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夏兰,1998年出生,来自美丽的白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会说五种语言,但当我第一次学习中文时,我对它不是很感兴趣,更不用说将来来中国了。

18岁时,为了提高汉语水平,我主动申请去中国留学。 结果,令人难以置信。 我彻底爱上了中国,甚至从国内大学退学,再次申请上海大学,一路读研究生。

为什么? 这中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我慢慢给你讲。

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弟弟比我小十岁,基本上都是我带大的。

作为一名警察,爸爸经常培养我的安全知识,比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在这方面,他对我的要求比较高。 此外,他还会教我当女孩独自在外时如何保护自己。

这也让我养成了更加谨慎的习惯。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就是这样,凡事都小心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妈妈曾经是一名老师,她对我的学习要求很高,所以她从小学就开始辅导我们做作业。 我也比较有竞争力。 我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也成为了她的骄傲。 这些都与妈妈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我非常感谢妈妈。

然而,妈妈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非常支持我的爱好。 我从小就对语言感兴趣,她鼓励我在这方面发展。 另外,还花了我去报读各种兴趣班。

在妈妈的支持下,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游泳、画画、篮球、编织……只要是我喜欢的,妈妈都会让我尝试。

经过一轮的体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语言。 我妈妈给我报名了意大利的夏令营,主要是为了语言训练。

通过努力,我学会了白俄罗斯语、俄语、英语、意大利语,并且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自由切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我对不同语言的热爱,我才有了成为一名翻译家的梦想。 因此,我在语言学习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来锻炼和提高自己。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那么顺利,我的翻译梦想几乎破灭了。

那时我正在上初中,几个高中生听到了我的梦想,对我说:“你考不上,当翻译很难,你需要取得很高的分数。”比如英语要考100分,白俄罗斯历史也要考100分,这样才能当翻译。”

这些话对我打击很大。 本来我一开始信心十足,后来就被他们说服了。 我开始怀疑自己,也许我真的不配拥有这个梦想。

所以,我改变了主意,也许我可以当一名律师或警察。 在我们国家,成为一名律师相对容易。 当一名警察就更容易了,爸爸能给我很多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有句话:无巧不成书。 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文。 我不仅实现了翻译梦想,而且有幸来到中国。

转折发生在2016年,当我高三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位老师。 她说要给我们一个免费的培训班,问我愿不愿意来学习?

我去看了一下,原来我在学中文。 那时我对中文不太感兴趣。 我只是觉得学一门语言会很好。 不管是什么语言,我什至会学法语

那时汉语在白俄罗斯刚刚开始流行,国家举办全国奥林匹克运动会,我的家人鼓励我去尝试。

为了参加比赛,我付出了很多努力。 因为我已经高三了,我要一边准备高考,一边练习语文。 但我只学习了半年,参加全国比赛之前还要经过层层筛选,这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每天都会背单词、看视频、练习口语。 我真的很努力。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也正是因为这个成绩,我考入了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学习汉英俄翻译。 我还获得了奖学金,不仅免除了学费,还免除了生活费和住宿费。 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然而,上了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还不够好。 为了提高自己,我申请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到中国上海师范大学交换一年。

来中国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纸上写下了一些常用的句子,以备不时之需。 我想,如果不可能的话,我们还是可以用英语交流。

2017年9月,18岁的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落地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那一刻我就愣住了,我真的来中国了吗? 难道是梦? 一时之间,我的心情激动不已。

幸运的是,我在飞机上遇到了几个老乡,我们一起离开了机场。

没想到,机场的这张通行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去过其他国家,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安全措施方面做得这么好。 工作人员不仅检查了我的行李,还采集了我的指纹。 虽然手续繁琐,但却给了我十足的安全感。

到中国的第一个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觉,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我不停地翻着手机相册,里面有我在上海师范大学门口拍的照片。 看着照片,我心里想:这就是我人生的起点,最好的人生现在才刚刚开始。

来中国的第一年,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 当时,一位乌克兰朋友向我介绍了拍戏。 她说导演想找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她觉得我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现场,我逐渐进入状态,拍摄也越来越好。 我也是少数会说中文的外国人之一,所以我也充当了临时翻译。

后来去的次数越来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 很多导演都看好我的形象和气质,而且我中文说得很好,所以邀请我参与更多的拍摄工作。

我也从群众演员变成了广告主角,还和迪丽热巴、邓伦一起拍过电视剧。 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生活。

除了学习之外,我还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在哈尔滨领略了北国风光,在三亚领略了海边的浪漫。 我看到了西湖和洛阳牡丹的美丽景色。 我吃过北京烤鸭,也尝过三亚的海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地方的美食都有自己的特色,我觉得真是太神奇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海鲜。

我国不依赖海洋。 一开始我对海鲜还挺谨慎的,担心吃多了会不舒服。 直到后来,我在上海也吃到了同样美味的海鲜,我就失控地爱上了这种食物。

当然,我还是喜欢甜一点的菜,比如糖醋排骨。

很快,一年就过去了,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地方。 可以说,以前我对中国和汉语没有多大兴趣,但来到中国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它和白俄罗斯不同。

特别是上海,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经过深思熟虑,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明斯克退学,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

接下来,经过努力,我考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并获得了奖学金。 学校的课程很多,我仍然保持着勤奋的节奏,不敢放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我还积极参加了许多比赛,如口语比赛、阅读比赛等,并获得了一些奖项。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鼓励。

后来因为成绩好,我在学校跳级了。 我用了三年时间读完了本科,一举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现在我是一名获得奖学金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

为了提前锻炼自己,我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做了很多兼职。

大二实习期间,我在一家电子竞技公司的运营部门工作,主要负责国际选手的对接。 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增长了一些专业知识。

当然,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 在中国的这几年,我也遇到了困难。 最大的困难是,疫情期间,我已经三年多没有回过白俄罗斯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感到非常孤独。

中国有诗云:独身异乡异客,每逢佳节思念亲人。 我是一个女孩,生活在异国他乡,已经三年多没有和家人团聚了。 思念就像一张网,将我裹得越来越紧,连呼吸都无法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疫情结束了,国家开放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飞回来与家人团聚。

回国后,我和家人谈论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

我妈妈和弟弟很兴奋,他们对很多东西都很好奇,一直问中国有这个吗? 有吗? 交通状况如何? 安全吗? 你能和他们毫无障碍地沟通吗? 无论如何,我被问了很多此类问题。

当我一一回答完后,他们不断感慨:真的吗? 真的吗? 他们的反应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来中国之前,我在书上读了一些关于中国的介绍,查了一些资料。 有人说,和中国人聊天离不开京剧和茶文化。

后来我才知道,中国的现实和书里的很不一样。 那些穿着旗袍、演奏中国音乐的场景很少见。 更多的人穿着牛仔裤去上班,他们站起来,步伐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的古建筑很少,大部分都是摩天大楼。 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时,这些建筑让我感到很不舒服。

在我们国家,最高的建筑可能有30多层。 而中国有100多层。 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因此,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举起手机拍张照片,然后分享给妈妈。

当时我也觉得上海的东西大部分都很贵,和我们国内完全不一样。 但现在,我也出去工作了好几年了,我也逐渐意识到,这里的消费水平并不低,但同时,这里的工资也很高。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条件和方式。 我每天都很忙,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 消费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以至于你根本不觉得上海的东西贵。 相比之下,我觉得我们国家的东西很便宜。

每天穿梭于各个高楼之间,我不再拍照。 这几年,我已经适应了中国的一切。 不知怎的,上海似乎就是我应该来的城市,我应该居住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年毕业后,我打算留在中国,也许会留在上海。 我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和人脉。

在中国待久了,回到自己的国家就会感到不舒服。 为什么? 仔细一想,原来我在白俄罗斯的银行卡已经过期了,我的SIM卡也过期了,这让我感到很尴尬。

明明是在自己的国家,怎么感觉自己像个外国人呢? 直到我回国之前,在这里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 我就像一条回到水中的鱼,再次自由了。

最后,我想对所有有梦想的人说: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一旦下定决心,就勇敢前行,不要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是最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