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在现代交通中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一方面它打破了地形的限制,让翻山越岭成为历史,可另一方面,它又像一个深渊,外面的人无法它如何吞噬里面的生命。

火灾和隧道同时出现,往往就意味着悲剧到来,车辆起火首先会造成道路堵塞,塞在后面的车辆无法及时知晓前方的危险,也无法驾车掉头驶出隧道,随后燃烧产生的浓烟反而成为最致命的危险之一。

在20多年前,隧道火灾比今天要可怕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99年3月发生在勃朗峰隧道的大火,一辆载满黄油和面粉的火车点燃了隧道,导致38人被困后遇难。

这起事件由于太过出名,这里也就不再介绍,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一起比勃朗峰隧道大火更惨烈更离奇的灾难,死亡人数达到了155人。

这是一场发生在滑雪场缆车隧道里的火灾,不同于比较多见的公路隧道火灾,滑雪场的缆车没有动力靠钢缆牵引行进,也就没有发动机和油箱等易燃物。

隧道虽然狭窄,但专车专用,也不会出现公路隧道火灾那样的拥堵,即便如此,缆车车厢里的162人中有150人被烧成炭渣,另外还有5人被连带死亡,包括隧道中反方向列车里的乘客和山顶商场的游客。

你或许已经对这场灾难起了一些疑惑,火源从哪里来?什么东西助长了火势?为什么只有那么少人幸存?且听……这回马上分解。

奥地利萨尔斯堡附近的基茨斯坦峰是阿尔卑斯山的一个著名滑雪胜地,是奥地利全国拥有最多高山滑雪道的滑雪场,每年从11月起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不过,大家都知道或者可以想象得出,滑雪是强化版的“上山如便秘,下山如拉稀”,滑下山的时候有多爽,上山的时候就有多痛苦。

当然了,如果景区不解决这样一个矛盾,也就没法指望从游客身上赚钱了。于是,从1965年开始,卡普伦缆车公司就给度假区的滑雪场提供缆车服务。

缆车服务一经推出,游客便络绎不绝,很快啊,小型的登山缆车就无法满足运输的需求了。70年代初卡普伦公司便开始兴建运力更强的缆车系统。

这种缆车系统采用齿轨铁路和钢缆将车厢拉上山,车厢不需要提供动力,结构简单可靠,于1974年投入使用,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列登山轨道缆车。

后来,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公司在1993年的时候对缆车车厢进行了大升级,把简陋的铁皮车厢换成了现代化的封闭式车厢,乘客不仅不用顶着寒风,车厢里还有电力供暖设备,也埋下了隐患。

缆车可以将游客从海拔900米处送至海拔2452米的基茨斯坦峰,缆车轨道全长约3900米,其中有3300米都在隧道内,虽然看不到雪山美景,但近30度的陡坡不会有人为了景色去亲近大自然的。

那是2000年的双十一,彼时中国人眼里这个日子还只有光棍节的含义,在遥远的欧洲阿尔卑斯山,人们已经开始享受滑雪季节的惬意。

上午9点半,来自奥地利、德国、日本、美国等多国的游客和运动员登上缆车,满载180人的列车装着162人(包括1名列车长)向山峰出发。

随着缆车进入隧道,窗外的雪山风景瞬间消失,仅剩下黑暗与钢索牵引列车所发出的金属碰撞声。突然间,一股烧焦的味道从车尾传来,火光吓到了附近的乘客,原本以时速25公里前进的缆车也突然停了下来,才刚刚进入隧道600米。

缆车的起火是极为罕见的,至少这条号称世界第一的缆车在此前是没有遇到过的。原因前文也提到了一些,作为钢缆牵引的无动力缆车,列车没有电机、内燃机,也没有燃料,只有一套液压系统和常规的电力系统提供照明和供暖。

也正因如此,这种登山缆车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太多的防火安全的设计,且这种缆车的特殊性也缺乏相关的安全标准,车厢里没有安装烟雾报警器,唯二的两个灭火器还被放在了首尾的列车长室内。

根据事故后的调查,起火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