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家还在吐槽古偶一片白茫茫的“丧葬风”,岂料今年几部待播和在播的古偶,都开始重走花哨风了。

不信你们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几出关注度较高的古偶的路透,被网友戏称女演员个个都“头顶违章建筑”

本来女演员就长得很纤细,再戴上这么大的花冠,很有一种头重脚轻、不堪重负的既视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连衣服都花哨起来,就像是埋在了一团锦绣中,小小的脸庞都要看不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奇怪,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从“极简风”转向“极繁风”、集体把步子迈过头,要知道,今年年初的《星落凝成糖》,还在走清新纯色纱衣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偶服化道以白色为主的素简风由来已久,但大家一致认为,《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带火了这一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以后,古偶就开始流行模式化的素色纱裙+披散的长直发这一风格了。

尤其仙侠剧,不管是什么人物、什么特性,都开始同质化,主角一律素色衣服+简单发饰,反派一律黑色妆造,如果要黑化,必然要大红唇+大红or大黑衣+大眼影

还记得《千古玦尘》里,天界女仙统一大白衣,小个子小脸的周冬雨,淹没在人堆里,差点找不着人在哪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风格看多了,真的是腻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吐槽:这天上的神仙整天都在上坟吗,除了白色就是白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香蜜沉沉烬如霜》开始,神仙连结婚都穿白衣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不怪大家逆反,因为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神仙,都是五颜六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是《长月烬明》,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敦煌炫彩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常常是素色的天界和人间,变成了形形色色的彩色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主罗云熙当初在《香蜜沉沉烬如霜》里也常以白衣出场,但在《长月烬明》里却服色多变,便是素装白衣,也要添些颜色,从未单调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主白鹿在《招摇》里衣服不是大红就是大白,发型不是扎高马尾就是简单披发。

但在《长月烬明》里,服饰复杂了不知多少倍,出场不多的神女造型,也是参考了敦煌的飞天图样,用⽢草⻩、篾⻩等颜色来展现凤凰属性,配饰发型也是极尽花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各色配角,哪怕只出场半集,服饰妆造也毫不敷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偶的某个开关仿佛就此被打开,随后的古偶,有的还在继续清汤寡水,有的已经开始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比如杨超越的《七时吉祥》,颜色渲染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头饰太繁杂,演员感染力又不足,导致这段大场面的抢亲戏,只给人留下头饰十分累赘碍眼的印象。

但其实杨超越在几个月前的仙侠剧《重紫》里,也还在走全素的极简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到半年,就在同一个演员身上,见证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超越”。

然而粉丝总是能挽尊,他们说,这个造型,看起来插戴混乱,毫无章法,实则寓意着女主对这门婚事的反抗,表现她是“顶着压力上花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许多待播剧和在拍剧,都开始走起大红大绿的花哨风,很难不让古偶爱好者担心:

第一,同质化很严重;

第二,多是元素堆砌,设计并不得体;

第三,似乎都是在……

跟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生三世》火了,大家就一窝蜂去拍丧葬风;《长月烬明》火了,大家就一窝蜂去走花哨风。

也不管合不合适,总之就是跟风。

太盲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因为近年来流行的“白瘦幼”审美,现在的女演员越来越纤细,不但身板薄,而且头小脸小,很难撑出大裙摆+大头饰的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刘晓庆能撑得起雍容华贵的武则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她的头脸换到杨超越身上,感觉明显好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细究起来,还是不怎么顺眼,因为身体跟头脸并不匹配啊。

这种“国泰民安脸”,起码得是巩俐那样的地母身材才协调,杨超越这样的女团身段,实在不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因为剧组不愿花钱,造型师摆烂审美堪忧等原因,很多头饰仅仅只是为了复杂而复杂,搭配毫无重点,混乱感很重。

比如张婧仪,脸盘大骨架大,按说应该能撑得起大发饰,但穿戴起这种花哨的服饰,感觉还是乱糟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的刘晓庆,头上简单系根白布都很贵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李一桐,《云秀行》里有个路透妆造,用一堆细细小小的配饰和步摇,毫无章法地插戴起来,一点主次之分都没有,整个人都像是被妆造压坠着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想要华贵,只要造型师有审美、肯用心,即便只是用珠花和木梳也可以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头重脚轻。

比如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说呢,我合理怀疑,这种花冠式样的大妆造,是学的《清平乐》中,张贵妃的一款花冠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个造型在《清平乐》中是有人物基调前置情节的,而且剧组给这款头冠配的衣饰和妆面都自成体系,整体看来既不繁杂也不廉价,在剧情中出现,也算恰当。

值得一提的是,正午阳光的《清平乐》对古偶妆造流行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清平乐》之前,很多涉及到皇室宫苑的剧,妆面服饰都是怎么华贵怎么来,但《清平乐》中,哪怕皇后公主,日常打扮也以简约为主,除了庆典之外,并不以繁琐为贵,算是宫廷剧里非常清新的风格了,只不过,后续模仿的古偶妆造往往能力有限,把路走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当年金锁拍宫廷剧的时候,主打风格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很迷,其实那阵子宫廷风差不多都挺华贵的,只是……

华贵得非常不伦不类

其实真的不需要在脑袋上顶那么多东西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这些待播古偶中的花冠样式,都是混乱的。

田曦薇在《卿卿日常》里,清爽的发型就很好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大奉打更人》的路透里,是顶着大花冠在行动,实在是有点担心她的脖子累不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宋轶新剧组里的新娘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刚播完的《长风渡》里的新娘妆,有什么区分度吗?

虽然宋轶演的是两个不同的人物,一个嫁给官员做夫人、一个嫁给商户做儿媳,一个时代背景仿唐、一个时代背景仿宋,但看起来真的大同小异。

翻了下造型师……

啊果然都是同一个人呢。

没错,这两个造型也是他做的,真是毫无惊喜的流水线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到底为什么,这么快就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整个行业都在速食赚快钱的心态

网友觉得花哨起来眼睛疼是吧,那我就走清新素雅风,网友觉得一水丧葬风看腻了是吧,那我就再走花里胡哨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都是你们想要的吗,这盛世如你所愿啊!!

想起一个老动画片《超级肥皂》,本来大街上人人都穿花衣服,突然有人穿纯白衣服,大家觉得好看都一窝蜂去买白皂,然后大街上人人都变白了,突然又出现个穿彩衣的小女孩,大家又一窝蜂跟着去买彩皂。结果无论是哪一款,最终都是卖肥皂的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无论白色还是彩色,都是他故意安排的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古偶流行风向,何尝不是这样呢?

现在的偶像剧演员,演技良萎不齐,表现极其“不稳定”,偏偏却有数不清的亲妈粉丝,每每给鹅子和女鹅找各种理由。

一会儿说头套不好看、一会儿说妆造不好看,一会儿嫌弃太素、一会儿嫌弃太艳,一会儿说服装应该多多放量、一会儿又说宽袍大袖影响动作,一会儿爱纱衣的飘逸、一会儿爱绸衣的富贵,一会儿说配音不贴脸、一会儿嫌后期太贫穷…………

总之都是别人的错,我家爱豆那么努力怎么会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装和造型,也是非常好甩的一口锅。

剧组又不能去怼粉丝,白来的宣传点和热度,不要白不要啊,所以就跟风改吧,至于什么风格是真正适合剧集的,管他呢,能拍出来、能卖出去、能播出来给人看,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越来越多的剧组开始走快餐路线,本应沉下心来做好后勤内务的工作人员也再不管专业了,加上这个行当入圈门槛低,人群来来往往,谁都懒得去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被大众广为批判的古装剧倭风现象,其实也源自文娱圈自己的不重视。

明明只要稍稍费点心神,就可以做到美感和专业兼具,偏偏在形成舆论之前,无人愿意去修正,成套成体系的服饰道具哪里都有,直接拿来用多么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是服饰妆造和道具,很多置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说倭风,前两年被临时下架的《雷霆战将》,其中一个雷点就是,剧组将八路军的指挥部放到了一所豪宅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拍摄点附近就有空置的民国房子,剧组懒得再费心去搭景,直接进去拍几个室内场景,又方便又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做好一件事,是需要下力气钻研的,不是光靠炒作吹嘘一番就可以。

《如懿传》导演曾牛气轰天地说“我们是第一个拍清帝登基场景的剧组”,然后就搞成了让皇帝自己踩着阶陛走入宫殿的可笑场景,明明几十年前,《末代皇帝》就早已拍过清帝登基的场面,而且人家是坐着轿子抬进太和殿的。

像张婧仪这个戴冠的造型,其实把头发梳起来扎个髻再戴上去更舒展,却偏偏非要让演员披着头发;发冠华丽,项链或是耳环也要有所搭配,偏偏又细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确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田曦薇这种头冠,就应该把刘海梳起来露出额头,或者在前面垫起发包,整体性才会和谐,偏偏就这样的碎发薄顶直接出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确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明少一点发饰,也不是不能营造出美丽的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偏偏这些年要么梳平,要么繁杂,都在观众的审美极限上蹦跶,让人气顶。

以前的演员多是大气风格,即便妆造雷人,演员也能撑住,现在的演员越来越纤细幼态,就更需要妆造费心了,可事实却是,妆造偏偏越来越不上心,于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句大实话,人长得好看,怎么打扮都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这一阵华丽花冠风,其实也不过是以往流水妆造的升级版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非还是这两种万用发型交替使用,只不过把发冠整得花里胡哨并且大了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心的,现在很多汉服博主自己整的发型,都比影视剧里漂亮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梳对了头发,简简单单簪朵花也很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超越有个类似的造型就很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丝老是嚷嚷着垫发包,但他们也不想想,如今古偶女主那一水的小尖脸,发包垫多了也不会好看啊,毕竟高发髻那也都是大脸盘子美人才好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必迷信发包,被称为“古装第一梳”的杨树云先生,负责了《红楼梦》《上错花轿嫁对郎》《唐明皇》等古装剧造型。

他更喜欢用演员的真发来梳造型,创造出一个个美丽的影视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老人家做的头冠造型,搭配着锦衣华服,又不会喧宾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贵未必累赘,素服未必单调。

就拿当年的《花千骨》来说,妆面柔和,几乎无发饰点缀,但是整体氛围良好,演员的形象和整体的取景画面融为一体,虽然简洁,但看着十分舒服,当时对这种妆造的说法叫“写意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这种纱衣柔美的素服风格,在很多老电影里也常见,并不是只要纯色素服就是不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月烬明》这部剧先不评价,造型确实没有敷衍,虽然主体是五彩缤纷的画风,但素服简约的风格也不少见。

比如女配陈都灵,好些个造型都是素色的,但造型师却都做出了不一样的特色。

佛口蛇心的天欢圣女,一身白衣配蛇形金冠,她的披帛、臂钏,拈花手印,均从敦煌壁画考证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动时浑身的飘带无风自舞,洁净的妆容配凌厉的眉眼,凸显人物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间做姑娘时,打扮素雅,但发饰错落有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嫁后的造型,发包,发髻,冠饰,额饰,耳环,项链,一整套半点也没含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魄时连头巾的绑扎方式都用了心思,素得来又惹人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魔女的造型,也给她发辫里编了许多的彩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风格,虽然也都能统一说成是素服打扮,但是比起以往丧葬风的神仙来说,美了不止几倍。

比如这个《千古玦尘》里面的神仙们。

无怪乎被人喊丧葬风,可不就是像是要出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以往的神仙不是这种纯素风,那时候哪怕颜色造型极尽素雅,也会缀以明珰宝珠,不让人觉得单薄、死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连妆容都是华丽的风格,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艳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组真用心了,观众能感受得到。

而敷衍观众……

好吧,观众似乎也不能怎么着。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伤的现象。

但还是希望,影视市场不要“劣币驱逐良币”,毕竟,对美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