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你累吗?

每个小家庭最累的阶段大概就是带娃的头三年了吧,各种鸡飞狗跳。如果再碰上事业上升期,需要工作、家庭一把抓,更是要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了!

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以为可以歇一口气,可是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娃儿,往往爱生病,不是被传染感冒,就是拉肚子窜稀。到了小学了,好家伙,辅导功课起来,恨不得办个医院心内科年费会员,这样三天两头被气得心脏病发装支架能便宜点。

你知道吗?累到极限,是真的会累死的。

嘟妈今天要和朋友们聊的话题就是极端劳累下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如果真的到了这样的程度,大家一定要停下来!身体要紧!保命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劳死的危险信号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出过劳死有10大危险信号,

如果出现其中2项,就是“黄灯”警告期,不需要担心;

如果出现3~6项,就是“红灯”预报期,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

如果出现6项以上,就是危险期,随时可能过劳死。

这10项危险信号如下:

1.较早地出现了“啤酒肚”。

2.有脱发、斑秃或早秃。

3.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4.经常头疼、胸闷、耳鸣、目眩、心悸,检查无临床指标异常结果。

5.频频去洗手间。

6.注意力越来越不容易集中。

7.性欲、性能力下降。

8.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9.睡眠质量不高,有失眠、多梦,一觉醒来仍感疲乏等情况。

10.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较于过劳死的个案报道,现实生活中,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感到疲劳已经成为常态。

一般来说,如果只有普通的疲劳感,睡一觉往往能恢复精力,但如果通过正常的休息,疲劳感仍无法缓解,这时候就需要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过劳死多数是由慢性疲劳综合征发展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过劳前兆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新病种,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于1988年正式命名。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美国疾控中心制定了以下3个标准:

1、持续或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充分休息后疲劳症状仍不能缓解,活动水平比健康状况良好时下降了50%以上。

2、同时具备下述4个(或4个以上)症状。

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难以集中;

咽喉炎;

颈部或腋窝部淋巴结触痛;

肌肉痛;

多发性非关节炎,关节疼痛;

新出现的头痛;

睡眠障碍

劳累后持续不适。

3、排除其他疾病或不良嗜好引起的慢性疲劳。

一旦发现自己符合上述症状,需要立刻寻求医生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疲劳?

疲劳是一个很难定义和描述的症状,尤其是疲劳的主观感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呢?可以通过以下评估量表测一测。

针对以下信号,

若有2~3项,表示轻度疲劳;

3~4项,表示中度疲劳;

5~7项,表示重度疲劳;

若具备8项以上,几乎可以肯定你已经处于疲劳状态了。

1.早晨不想起床,勉强起床,也是浑身倦意。

2.工作或看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

3.说话有气无力。

4.不愿与同事交流,回到家后也常常默不做声。

5.总是伸懒腰、打哈欠、睡眼惺忪。

6.懒得爬楼,上楼时常常绊脚。

7.公共汽车开过来也不想跑步赶上去。

8.喜欢躺在沙发里,把腿抬高才舒服。

9.四肢发硬,两腿沉重,双手易发抖。

10.食欲差。

11.心悸胸闷,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

12.经常腹胀、腹泻或便秘。

13.忘性大,越是眼前的事越容易忘掉。

14.不易入睡或早醒,入睡后不断地做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离慢性疲劳综合征

为什么

看起来挺健康的年轻人

会突然猝死?

因为只是「看起来健康」。

很多猝死的中青年,实际上已经患有冠心病,但平时没有症状,也没有做针对性检查。

然后加上过度劳累、应激刺激等,最终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悲剧。

那些因为加班而晚睡的日子,因为焦虑而吞下的烟酒,因为忙工作而忽视的心慌,因为不想动而没有锻炼的瞬间……

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将疲惫的我们一点点推向猝死的深渊。

如果你曾担心过自己的健康,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不妨给自己设立一些小目标:

今天早睡十分钟;

明天多吃一点蔬菜;

挑战一月不喝甜饮料;

工作半小时站起来动一动;

控制体重;

一年去做一次全面体检;

猝死的悲剧,不应该一次又一次重现。这些小小的健康目标,就是自我拯救的第一步。

—End—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