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捕杀鲸鱼?不光是为了吃肉,真实的意图值得世界警惕!

2007年,南极洲附近有两艘船正在相互攻击,一艘船是来自于澳大利亚的亨特号,另一艘是来自于日本的日新丸号。亨特号这次到南极洲海岸是专门为了堵这艘日本捕鲸船的,亨特号船长为日本人准备了“丁酸”,动物尸体腐烂后会产生这种酸,味道极其的难闻。澳大利亚船员这么做是在告诫日本人:“你们的杀戮实在太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的船只究竟干了什么?连昂撒人流放的重刑犯的后代都看不下去了?原来这艘日新丸号是一艘捕鲸船,专门为捕捉大型鲸鱼和海豚设计的,船上有大型的弩箭,同时配备了水下声呐,可以探测海里的鲸鱼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鲸鱼或者海豚到海面上换气时,弩炮就会发射,像长矛一样的弩箭会射进鲸鱼的身体里,里面的倒刺让鲸鱼无法挣脱。等到鲸鱼失血过多休克时,日本捕鲸船上的绞盘就把它们拖拽上来。整个捕鲸过程十分残忍,湛蓝的海水被染成了鲜红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新丸在被喷射丁酸后仍然不返航,还在南极洲附近溜达,日本人为什么这么执着捕鲸呢?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捕鲸的传统,日本人捕鲸的方式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当时秦始皇出巡,东抵大海看到海上有蛟鱼,于是命令工匠制造劲弩射杀大鱼,用蛟鱼熬制的灯油千年不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日本还属于弥生时代,所谓弥生时代其实就是新石器时代,当时日本土著连青铜都制造不出来。欧洲各国虽然比日本强一点,但是也没有办法捕捉海上的鲸鱼,没有制造大船和强弩的技术。我国虽然有这个技术,但是我们的渔民两千年来从没有去大量捕捉鲸鱼。但是日本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从我们这里学习了文化和技术后,立马就去祸害海里的鲸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土地贫瘠,养殖业也不发达。古代的日本农民不会养猪,没有掌握阉割猪崽的技术,也不知道圈养育肥,养出的猪体型瘦小,猪肉腥臊难吃,日本上层统治者对猪肉很鄙夷,因为出肉率低,下层百姓也吃不到猪肉。牛作为生产力,古代日本政府是明令禁止食用的。所以古代日本人很少能吃到红肉,也就是哺乳动物的肉。这时他们把目光看向了大海,大海里的鲸鱼肉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捕鲸业在19世纪时迎来了高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工业飞速发展,可以制造远洋的轮船。当时日本人捕鲸不仅是用来吃,鲸鱼的油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原料,它是制造高爆炸药的原料之一,也可以用来制造肥皂、提炼高级润滑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全世界都在捕鲸,欧美等西方国家捕杀了海洋里50%的鲸鱼,日本的捕鲸数量也不遑多让。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的捕鲸业务戛然而止,因为这时石油已经普及了,煤油取代了鲸油成为最受欢迎的照明用油。然而此时的日本还在不遗余力的捕鲸,因为日本的石油全部要靠进口,鲸鱼这种这大自然的馈赠不拿白不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世纪初,日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了,中东和美国并没有减少对日本的石油供应,但是日本人仍然在大规模捕捉鲸鱼。他们是缺肉吃吗?显然不是,工业制品换来的外汇完全可以让日本人顿顿吃上肉,日本的和牛世界闻名,日本人为什么还要捕杀鲸鱼呢?从日本的一个小镇或许能找到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的和歌山县有个郡名叫太地町,面积与中国的乡镇差不多大。这个小镇是个旅游区,太地町的建筑上绘着鲸鱼和海豚的卡通画,模样非常可爱。初次来到这里的游客可能会觉得这个地方的人非常喜爱鲸鱼和海豚,当地的居民把海豚鲸鱼当作了吉祥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实的真相截然相反,这里的日本人喜欢杀海豚和鲸鱼,他们不是把海豚和鲸鱼当作吉祥物,而是把它们当成食物。2008年美国动保组织在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冒死拍下了日本人捕杀海豚的画面,整个海湾的水都被海豚的血染红了。日本人把捕鲸、捕杀海豚当成了一种文化娱乐项目,他们喜欢体验杀戮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豚湾》在美国上映后,世界各国都谴责日本,从此以后,日本人为了躲避舆论压力,采取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隐瞒自己捕鲸的勾当。日本建造了大量的科考船,以科考名义捕杀鲸鱼。

日本人到南极捕鲸其实也是一个幌子,近年来全球气温上升,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陆地露了出来,这片13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世界各国都想占一点,哪怕不能居住,挖一点矿也是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对南极洲的野心是非常大的,他们派捕鲸船对南极洲沿岸进行勘测,好为以后争夺南极洲资源做准备。这一点澳大利亚政府也看出来了,日本人这是在用一个肮脏的意图,隐藏另一个更加邪恶的目的,这一点我们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