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最后一战,就是守卫南京城。

这一战整个过程透露出两个字:绝望

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役,最好的结果就是突围成功。

但洪秀全拒绝了让城别走的提议,所以这一线的生机就被掐断了。

李秀成在南京处处受人排挤,当他付出各种努力都没用的时候,最终他不得不灰心藏而藏京内,又逼气而陪其亡。

注意“逼气”这两个字,逼气就是憋气,说明李秀成当时一肚子气,最后带着赌气的成分——我就陪你在南京一起死吧。

李秀成为什么赌气?

因为洪氏宗亲那些傻子们,到处说李秀成“忠而变奸”,李秀成提出的任何方案,都被扣上这个帽子,他百口莫辩。

洪秀全敛财,曾国藩抢夺,李秀成在二人权力旋涡的中心,为了百姓苦苦支撑。

守卫南京的过程是很心酸和绝望的。

南京城破后的状况很惨,从此我们也可以窥见湘军比太平军更残忍。

孤守天京是一种慢性死亡,正如洪秀全后期生病不治一样,或许此时的洪秀全已经有自毁倾向。

之前文章已提过,外国传教士说,洪秀全在任何事情上都没有理性,此时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洪秀全为何不愿让城别走?

一则,舍不得天王府的金银和女人们;二则,他本身对李秀成就有猜忌,让城别走让这种猜忌达到顶点 。

南京之外都是李秀成的地盘,他认为出了南京城,他就成了待宰羔羊。

这就是十足的小人之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一年前清廷那边,早已将军事大权统统授予给曾国藩

1861年底,清廷下旨,安徽等四省的军权统一归曾国藩掌控。

这其实是个空头支票,虽然名义上是四个省,其实那时候有三个省都在太平天国手里。

这是一个飘在天空中的胡萝卜,但它激起了曾国藩的贪欲,所以他一心只进攻南京。

端掉南京,就是拿下太平天国老巢,立下头功。

我在前一篇写洪天贵福的文章中写过,曾国藩进攻南京只为2件事:

1、封王;

2、天京内的财宝;

李秀成为什么要守南京城?原因有三点:

母亲,合城男女,洪秀全(以他城破后对幼主的行为所推测的)。

当然,结果他一个都没保住。

李秀成也不傻,他很清楚孤身去守卫南京的下场:

我将兵数十万,在外任我所为,而何受此难者乎?

李秀成是早就知道南京不可守。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除了善良,还能怎么解释呢?

他考虑3个原因,唯独没考虑自己的性命。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就是一个拖油瓶。

洪秀全的诉求也很简单:

方圆500里内,不能有清军,否则睡不着觉。

两年来,曾氏兄弟的铁桶阵慢慢箍紧南京。

如果把南京城比作一个笼子,那么洪秀全就是笼子里的那只羊,曾国荃就是笼外的那只狼。

这只狼在南京城外呆了2年,可想而知洪秀全的心理压力。

所以李秀成才说:

天王(洪秀全)焦急,日日烦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王的敏感多疑已经达到神经质的程度,他只要提太平军必称是:天兵、天将。

一旦哪个将领口误说了:我队,我兵。

他就责骂说:尔有奸心之意!都是天官、天国、天兵、天军,哪有你的兵?

部下们都无奈,只好任其责骂。

城中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李秀成自述中这样说:

城中穷家男女数万余人,缠我救命,度日图生,我竟无法。

别的王府储存大量的粮食不愿拿出来,他只好将自己忠王府的钱和米,都拿来发给穷人。

但到1963年底,他也落入无银无米的境地。

李秀成在京城的时候,洪秀全的两个傻哥哥尚不敢欺压百姓,一旦他离开,他们就开始搜查百姓家的钱粮,满城房屋搜查一遍,任意取用,民不敢与之争。

所以,李秀成才说:

我到京,合城欢乐,知我出京,俱各流涕。

湘军有长江水路运送粮食,这是曾国荃能够围困天京2年的原因。

虽然补给没问题,但城外的湘军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遭受了严重的瘟疫,就连曾国藩的弟弟曾贞干都染病死了。

持续的残酷的战争往往会导致瘟疫,因夏季高温,尸体又无法迅速掩埋的情况下,不难想象到后果。

湘军将领报告说:

夏天瘟疫大作,病死的有十之二三,患病的有十之三四,能够出队的不及四成。

军队如此,老百姓日子更惨,尸骸狼藉,无人收埋,甚至出现,刚刚埋完死人,而掩埋者又立即倒地的情况。

但不知道何种原因,太平军中瘟疫似乎轻很多。

曾国藩的性格原本是稳字当头,慢慢来不急。

但清廷的耐心是有限的。

曾国藩感到无法再拖延,加速了攻城的速度。

当时攻城主要方法就是挖地道,埋炸药。

根据洋枪队首领戈登参观地道的记载:

地道深4.5米,宽1.5米,高2米,每隔不远有通风口,走廊用木头加固。

每天大概只能挖4.5米。

1863年5月开始挖,12月中旬完工,轰塌城墙十余丈,士兵们在城内又修筑一层城墙,堵住缺口,这次地道战湘军失败了。

围城最重要的是断绝粮道。

湘军的水军发挥作用,将进入南京的水路粮道完全封死。

太平军的粮食完全靠肩挑车运,粮食消耗极大,而且运量很少。

在1864年2月,终于有一批粮食运到江边,趁夜用小船运到南京城内。

但被当地官绅告密,湘军伏击运粮部队,太平军死伤惨重,弃粮逃走,损失粮米3000多石(有书记载1.36万公斤,但我觉得似乎应该13.6万公斤)

讽刺的是,此时南京城内虽有金山银山,但没法拿来当饭吃。

清廷公告外国轮船,不得接近南京,以防偷偷卖粮食给太平军。

但仍有铤而走险的洋人,偷偷运粮食到南京,当然这个价格是极贵的。

他们不得不拿大量的金银去换粮食。

这种视钱财如粪土跟当年巧取豪夺的贪婪比起来,显得很讽刺。

3月,急于攻城的曾国荃,试图用云梯攻城,但未能得手。

云梯也是一种古老的攻城方法,能否成功取决于守城将士的决心,只要守城将士不退缩,攻城一方是无法大批量登城的。

云梯不是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搭个梯子,下面人慢慢爬,上面人往下扔石头。

一般是先把梯子放平,让几个攻城的士兵,抓在梯子顶端,然后众人将梯子竖起来,这样就让士兵直接跳到城墙上,开始近身肉搏。

如果能占据城墙入口,下面的士兵就能继续往上爬。

4月,湘军援军大增。

湘军再使用老办法,挖地道,挖了10多处地道,都被破坏了,战斗异常惨烈。

对付挖地道的办法,其实2000年前《墨子》就提到,守城一方也必须得对着挖,碰头后,用灌污水、烟熏等方式破坏敌方的地道。

2000年后,人们依然在使用同样的方法。

太平军破坏了全部的地道。

5月,李秀成送血书给堂弟李世贤等,命其赴援天京,但援军以粮食不足而拒绝了,于是约定三个月后收割完稻子再回救天京。

只是这一天永远也等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军猛将朱洪章张扬庆祝三十岁生日,演戏宴饮,暗中设伏兵。

李秀成派兵进攻,中埋伏,损失上万人,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5月中旬,洪秀全患病。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死了。

死的前一天,他还颁布了人生最后一道谕旨,猜猜他会说什么?

之前我也没猜到,我想也许是安排哪个儿子继位,谁当辅政大臣之类的,但都没有。

内容令人大跌眼镜:

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

什么叫死不悔改,这就是。

洪秀全终于死了,现在李秀成当家。

但此时湘军已经对南京进行了彻底的合围,突围的机会也没有了。

洪秀全多活了几个月,害惨了全城人。

守城也不是每天龟缩在城里,这种守城法太过于被动。

真实的守城是,在城市周边设置据点,让敌人无法接近城墙。

只要敌人围的不是太紧,这样城内外还能通信。

如果敌人的营寨一旦接近城墙根,那么即将插翅难飞。

为了不让淮军抢功劳,曾国藩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城。

7月,湘军终于拿下南京外围最后一个据点——地堡城(也叫龙脖子山)。

湘军将阵地挪到离南京城墙只有50米。

南京城最后的末日快要到来了。

湘军在山上架100多尊大炮,对准城墙日夜轰炸。

曾国荃命六万将士,每人送柴草一担,在山和城墙中间,填芦苇沙土等,试图与城平齐。

另外一批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日夜挖地道。

太平军士兵一次次破坏地道,总共破坏了30多处地道。

李秀成每天巡城,看到某处草枯黄,就知道下面必有地道,即组织士兵破坏,无一不中。

倒不是说地道会破坏草根,而是因为挖地道必须有灯火照明,烟气上灼,导致草色微黄

在城陷的前一天,李秀成还亲自带几百名将士缒城而下,分两路猛攻地道洞口,钉死炮眼,焚烧火药数桶。

清廷日夜督促李鸿章派兵增援湘军,李鸿章不得不派刘铭传等部下前去,将于19日到达南京。

此时的淮军经上海镀金,无论装备还是士气等各方面都远超湘军,刘铭传说:

湘军算什么,他若要阻拦,老子先解决他。

曾国荃心急如焚,命部下死攻,务必要在19号前拿下南京。

上文说的堆的那些柴草都被太平军烧了,始终都达不到跟城墙齐平。

地道仍是唯一的办法。

此时有一条地道,悄悄延伸到城下。

百密一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南京是一座孤岛,是围棋中的死子,被攻破是早晚的事。

7月19日中午,万里无云,一声剧响地动山摇,太平门轰炸60米宽的缺口。

下面是现在南京太平门城破处的照片,感受下城墙的厚度,想象一下需要多少炸药才能炸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各门都受到潮水般的进攻,士兵们抵挡了3个多小时,最终寡不敌众,南京各城门陷落。

李秀成随后去天王府,带幼主躲避,具体过程在我的前几天关于洪天贵福的那篇文章里有详细记录。

这里不再赘述。

湘军过了两年多非人的日子,在攻破城之前,他们的愤怒情绪已经达到临界点。

湘军常欠饷,士兵们为了讨军饷,曾有过几近哗变的记录。

曾氏兄弟为了安抚士兵,往往承诺他们攻城后,可以自由掠夺财物。

魔鬼要进城了。

天京城破后,幕僚赵烈文请求曾国荃做到4点:

第一条就是:请止杀

曾国荃答应后3条,唯独不答应第一条。

城内士兵自知无活着的希望,大喊:不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

城内建筑有十分之三是太平军所烧,有十分之七是湘军抢夺财物后,毁尸灭迹所烧。

城破之后,依然有激烈的战斗。

有一些城内的士兵战斗到最后一刻,有的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

曾国荃幕僚曾亲历这样一件事,读起来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绝望:

有一次太平军将士守一处大宅,湘军攻打2天都没打下来,我(幕僚本人名叫陈提撰)前去看看,见两个贼人在屋脊上。

他们看到我,就下来了。

我正审问,就见有两个老年妇女从后面逃出。

我命人把她叫来,问宅内有多少贼。

她说:不过数百,都是将领;还有妇女一百多。

我问:贼想做什么呢?

她说:刚驱赶妇女,并且把珍宝都聚集在一起,不知什么原因。

我听到马上让部队撤退,不听命者斩。

众人都感到既惊愕又沮丧,退到一里远时,突然轰的一声,刚才的大宅已经夷为平地。

贼知道免不了一死,用火药自焚,如果不是撤退的快,损伤就大了。(《病榻述旧录》)

此时全城沦为人间地狱,无需过多笔墨 ,仅列几条文献原文:

破城之日,全军掠夺。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

搜拽妇女,哀号之声不忍闻。

城中火大起,伪天王府火骤发,冲入云,则贼藏药处燃也。

(城中火烧8天8夜)是日城中火渐灭,犹一、二处未熄,尸骸塞路。

李秀成说天京军民总共3万多人。

而曾国荃上奏清廷说,杀贼十万多。

从侧面也印证了,曾氏兄弟屠城和杀降,其实是为了向清廷邀功。

再说说掠夺金银钱财:

湘军中抢到10万两(相当于现在千万?上亿?)银子的就有一百多人。

当然最多的是曾国荃,据当时报纸报道,他用几十条大船装回乡。

清廷也在关注这笔财富,要求曾国藩将金陵的金银上报备拨。

曾国藩则哭穷说:

我出师为救民于水火,岂为了图钱财?假如金陵积有巨款,那也是搜刮民脂民膏,应该用在兵饷和赈济的地方,对国家人民都有益。

后来,曾国藩又完全否认金陵有巨款这一点,他说:

克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微臣意料之外。

吾弟所获无几,而‘老饕’之名遍天下,亦太冤矣。

平心而论,李秀成也积累了很多钱财,忠王府也很高大雄伟。

但前文说了,在民众饥饿的时候,他愿意将自己的钱粮分给老百姓,这就大有不同了。

李秀成被俘后,请求官军停止在南京的屠杀,赦免两广籍的太平军老兵,允许他们回家去做生意。

至于有多少老兵得以善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南京城彻底陷落。

太平天国至此完。

一些人统治世界,而另一些人组成世界。

无辜百姓们被少数人的欲望裹挟着往前走,然后莫名其妙地死掉。

中国的农民是整体沉默的。

小时候课本上总说读书人抑郁不得志很痛苦,其实农民更痛苦,只是他们无权书写历史。

他们的死没有记忆。

我们今天也只能从旁观者写下的寥寥数语中略知一二。

太平天国像一场底层男人的狂欢。

他们凭着本能造反,势如破竹,进入繁华大都市,破坏,堕落,然后绝望。

他们是掠夺者,又是被掠夺者。

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