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幸福,是宿命的伙伴吗?泰勒·本-沙哈尔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并非如此。这位哈佛大学的教授通过自己的独特人生旅程,探索了真正的幸福,将其化为一门名为《幸福课》的选修课程,为学生们指引人生的方向,教导他们过上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泰勒·本-沙哈尔曾获得体育比赛的冠军,然而,他却在成功的背后寻觅不到真正的幸福。这种内在的挣扎促使他深入思考:幸福究竟源自何处?他坚信,幸福不仅仅是一连串的成功,而更多地来自对生活的意义感和日常的快乐体验。

观察到许多哈佛学生虽然表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内心空虚和不快乐,本-沙哈尔决定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设了《幸福课》,将这一领域的知识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寻找真正重要的生活目标,例如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物质财富所诱惑。

本-沙哈尔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包括"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和"幸福型"。每一种都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第一种人生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享乐主义型"。这种模式追求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未来可能带来的痛苦。这些人往往寻找即时满足,害怕延迟享乐,生活在当下,但常常忽略了长期的幸福。

第二种人生模式是"忙碌奔波型"。这类人愿意忍受眼前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为了追求未来的目标和更好的生活。他们具有坚韧和毅力,但有时可能会忽视眼前的乐趣和享受。

第三种人生模式可称为"虚无主义型"。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有所期许。这种模式下,人们可能感到迷失和沮丧,缺乏动力和方向。

最后,第四种人生模式是"幸福型"。代表了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幸福型的人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同时也有追求更美满未来的目标和计划。他们懂得如何平衡眼前的快乐和未来的幸福,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泰勒·本-沙哈尔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更容易陷入"忙碌奔波型",追逐一个又一个目标,常常忽略了眼前的珍贵时光。因此,理解这些不同的人生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求平衡,追求幸福和意义的完美结合。

本-沙哈尔传授了十项简化的幸福秘诀,其中包括遵从内心、注重睡眠、表达感激之情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帮助学生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本-沙哈尔同时告诉我们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

一,什么带给我意义?
二,什么带给我快乐?
三,我的优势是什么?

并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学生们纷纷反馈,《幸福课》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泰勒·本-沙哈尔和他的《幸福课》成为哈佛大学里的一时佳话。

泰勒·本-沙哈尔不仅仅教导学生如何追求幸福,他还强调接纳痛苦是幸福的一部分,认为完美主义只会害人害己。他以自然的态度,帮助学生们在面对挑战时成长和飞跃。

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课》不仅改变了学生们的人生观,也为我们揭示了成功与幸福之间的微妙关系,将幸福视为一种深刻的生活体验,而非简单的目标达成。这门课程的教导使我们更加明白,幸福不是等待的结果,而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