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我没有早点遇上你,我已经在毁灭之路上走的太远,无法回头了”,杀人狂魔央掘摩罗曾对释迦牟尼这样说。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人生最大的悲剧其实是无法回头,太多人都是被各种羁绊裹挟着艰难前行。

在太平天国末期,李秀成在洪秀全、湘军和不断反叛的部下的夹缝中,艰难维持,前方的路被堵死,身后亦无退路。

李秀成的人生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为什么很多大人物会沿着(普通人都能发现的)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直到人生的终点。

在1863年,天国灭亡的前一年,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苏州城岌岌可危,李秀成主张让城别走,但谭绍光不同意,他主张死守苏州。

有叛变之心的众将也不同意,他们要献城。

李秀成进入人心惶惶的苏州城,他意味深长地对叛将们说:

若有他心,我乃国中有名之将,有何人敢包我投乎!

可见没有人想死,只是回头无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秀成加入太平军14载,从一个识字不多的乡下雇工,从社会最底层一跃成为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三个人之一,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他的后路也已经断了。

李秀成手中的权力,在当时应该排在前三位,咸丰(慈禧)、洪秀全、李秀成。

在一个四亿人口的帝国里,成为权力排名前三的人,确实已经足够荣耀了。

一、洪秀全

有洪秀全这个老童生当上司,李秀成是绝望的。

洪秀全此人心胸狭隘,又有恋母情结,他内心的恐惧导致他无法面对男性朋友,只好到温柔乡中寻找安慰。

这些妃子们都是他的情感上的母亲,但作为上帝的次子,他无法向女孩们倾诉自己的脆弱,心中压力无法排解,只好靠强迫症式洁癖来疏解压力。

洪秀全将南京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天王府变成一座伊甸园。

洪秀全此时精神状态极差,他孤零零地坐镇南京,最害怕的一点就是,万一南京被围困,将士们是否愿意来救我?

所以洪秀全对李秀成态度只有两个:

1、天京有难——李秀成快来救驾!

2、天京安全了——我对你不放心。

洪秀全吃了大权旁落的亏,到死都对李秀成不放心。

洪秀全一死,他的那个傻儿子走到哪里都是受气包,没有将领愿意多看他一眼?

但李秀成在天国崩溃的后,却还在找洪秀全的儿子,将自己的好马让给他,连夜带着拖油瓶们冲出重围。

这样一对比,二人高下立判,这对小鸡肚肠的洪秀全来说多么大的讽刺。

天京事变之后,李秀成成为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救了洪秀全2次:

1858年破江北大营。

1860年破江南大营。

现在是1862年,面对的是曾国荃的部队,事不过三,这是第三次洪秀全告急。

暴脾气的曾国荃3个月就攻到南京城下,洪秀全慌了,急忙调集南京城内各部门的闲散人员拿着锅碗瓢盆齐上阵,自然被湘军老兵们打的大败。

有时老板给员工一天发3条的重复微信,都显得啰嗦。

而洪秀全却一日三诏,急令李秀成回救,话说的也很重:

三诏让你救京城,为何还不出发?你想干什么?“尔身受重任,知而朕法否?若不遵诏,国法难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洪秀全不必如此慌张,只要太平天国在天京外围站稳脚跟,孤军深入的湘军反而更危险,不仅要提防天京城内出击,还要提防四面八方的太平军势力。

就像MOBA游戏中,对面只俩人进攻中路高地,本无太大威胁,但本方队长却执意要5人全都回家守高地。

一旦放弃野区死守高地,经济会被拉开,输是早晚的事。

李秀成说别急,先派亲弟弟回南京,洪秀全不放心。

李秀成只好送自己的老母亲也回南京当人质。

李秀成主张别急慢慢来,等湘军懈怠,而洪秀全执意要马上出击,解除南京之围。

就这样仓促之间,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战要开始了,太平军30万对湘军3万,历时46天的雨花台战役,以太平军的失败而告终。

要说失败的原因,洪秀全占一大半,他为了削弱李秀成,给李秀成的部下封王,封的王越多,李秀成就越难调动他们。

洪秀全震怒,此时他急中生“智”,异想天开地想出一招: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让李秀成向赤地千里的湖北、皖北进军,调动湘军,老狐狸曾国藩当然不会上当,这一招让太平天国损失20万兵力。

苏州危急,李秀成只好先回苏州稳住战局。

曾国荃又在南京四周挖战壕,洪秀全又慌了,再次急招李秀成回南京守城。

李秀成刚在苏州对抗装备精良的淮军,收到洪秀全的诏书后,只好放下战事,匆忙回到天京。

湘军步步紧逼,李秀成亲自指挥也无可奈何,但苏州不能不守,苏州一旦失去,南京将成为一座孤城,别说守了,几十万人吃饭都成问题。

苏州告急文书像雪花似的送进忠王府,李秀成恳请先稳住苏州,向洪秀全陈述利弊,一旦苏州大后方失守,南京的陷落是迟早的事。

洪秀全不许。

最后以洪秀全想出一“妙”招,让李秀成必须拿出十万两银子,才放他走。

命都快保不住了,他想的竟然是银子!

李秀成只好将南京忠王府内所有银两首饰抬进天王府,经核算值7万两。

洪秀全给他四十天时间,到期必须回来,再补齐剩余3万两,否则依法严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不断叛变的部下

此时已经是1863年,在李秀成离开的一年多时间里,苏浙地区步步失守。

太平军主力已失,更严重的是人心,太平军将领纷纷献城投降。

献城投降这一招对太平天国的损伤很大,本来是守城,结果献城之后,反倒变成太平军攻城了。

一正一反,相差2倍。

但我无法指责他们,此时投降为时未晚,太平天国的失败已经是必然,多投降几个人,就意味着少死几个人。

从上帝视角来看,反倒是好事。

但李秀成作为二把手,有谁敢收留他投降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李秀成退无可退,只好苦苦支撑。

在这样的形势下,才有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李秀成意味深长地对叛将们说:

若有他心,我乃国中有名之将,有何人敢包我投乎!

11月30日,苏州城战斗,李秀成命有反叛之心的部下郜永宽参战,郜抗命不出战。

第二天,山月已斜,夜将垂晓,李秀成与谭绍光痛哭相别。

几日后,李秀成苦心经营的苏州城被叛军开门投降。

李秀成不顾部下苦苦劝阻,决定去守卫最后一座城,南京城。

部下派兵阻拦,李秀成就单骑连夜回到天京。

到这样的关头,李秀成仍然没有放弃洪秀全,他希望带洪秀全一起走。

但洪秀全拒绝了。

三、天国的末日

洪秀全说了很可笑的话:

“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曾国藩)者也乎。尔怕死,便是会死。”

洪秀全像一个孩子,建造一座幻想城堡,他再也不愿意离开了。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洪秀全,竟然想给久经沙场的李秀成灌鸡汤,场面相当尴尬。

李秀成无语至极:

“尔将一刀杀我,免我日后受刑。”

洪秀全这些年将天王府管的井井有条,除了性生活外,主要工作就是祈祷。

我在想,洪秀全真的信上帝吗?

从他焦虑地呼唤李秀成回来这事,就知道他其实明白上帝不靠谱。

但一旦触及核心问题,他就拿上帝说事。

可见洪秀全是一只鸵鸟,上帝就是一堆沙子,他只不过想通过上帝来缓解巨大压力罢了。

五六十岁的人了,不至于信童话故事。

守卫南京城过程很绝望,不再赘述,我们从其中一些细节,就知道李秀成的处境。

天京粮荒日益严重,外部救济断绝。天京无粮养众,合城男女饥不得食,日夜聚集忠王府门前哭求救命。

李秀成上奏问洪秀全怎么办?

洪秀全早知道有今天,两三年前就准备好了,将青草制作成团,称为“甜露”让民众以此充饥。

其实天京城内各王府的粮食充足,只是老百姓饿,李秀成只好将忠王府的粮食分给众人,但杯水车薪。

李秀成请求让饥民出城自谋生路。

天王对其严厉斥责。

天京城内充斥着各种混蛋王爷,李秀成成为唯一的希望,在饥民苦苦哀求下,李秀成只好强行命令准许饥民出城。

可笑的是,洪秀全那蠢蛋加混蛋兄弟洪仁发和洪仁达,竟然还打饥民的主意,死到临头仍在搜刮财产,派人将出城的人所带财物搜刮一空,并加紧搜刮南京城内各家各户的钱财米粮。

民间私藏超过1两以上银子,就要斩首。

洪秀全以半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生病不治,躺了十天终于死了。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去见上帝。

一个多月后,7月19日,南京城陷落。

可怜的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每天跟几个小娘娘在高楼上看士兵们战斗。

那天见到城陷,急忙往楼下跑,被女官拦下不让出门。

李秀成由太平门败回,对洪天贵福说,只能带其一人出城,其他兄弟女眷,只能留在天王府内听天由命了。

洪仁发见西门外到处都是水,其他地方毛毛多的湘军,跳水自杀了。

其实他多虑了,湘军此时正忙着抢劫放火,哪有人顾得上他。

他的老弟洪仁达就比较聪明,被敌人诱擒,十多天后凌迟。

李秀成最后的任务就是护送幼天王和诸王等300多人出城,他和林绍章带700多人断后,李秀成因马不能行,与大部队走散,来到山顶破庙中休息。

有百姓发现他是太平天国大将,有意掩护,李秀成将随身所带的珠宝送他,但被另一批百姓争抢,最后藏身不住被村董带人捉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秀成终于解脱了,曾国藩还算有点人性,没有将其凌迟。

从上帝视角来看,李秀成的命运是注定了的。

作为太平天国唯一一个戴眼镜的将领,他深受部下和外国人的尊敬。他对待俘虏很好,放过不少清军高级将领,让其告老还乡。

在普遍道德素质偏低的太平军将领中间,他一定是孤独的。

当年他26岁加入拜上帝会,就注定余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只叹江湖路远,回头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