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就出现曹雪芹这个名字,而且是作者自述,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使得第一回目不似一般小说(当然,《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必当得起不一般小说之列),起正文并没有开始故事叙述且不管你是何种文学手法,更像是起到全书“序”的一般作用,而是向读者全面介绍人物有来、成书过程及改名批阅等背景。作者出现在自己小说中的第一个回目中本身就非比寻常,我的猜测,想必是作者特别急切想让读者知道什么,又生怕读者不明其意,实有意为之。

且看作者自述的第一回目原文段落: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雪芹就是怕大家不懂啊!敲碎了、掰开了、苦口婆心碎碎念——我这书中都是镜像和隐喻的,有甄士隐——真事隐,就有贾雨村——假语存这样的对仗关系,还有潇湘馆就是消香(玉陨)的含义,蘅芜苑就是恨无缘的点透,还有秦可卿,寓意情可亲等,很多很多。所以,署名作者曹雪芹就不会是江宁织造曹家的曹雪芹,真实的作者既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社会身份,这也是一定、确定、无疑的了。因循着书中大量谐音梗构筑的体系,目的就是作者既怕你猜出来,又怕你猜不出来,所以,真实作者设下埋伏,故意将作者真实身份让一般读者想尽办法向江宁织造局曹寅家去靠,产生联结。然而,彼时少数有能力的人根据书中线索估计已经猜测得八九不离十了(真实作者一定感受到了被发掘而出的隐忧,所以更有必要和动力设计好笔名,且在字里行间不暴露自己。)。

作者后世以来的我们,不管一般读者还是学者由于时过境迁,更多地材料湮灭,真实作者的身份形成了争议性问题也就不足为其了。如此说来,《红楼梦》真实作者的烟雾弹的计谋也就得逞了。假设,第一回不包含曹雪芹,署名又不是曹雪芹,则真实作者真的就可能是江宁织造曹家;既已在第一回中言明曹雪芹,署名也是曹雪芹,则真实作者必不是江宁织造曹家人,另有其人。

《红楼梦》作品的文学地位、人文魅力等等元素从诞生之日起从没中断过吸引源源不断的爱好者阅读,研究者孜孜不倦地尝试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这部伟大的作品,没有烈火烹油的切肤经历与深思,没有洞彻世事的悲喜与苍凉,没有始于富贵骄奢的安逸终于生活无情暴戾的毒打,无以成就这本书世所公认的高度。作品和作者都是独特的,二者最好的结合。

非存在真正作者本人,世上也就没有传世巨作《红楼梦》。我想这也是所有后续四十回及续写后红楼梦的全部作者实非才情不足实则非“曹雪芹”第二之故。另外还有一个条件或者说环境是所有续写者所不具备的,即《红楼梦》成书的过程实则是多个高手的“联合创作”过程,很多高手积极参与了文稿的讨论,启发了作品的走势,影响了作品的定型。从《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到《红楼梦》的书名演变可窥一斑。

多人创作还有证据。最能证明多人创作最突出的人物就是书中人物秦可卿。秦可卿不仅是贾母老佛爷眼中的一个“极妥当的人”,人纤细苗条而又十分婀娜,行事也是“温柔和平”,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又是带贾宝玉游太虚幻境之人,顺理成章的情节发展可以想见在本书应当很多戏份的重要角色。但从目前我们能够看到文字之寥寥,我猜想一定发生了经过多人意见提出加以讨论并经过作者同意后多次改来删去的过程,结果不仅戏份无从谈起,而且造成故事脱节,情节突兀,更是早早“安排”其死亡,过早结束故事发展,令人一头雾水。

我们到目前无从不知道“曹雪芹”真实身份为谁,在此我也不能妄言,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根据已知的这个作者几个维度拼凑出接近真实的作者“画像”,这是可以做的事,可以做到的事。如:性别:不确定;人生经历:早年必然曾经过着温香暖玉、钟鸣鼎食、出身朱门绣户(含着宝玉出生)的好日子,也有人生境遇直线坠地的无限伤痛(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无处不在的谐音梗));人生背景:了解皇宫生活,熟知上流社会,作者更有可能就是满清皇族一员,江宁织造曹家与皇家等级的生活规制相去甚远(若真,曹雪芹必然生活在远离京城西郊的香山脚下国家安置正白旗人的公屋,想必生活无着。今天,香山也是远离市区所在。);人生游历:暂居且熟知东北、江南风土人情,大部分人生在北京度过(书中大量地名和方位都以北京为蓝本)年龄:一书中所呈现人物及经历,介于20至40岁间,更大可能是35岁前后完成写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第一回中记载: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另一部号称才子小说的《金瓶梅》,大家耳熟能详,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出则既明是假托的“笔名”。《红楼梦》这样一部涉及宫闱密事的作品在文字狱盛行时代作者明哲保身采用笔名才是上上策。如果真的是江宁织造曹家子侄所写,胆敢署真名,找死无疑,才会是怪事一桩。曹雪芹乃是笔名,大概率成立。用笔名,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护作者生命安全,兰陵笑笑生如是,曹雪芹如是,鲁迅无数多个笔名亦如是。

顺便讲个《金瓶梅》相关的事情。作者“兰陵笑笑生”真实身份为何?与《红楼梦》曹雪芹一样至今没有定论。大多数学者考证认同就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大儒王世贞所著。成书原因非常奇特,源于王世贞替父报仇。王世贞父亲当朝为官被严世蕃其父首辅严嵩所陷害,就想办法报复,文人自有文人的手段,王世贞通过打听了解到严世蕃有看艳情小说的癖好,于是就精心构思,为其量身定做创作了小说《金瓶梅》,转托他人交于严世蕃,并告知,“这有一本极好的书”。一本小说当然不足以结果一个人的性命。王世贞还了解到,严世蕃看书有个坏习惯,用舌头舔湿手指后翻书页。于是,王世贞将书页两面都刷了砒霜,严世蕃一边舔手指一边看书,“津津有味”,直到不知不觉中毒。

真实作者百分百不是江宁织造曹家人。为什么这么说?作者的署名是故意放的烟雾,欲擒故纵,得反着看,作者有太多不能直言明言,于是书中净是谐音梗,如此这般。署名作者竟然跑进自己小说的第一回目介绍起成书始末,岂不有意为之,何为有意为之?

坐实了曹雪芹只是笔名的事实。笔名无非是掩饰真实身份,《红楼梦》的作者更需自我保护,曹雪芹,这个笔名绝对是精心设计出来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大前提,江宁织造曹家查无曹雪芹此人。其二,江宁织造曹家当然是皇帝亲近,所以委以肥差,肩负重任(向皇上密报舆情与官员风评言行等),所以天下闻名,这些都不假。当然,新帝登基后紧接着家道中落也是世所周知,史书所载。在这个大背景下,《红楼梦》的真实作者于是就想假托曹家言事,起笔名曹雪芹,掩人耳目让大家觉得江宁织造曹家子弟所写,且合理,然后把自己安全地保护起来。

为什么说是真实作者所精心设计的笔名?还有一佐证。《红楼梦》中大量有关金陵的故事情节,大家耳熟能详,不赘述。将笔名姓氏拟为“曹”,映射江宁织造曹家,江宁即金陵。而这个名“雪芹”,实则也是为了指向了金陵。由此,自成书的年代以后所有有关真实作者的研究者就不自觉地进入了真实作者事先设计好的、以江宁织造曹家为结论展开论证,并且走不出来的窠臼和漩涡怪圈。真实作者的意图也就实现了。真实作者只给你丢出一个结论给你,自己尽量躲藏好,将人引入歧途。

为什么“雪芹”就是指向金陵,李雪琴就指向“宇宙的尽头”呢?(开个小的玩笑,活跃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人自古以来都喜食一种长江近岸水生野味“芦蒿”,因其独特气味与口感令人食之难忘。尤其是讲究春节年菜里必须有这一道浓郁间杂清透,异香留齿的碧玉绿簪“清炒芦蒿”。春季的芦蒿,是春季第一道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的时令菜蔬,又是野生,获得不易(现在已经大规模养殖且四季随时可食),金陵人骨子里对其都十分喜爱、称颂。芦蒿生长在江边浅水处,也称水芹,两者形态和气味相近。只在初春可食,正月尾嚼如草,不可食,再食需待越年。一,可见其珍惜程度,富盈之家于春节家宴必不计较价格食之彰显身份地位(我在南京居住的八九十年代春节期间野生水芹(那时只有野生,譬如八卦洲出产的)单价已经在30-40元一斤,考虑到那时人们的平均薪资,可谓天价。亦可见南京人喜爱程度)。二,用一个“雪”结合水芹的“芹”字组成名字,即暗指了金陵,又颇有文气、清逸飘然。雪,点明了水芹生长始于初春,这个季节也常伴有下雪天的;也使得整体名字显得有意境。

虽然我几乎笃定此曹雪芹非江宁织造曹家子弟,但我更加笃定此曹雪芹如我居住金陵些许年月,否则不会设计这个“笔名”,不会有有关南京的大量场景描写,不会有从金陵到北京走运河的详尽描写(成书年代,走运河水路舒适性和速度好于陆路曲折颠簸。林黛玉三次京城苏州来回也是走运河水路,舒服些。),不会有江南大量饮食的细节描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曹”,一个“雪芹”,真实作者成功地将大家的关注点引向了错误方向。但真实作者又担心能够猜出他真实身份的人迷失方向,于是让自己出现在第一回中,如果不是画蛇添足,那就是有意而为,在于留标记,提醒我们注意啦,我都这么提醒啦,你们一定要动动脑筋啊。当然关于《红楼梦》的真实作者真实身份迄今没有公论,去掉已知的几个错误猜测,再综合可能性高的答案,真实身份不难达成一致。我想对着可能最接近真实的我们称笔名唤作曹雪芹的《红楼梦》作者一拱手且竖起大拇哥:“久闻大名,久仰!久仰!爱新觉罗雪芹(先生/小姐)。”

人人皆有的发言权下一家之言,当然欢迎讨论,秉持真理越辩越明大学之道

评论、点赞和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搜索,删除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