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时,你是否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有的人上课睡觉、工作也并没有处在忙忙碌碌之中,但是他们学习成绩依然优秀,工作依然可以完成,拿到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你呢?刷着大量的题目、做着做不完的工作,也没有见效果有多好。

关于这一点,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家服装店里,服装店的老板坐在店内的靠椅上,显得很悠闲。但是老板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搬货、摆货、应付客人,则显得格外忙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有人就对这个服装店的老板说:“真羡慕你,你什么也不用做,店里老婆孩子都帮你把事情做了。”

这位老板听到这句话之后,笑着摇了摇头,说:“你只是看到我很悠闲而已,但其实我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和老板聊天的人感到很惊讶,问:“什么重要的事情?”

老板回答说:“我要想我店内的装修、人员的雇用、商品的摆放、店员的管理、服装的采购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来决定。你只是表面上看见我无所事事而已。”

这个故事,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懒蚂蚁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懒蚂蚁效应”?

说到蚂蚁,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就是,它永远在勤劳地搬着食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蚂蚁都是勤劳的。

多年前,日本北海道大学曾进行过一个关于蚂蚁的实验:将30只蚂蚁聚集在一起进行观察。

观察发现,在这30只蚂蚁中,有80%的蚂蚁在搬着食物,但是,还有20%的蚂蚁整天无所事事,东张西望。

后来,就把这一些无事可做的蚂蚁命名为“懒蚂蚁”,在它们身上做出标记,并断绝了所有蚂蚁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断绝食物后,原本一直在搬运粮食的蚂蚁显得很着急,这个时候,之前那一些无所事事的蚂蚁开始采取的行动,带领着蚂蚁队伍向它们之前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地转移。

于是,这些生物学家们得出结论:这些“懒蚂蚁”并不是真的无所事事,而是它们把其它蚂蚁搬货的时间用在了“侦察”和“研究”上,观察组织的薄弱之处,找出组织群体的其它出路,寻找备选方案,保证食物的源源不断。

在短时间内,你只看到了“懒蚂蚁”的偷懒,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化解组织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懒蚂蚁效应”带来的启示

1、勤劳和懒惰相互互补

大多时候,勤劳和懒惰是两个对立的词语,但这两个词其实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发挥最大的价值。

一个组织,有人做事,就要有人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掌控大局,懂得组织、协调、规划,只有分工明确,才能够让一个组织或者团队不断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懒于杂事,才能勤于思考

“懒蚂蚁效应”其实也在告诉我们,要懂得思考,用头脑去做事。

如果你每天忙得焦头烂额,那你就很难有时间去动脑思考,只会机械地劳动;如果你总是所有事情都事必躬亲,那你就很难取得大的成功;如果你只在乎眼前的利益,那你就很难有长远的眼光......

做事情的时候,要懂得去思考,然后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企业用人法则

“懒蚂蚁效应”告诉我们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拔时,既要选择能够踏踏实实做实事的人,也要选择懂得把握全局和运筹帷幄的人,只有相互之间的融合和分工,才能够保证企业向前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因人而异、因岗位而异,不要用一套标准去要求所有的人,要根据不同的人和岗位,确定不同的企业考核标准,这样才能够客观且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