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电影中势不两立的敌我双方,总是想尽各种方法诱敌入彀,而在斗智斗勇过程中折射出的人性光环和信仰力量,也是引人深思和探讨的,这一方面,或许张爱玲早在她的《色·戒》中就已抛出问号。

然而真正的间谍世界里,所谓的情念、血肉都只安插于瞬息万变的局势情形中,哪有时间让你思索和检讨。

“间谍活动”古已有之

《间谍与密战》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间谍与密战》一书

《间谍与密战》是根据英国未来出版社出品的一套知识型图册翻译过来的书,开本犹如杂志。全书围绕间谍在世界史中的作用及它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一些人物、事件,条分屡析地剖解“间谍”这个职业在国家命运遭受变迁时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尤其是对战争中那些潜伏在敌军或普通人身边的间谍行动,有很多笔墨的记录,使很多原本隐藏于历史旮旯中的秘密重新展现。

《孙子兵法》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子兵法》一书

早在公元前5世纪,《孙子兵法》就写道:“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从阿兹特克人、罗马人到蒙古人,很多古老文化里都记载了间谍活动,包括盗窃信件、窃听和监视敌人。中世纪时,梵蒂冈比许多国家的政府更强大,教皇拥有庞大的间谍网络,其最著名的形式是宗教裁判所。在文艺复兴时期,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宫廷策划了大量间谍活动。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成为女王的间谍总管,阻止暗杀企图,打击海外天主教徒的势力,让女王不断领先于她的敌人。

然而,直到20世纪,现代意义上专门的国家间谍机关和间谍活动才真正出现。1909年英国秘密特勤局成立,1942年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成立。

《孙子兵法》中概述了五类情报来源:乡间、内间、反间、死间及生间;而古代印度哲学家考底利耶则在他的政治著作《政事论》中提倡“政府应该雇用情报人员来监视他们的臣民”;13世纪初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早已拥有强大的间谍网络,使得他的队伍屡屡以少胜多——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扮襄阳使者闯蒙古营寨等情节其实正是“兵不厌诈”的作战策略。这就让我们不难发现,间谍行为的产生,是在战争和政治影响下,不得不做出的冒险之举。

它妙在智取,而非硬夺,但同时肩负使命和生命之虞。

冷战与恐怖事件

人类发展历程中,工业文明的兴起,为间谍行动提供了很大帮助。1861年的美国,萨迪厄斯·洛教授利用甲烷充气的热气球带一批记者和摄影师进行空中侦察,这一方式获得批准,首次用于内战的报道。随后,各国对间谍活动的热情高涨,无论是美国的黑室,还是英国剑桥间谍组,都应运而生,直至中央情报局的成立,取代了日本突袭珍珠港后由罗斯福总统设立的战略情报局。杜鲁门总统认为美国缺乏系统和权威的情报系统,无以对抗他国军情行动,中央情报局为此招募数以千计的特工来收集信息,最终在对苏联的冷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越南战争真实影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战争真实影象

越南战争与国家权益相关

中情局的情报活动虽然对西方世界最终获得冷战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苏联解体后,他们的工作重心转移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