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今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仍饱受争议,其中最重要的一大争论点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从当时,或者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否是诸多因素的必然导向?

如果答案是必然的,那我们不妨就此来探讨这一必然性的根源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述|吴征宇

来源|知鸦通识APP《现代国际秩序》

01.

战争起源之辩

关于这场战争的必然性的根源,首先最常见的一种逻辑就是因为权力结构的变化。

我们将权力结构的变化归结于权力转移这一逻辑体系下,这一说法又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从而导致的一场战争。

若要将这一概念运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景中,就涉及到了英德两国之间,德国对英国的实力赶超。

但这个解释,实际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事实根本不相符。

德国与英国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德国和英国挑起来的。

其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除了海军竞赛之外,无论是在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在文化、教育、社会等软实力方面,德国都远远超越英国。

这个时候,用权力转移的逻辑来说,德国已经将英国的权力转移完了。所以这个解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事实符合是不相符的。

02.

巴尔干问题成为导火索

既然常见的说法是与史实不相符的,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因为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问题上的争执。

进入19世纪以后,奥斯曼帝国已经进入到行将崩溃的阶段。随着奥斯曼帝国的不断衰落以及瓦解趋势的增强,自然而然产生一个问题: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遗产。这其中又以巴尔干问题为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

为何巴尔干成为了这一问题关键要素?

因为巴尔干问题涉及到俄国能否前出地中海的问题,一旦允许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特别是在巴尔干濒临地中海地区占据优势的话,那么就会使得俄国势力深入到地中海。

这一结果是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奥匈帝国和英国没办法接受的。

战前(左)与战后(右)的巴尔干半岛,图源:Wikipedi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前(左)与战后(右)的巴尔干半岛,图源:Wikipedia

03.

英国与法俄结盟的间接影响

英国对欧洲大陆的中立是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诱因之一。

欧洲的各国之间有一套特有的协调体系,一个是会议机制,另一个是道义上的共识。现在的欧洲国家之间仍存在着道义上的共识,而会议机制在当时持续不久后便瓦解了,理由是英国在仅参加四次会议后,便退出了会议。东方三国间把每个国家政权的稳定与保障国际秩序完全等同起来,英国与东方三国间的分歧是导致英国退出会议机制的重要原因。

英国在欧洲的主要利益是维护欧洲强国间的平衡,而不是保障欧洲每个国家内部政权的稳定。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俄国与欧洲国家体系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它一直体现出非常明显的两重性。如果俄国过于强大,它会引起欧洲国家的普遍警觉;但是如果俄国过于虚弱,它又会导致欧洲国家体系间的混乱。俄国的这两重作用在历史上往往非常容易被后人所忽视掉。

在1891年政治协定和1892年的军事协定签订以后的法俄同盟,也是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大诱因。

亚历山大三世桥和圣三一桥是法俄同盟的象征,图源:Wikipedi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历山大三世桥和圣三一桥是法俄同盟的象征,图源:Wikipedia

法俄结盟的第一个主要影响,就是使欧洲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

俾斯麦创立的结盟体系核心是德国,他要使所有的国家都与德国保持友好关系,最理想状态是欧洲所有国家与德国的关系都要好于它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俾斯麦虽然创立了大同盟体系,但是他的核心理念并没有分裂欧洲。而俾斯麦的后继者则放弃了俄国,追求与英国的建交,结果导致了法俄两国结盟。

法俄结盟的第二个主要影响,就是使德国外交基本丧失了调整的空间。

法俄结盟与英国对大陆的中立态度,迫使德国不得不更加紧密地依赖奥匈帝国,这不仅导致了奥匈在德奥联盟中地位的上升,同时也使德国的外交丧失了自由度。

1914年的德奥同盟,蓝色为德国,红色为奥匈,图源:Wikipedi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的德奥同盟,蓝色为德国,红色为奥匈,图源:Wikipedia

这种外交的自由度,最明显的,体现在1914年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七月危机当中。

在这场危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微小的细节,就是德国在一开始就给奥匈帝国开出了一张空白支票,正是这张空白支票,使得奥匈帝国拒绝所有大国的调停,坚持要对塞尔维亚宣战,塞尔维亚宣战导致了俄国的卷入,最终把整个欧洲都拉入到这场战争当中来。

就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