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借钱的人反而成了大爷,而“老赖”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让人最为头痛的一个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么几笔收不回来的烂账,有着“中国船王”之称的陈顺通一家也是,而陈家的欠款对象显得更难“伺候”,一笔对日的旧账索赔,陈家足足走了75年。

然而庆幸的是,后来在国家的干预下,陈顺通一家终于追回了这欠下的20亿,这笔旧账究竟是如何来的呢?

祸根深埋

陈顺通出生于1897年的浙江宁波,因为出身贫寒,陈顺通也养就了一生肯吃苦耐劳的毅力,或许是上天肯眷顾这样的苦命人,在1920年的一天,陈顺通遇到了一位能改变他一生的贵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陈顺通遇到了当时落难的张静江,而张静江也的确看中了陈顺通的才能,后来在张静江的邀请下,陈顺通来到了国民航运公司,专门负责当时的客运还有货运等。

而陈顺通也果然没有令张静江失望,短短的一段时间,就将自己所在的部门管理得井井有条,对于团队中那些中饱私囊的人,陈顺通也是大刀阔斧的处理得干干净净。

利落的行事作风获得当时不少人的称赞,但是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公司进行了某些改革,为了避其风头,陈顺通只能请辞回家,然后掏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另立门户,开设了中威轮船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30年,陈顺通买进了第一艘属于自己的轮船,这就是“太平轮”也是所有故事的开始,因为当时的社会因素,开始营业之后,陈顺通几乎每隔一年,都要买进一艘轮船才能满足当时的客运要求。

生意越做越大,陈顺通在当地的名头也越来越响,成为当时说一不二的中国船王。虽说当时正逢我国抗日期间,但是作为一名商人,也不可避免地和日本有些利益上的往来。

在1936年的时候,日本大同海运株式会社提出想要租借“新太平轮”和“顺丰轮”的要求,虽然租约只是一年,但是陈顺通因为担心日本违约,还是为其在株式会社投入了保险。

散尽家“船”

可是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次年的时候,中日交战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在1939年期间,沿海的城市一个接着一个的失守,此时的宁波镇海口,成为守住国家底线的最重要的一个关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让那些日本人无法登陆港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沉船堵住甬江出海口,诺达的船身抵住港口,敌人也就无法到达陆地。而这沉的不是别人的船,正是陈顺通的“太平轮”。

“太平轮”是他辉煌的一生的开始,对于陈顺通来说,已经不仅仅拉客的轮船而已,更是中威轮船公司的“魂”,可是面对着早已经千疮百孔的祖国,陈顺通依旧选择了忍痛割爱。

这还不是最令陈顺通的难受的,最难受的是,当初借给日本的“新太平轮”还有“顺丰轮”早已经到了归还日期,日方却迟迟因为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交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不久之后,“源长轮”也面临了同样的被沉没的命运,在陈顺通的手中,也只有这四艘轮船,如今两艘因为日本人的缘故被毁,两艘被日方霸占,陈顺通怎么能演的下这口气。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顺通走上了漫漫的“要船路”,要知道,当时一艘轮船一个月就可以给中威公司带来上万元的收入,在当时环境,这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此期间,日方甚至以两艘轮船作为要挟,要陈顺通在暗中对他施以援手,陈顺通自然不为所动,这种骗子惯犯,还有任何信誉可言,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陈顺通也以为自己或许可以要回那两艘轮船了。

漫长的索赔路

但是遗憾的是,在作战期间,这两艘轮船被日方征用,四处转手,陈顺通找了很久,依旧没有收获,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寻找已久的“太平轮”其实就在当初投保的大同海运株式会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陈顺通之前所投的保险,赔偿的费用也全部被大同公司私吞,另一艘“顺丰轮”则在1944年的时候因为战事而沉没海底,惊闻噩耗的陈顺通直接一病不起,最1949年的11月去世。

在去世之前,还不忘言辞凿凿地将这向日本索赔的命运交给儿子陈洽群,从那之后,陈洽群也一直在对日索赔的道路上奔波,一直到1961年,陈洽群亲赴日本并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70年,案件正要开始,陈洽群就遇到了“身份证明”这项难题,此时的陈洽群早已经在香港重新注册了中威轮船公司,而此时香港和国内关系微妙,日方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认定国内不会帮忙开具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日本显然低估了中国对事情轻重的判断能力,再怎么说都是一家人,怎么能被其他人欺负,但是尽管在国内各部门的配合之下,在1974年,日本仍以超出时效为由,拒绝了索赔。

在1985年,陈洽群因中风丧失索赔能力,此事交由陈顺通孙子,陈震、陈春两兄弟手中,并在1988年组织了一场由60人合作的律师团队,并向上海海事法院提出诉讼。

在经过漫长的审判之后,终于在2007年胜诉,成功向日方索赔29亿日元,相当于1.9亿元人民币,即便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日方依旧迟迟不愿意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2014年,上海法院做出最后通牒,如果日本还不愿意支付,那么法院将所有衣物扣留起船只,日本不以为然,直到当年的4月份,被执行人的商船还有“BAOSTEEL EMOTION”轮被扣押。

这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结局,终于让日本肯直视当年的错误,并支付了陈家兄弟29亿日元,并在24小时之内支付完毕,领回了自己被扣押的船只。

结语

自此,陈家耗时75年,历经三代人的齐心协力,终于等到了正义归来的一天,在这背后,也有各国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如果不是国家日渐强大,这条索赔路,说不定会更加漫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