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背景、缺乏资源的我们来说,专注,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专注,就是把你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资源等,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去,而不要分散到多个地方。

如果你是一个财务工作者,那么请把财务知识钻研到极致,把你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自己财务水平的提高中。如果你是一名老师,那么请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发挥到极限,把你不多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学习和发展里,等等。

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似乎效率很低,人生进展得很慢,不够精彩。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慢即是快,专注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为什么你需要专注?

一、为什么你需要专注?

投入和产出,从来都不是成正比的。大部分的投入都是不能产生直接价值的。

投入和收获的关系,类似于一条S曲线。

当你最初投入一些资源的时候,你的能力水平并没有得到飞速提升,更无法因此获得收入。

即便再投入一点资源进入快速提高区间,获得了一定的能力成长后,其收入水平也非常一般。只有当投入了大量资源进入高原期以后,收入水平才能迎来真正的大幅增长,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这个原理,对于我们这些智力、知识积累、技术水平、人脉、资金等资源本就不出众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到不同的领域,那么每一个领域都会停留在低速启动区间,偶尔可能进入快速提高区间,我们将永远面临较低的收入,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烦恼。

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最好的策略就是专注,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点,在一个领域冲进能力的高原区域,并得到金钱上的自由。

这是一条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风险最低、成功率最高的道路。

二、为什么专注很难?

二、为什么专注很难?

很多人做不了专注,往往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1、如果自己倾尽全力投入的大方向就是错的怎么办?

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方向,那么专注则会让你越错越远。不少人正是因为对一条路走到黑、错得很彻底产生了恐惧,故而保持了所谓多元化的选择。一边似乎降低了选择错误的风险,一边也分散了精力,降低了成功概率。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错误的方向上专注努力永远也不会产出成果。

但你更应该明白,永远分散自己的精力,不去专注于某个领域才是最大的风险。专注于某个领域,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概率未知;但永远分散自己的精力一定是错的,概率逼近100%。

在明确了必须专注以后,再来考虑如何选择正确的、值得专注努力的方向,而做好大方向的选择,则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思维智慧去指导,这个时候思维课程中讲过的,大势思维就派上用场了。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要违反大级别的趋势,能够兼顾兴趣和擅长最好,在足够细分的领域专注下去,做到足够精通,形成专业优势,离成功就不远了。

2、加速成长末期的技术难度

在快速提高区间的最后一部分,水平的成长会进入瓶颈,无法再快速提高了。后面的每一点点增长都对应着艰辛的付出和卓绝的努力,这不免让人怀疑,值得吗?

根据二八定律,80%的技术内容能够通过20%的时间获得,而剩下少量的20%内容,却需要耗费80%的时间!随着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很多人感到太累了,不愿意继续艰苦的进步。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思维方法,能大大提高突破瓶颈的概率。

思维逻辑链可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可视化思维有助于你处理复杂信息并提高工作效率,换位思维则帮助你理解他人的想法——这些思维技术都会从某个角度帮助你去克服你所在领域的困难。

另外,快速提高末期的技术瓶颈突破,也会被你对回报的预期所影响。要搞定那些比较难的事情,先不提技术方法,首先得有一股狠劲,有猛烈的决心。

而这种猛烈的决心从哪里来呢?一定是你认为这样做是真正值得的,它的收益比付出更大。

如果你对投入与产出的非线性增长关系的道理,不那么明白,你就很容易低估了突破技术瓶颈的作用,然后提不起一定要去攻克难关的决心。

三、送给自己一个精神图腾

三、送给自己一个精神图腾

先给大家看两个对比明显的例子:

例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跨界天才,少年得志,人中龙凤、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了一大堆不相干的行业,却又把每个行业都做到顶尖,牛得一塌糊涂。

马斯克智商超高,他12岁就制作了一款成功的游戏并高价卖给了大公司。24岁开发了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 2,狂赚几千万美元。

接着他又离开媒体产业进军在线支付,创建了电子支付网站“X.com”,并设计了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被eBay收购后又赚了几亿美元。

然后他对金融不感兴趣了,又跑去做了一个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发射火箭的私人公司,把美国航天局的工程师们惊得目瞪口呆。

在此过程中,还顺便创办了目前火热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和一家光伏发电企业,以及投资了几部电影。

而现在,他正在研究火星殖民计划,准备几年之后在火星建立实验室和小规模居住地。

但马斯克的例子,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反面案例,是的,你没看错,反面案例。

在各种各样的成功案例中,埃隆·马斯克这一类人是非常危险的。而他的成功又太过耀眼和正面,让人忽视了其巨大的风险。跨界、斜杠青年这些词汇看起来非常美好诱人,但请记住,对于没有背景、缺乏资源的普通人来说,它们是致命的敌人。

例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懿一生费尽心力辅佐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并被曹家三代人防范,打压,既用他的才华能力,又不让他上位,高官不给做,兵权不让拿,司马懿一辈子专注努力,但没有捞到半点便宜。

然而司马懿却凭借隐忍和低调,一直等到70岁的时候,以一个不起眼的小机会迅速翻身。

就如《兵法思维》中所述,胜可知,不可为,就这样一个微小的机会,司马懿等到了,看懂了,抓住了,兵变成功推翻了曹家,掌握了京城政权,实现了一生的志愿,登上了最高的位置。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向谁学习?

少年得志是天才的小径,大器晚成才是凡人的正确道路。

马斯克距离我们很遥远,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当像司马懿学习,司马懿代表了一种精神,可以作为我们普通人心灵上的一个图腾。

即便用最正确的方法专注地持续努力,命运依然可能玩弄你。但命运最终耗不过时间,在漫长的岁月里,命运的一个微小疏忽,就会给你一个成就自己的机会。

一旦这个机会来临时,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抱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