领域的压力测试呢?

毕竟,网文作家与网文平台的矛盾与争议,由来已久。例如盗墓系列鼻祖《鬼吹灯》的原作者本物天下霸唱,因为使用“鬼吹灯”标识,还被玄霆公司(即起点中文网)告赔偿110万元,就是因为最初的版权协议中,《鬼吹灯》的版权就不再属于作者。(据称,当时的版权费,也只有10万元。)

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

如果作者反对声音不大,从付费订阅,逐步向广告收入分成过度,就变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如果作者反对声音过大,则推到重来一切照旧,做平台抽成的生意,有流量就不愁发财。(阿里巴巴的购物、美团的外卖、滴滴的打车,莫不如此)。

而明天的恳谈会,一切都将见分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一名曾经的网文写手,愿所有的网文作家们,都能够在狂风巨浪之下如愿所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