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医改势在必行!”

拿回扣的、把赃款藏书房的,收百套房产,100个车位的...而且金额一个比一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现状

行业现状

医生职业相对比较特殊,他们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是让人羡慕的群体。

所以在大家眼中,医生属于是一种高薪岗位,工作稳定又有保障。

让人疑惑的是,既然这么好的待遇,为何还会走上贪污腐败的不归路呢?

通过媒体记者走访各地一线医学从业者,对他们业内现状有了大致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生的行业里,学历是基础,但更看重资历和经验,越年轻越没有资格,收入也就更低。

高待遇高福利,必须从最底层一步步来,从实习到主任,才勉强能达到月入过万。

不但要能熬,还得有能力?将近需要过10年时间,才能达到所谓的高薪。

尤其在25岁到35岁黄金年龄段,是最艰难的,直到40岁才可能有所建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同龄人,他们已经有车有房有娃有事业,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他们埋头苦干,拼命的努力学习工作,拿的工资却跟保安差不多。

如果不相信你可以查公立医院的人,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差不成正比,因此心理落差十分巨大。

有人就动了歪心思,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捞偏门,搞灰色收入,走上犯罪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

无独有偶,四川宜宾某领导赵某挥洒泪水,悔恨的说道:

“当院长以后,想和我搞好关系的人多了,逢年过节送礼的人就多了。”真的扛不住金钱诱惑。”

甚至表示:其实公立医院里很多人手脚不干净,真要动真格,去认真查,没有一个能做到不收脏的。

就算不是贪污公款,也会收病人的红包和礼品,茅台五粮液等收到手软。

所以,有些医生抱着侥幸的心理,拿了一点患者的好处,就一味神不知鬼不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为很难抓到什么把柄,殊不知人的贪污是经不住考验的,一旦陷入,就身陷囹圄。

往往大贪都是从小贪慢慢开始演变的,刚开始捞点小恩小惠。

再往后就贪污受贿,拿巨额回扣,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这现象也被心理学家称为:狄德罗效应

意思是,当人获得一些好处时,会慢慢变得不再满足,渴望得到更多,对生活不再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分享一个有关狄德罗效应的真实案例。

说是有个老板很喜欢自己一个女下属,但这个女下属有男友。

于是老板一直追求这个女下属,但女生表示自己喜欢的是自己的男友,就一直没答应交往。

后来,老板想到一个办法,因出差为由,和女下属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一路上游山玩水,吃吃喝喝。

回来之后,女生便答应了老板的交往请求。这便是典型的狄德罗效应。

老板很懂人性,当她尝试到金钱所带来的快乐,她思想状态开始发生改变。

这就如同贪污腐败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人赃并获,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被抓前贪得无厌,被抓后追悔莫及,不值得同情。

哭着悔恨道:“40年的工作,48年的工龄,就这样失去了对不起组织和领导,对不起家人...”

讽刺的是,贪腐人员对不起这么多人,却只字不提接触最多的患者。

与私立医院不同的是,公立医院由地方财政部门管着,虽然收入稳定,但也有所谓的“创收指标”。

如果达不到业绩标准,就会影响医院正常运作,从而影响医生工资报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每到月底,业绩如果没有达到,医生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捞钱”。

把小病看成大病,哪种药贵就推荐哪种,以保证自己的收入稳定。

为人民服务的的医疗机构,却变成了资本运作,以金钱利益至上,忽视了原本的初衷。

慢慢得,有些医生开始蠢蠢欲动,与其劳心劳肺完成业绩,倒不如直接从病人口袋里捞钱,收红包。

于是狄德罗效应就产生,从最开始蝇头小利,到最后的大捞特捞,向合作企业拿巨额回扣。

金钱的诱惑大了,自然就有人铤而走险,大到院长、书记,小到医生护士,形成一条“灰色收入”利益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近日国家卫健委员会、国家医保局等六部分做出相关医疗体制改革。

明令禁止公立医院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薪酬指标。

医务人员工资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等业务收入挂钩。

同时,为了医疗系统不陷入瘫痪状态,相关部门就设置了一个公开退还赃款的账号。

让那些贪污受贿过的医护人员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那些小恩小惠人从轻责罚。

而那些受贿金额巨大,侵吞国家资产情节严重的医务人员,不管级别大小,一律判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医疗反腐,任重而道远。

尽管短时间内,医疗系统可能会面临瘫痪的风险。

但从长远来看,这场变革会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体系。

最终受益的,是最底层的广大老百姓,让我们未来老了,生病的时候。

有病可医,有药可治。

你认为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