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我军曾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曾经是国民党军队,打日本鬼子的时候骁勇善战,从来没输过,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对战解放军却从来没赢过。这支队伍就是曾泽生带领的原国民党滇军60军,后来的解放军第50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没看错,这支头戴法国亚德里安头盔的就是被誉为“国之劲旅,冠于全军”的滇军。相比于大家熟知的中央军,桂军,川军,西北军等相比 ,可能不太进入公众的视野。

滇军,属地方军队,上可追溯明朝沐英,下可追溯清末建军。

清末的新军是滇军的前身,而清末新军向滇军的演化,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其中起了孵化的特殊作用。”滇军这支军队初期是由十九镇的陆军和巡防营改造而来,云南陆军讲武堂最初的办学目的就是轮训十九镇陆军和巡防营的军官,所以,可以说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大部分毕业生都是滇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9年辛亥革命后不久,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腾越和昆明两地,分别于10月27日及10月30日发生武装起义,并于11月1日建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为主要领导人,以云南新军为主体的“滇军”正式建立。

1911— 1912年间,“滇军”在援川、援黔、援藏三次战斗中,让世人再次看到了“滇军”的强悍,特别是援藏战斗中,与入侵西藏的英军展开激烈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随着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引起举国愤慨,蔡锷响应孙中山的号召,以滇军为骨干力量组织护国军北上,誓师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在与袁世凯的北洋军作战中,总指挥蔡锷抱病指挥,连战连捷,推动了全国反帝运动的扩大,最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最先爆发于云南,滇军更是这次“再造共和”战争的主力,与袁世凯的北洋军浴血奋战,并最终取得了护国战争的胜利,导致了袁世凯帝制的崩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护国战争后,以“滇军”为军事基础的滇系军阀立足云南,多次发动对贵州、四川和广州的战争,凭借“滇军”的强悍战斗力,击溃了桂系等其他军阀势力,贵州和四川的部分地区,滇系军阀一度成为西南地区的主宰。

因为在“血统”和装备上的奇葩,也被称为杂牌军,民国时期光头一直想把这支军队占为己有(收权),奈何每一代云南王都非常提防着光头,只是象征的跟着光头,但是光头从不重视这支军队(给钱买装备)。

滇军将领蔡锷、龙云、卢汉都是好手,而这支军队在辛亥革命以后更是大放异彩,护法运动、滇西抗战、解放战争(国军最强之盾)、云南解放、抗美援朝都有滇军的参与,而云南兵又多生活在高山之中,打山地战体力也好套路也多,据说台儿庄战役时,滇军就专找有山的地方进行战斗,抗美援朝也是第一支进了汉城的军队,然而众多人只知川军不知滇,毕竟,地理位置就摆在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在抗美援朝时大放异彩,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对敌作战时曾取得哪些辉煌战绩?又是怎么做到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都没赢过呢?

抗日战争时期的滇军60军最早是由云南王龙云组建,虽然这支队伍后来在国民党队伍中属于杂牌军,不受人重视,不过在收编前,这支不朽的队伍装备绝对算得上是前端。

当时的云南比较特殊,在地方军阀等多种势力的建设下这里对于军武的培训,甚至在一定时期实力不输后来的黄埔军校,还曾有过中国第一个空军培训基地。

再加上云南地区与越南接壤,而当时的越南又是法国的殖民地,云南王龙云更是大肆采买了很多法国军队的武器来装备滇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九一八事变”后,龙云就着手加强滇军的武器装备,并派人与法国驻滇领事馆商治购买军火一事。1936年之前,龙云就已向法商龙东公司和马湘洋行购买了各种步枪、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亦采购有英,捷克,比,德等国的装备,如法式制布朗德迫击炮,霍奇克斯M1929重机枪,法式施耐德山炮,徳造克虏伯七五山炮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轻重武器装备。

从1936年云南地区的军务费用支出数字来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00万,占到了云南地区财政总支出的一半以上。可见龙云时期是在地方军队装备上下了血本的。

可能很多人会想,军费支出这样庞大,军队的数量也很多吧?其实不然,这些先进新式装备的只有六个步兵旅在内的总计3.6万名正规军,不过兵员还是很充足的。

滇军中的排、班长大多是受训3年以上老兵来担任,他们都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连以上军官则大多出身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均为资历较深、能力较强的军人,而且打过多年仗,具有一定的作战指挥能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龙云从民族大义出发,愿意将自己的地方部队献出来,并尽最大可能贡献财力物力,挽救民族危亡和全国人民共进退。并向蒋介石表示云南地区可提供20万兵力开往战争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8月,龙云便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军队进行全部整合,随后交由南京方面进行统一的番号管理,而这支队伍就是国民党第60军。

从番号上看,这是一支新军,但从作战能力来看,60军的战斗能力不容忽视。

首任军长韦卢汉是当时的国民党陆军高级将领,同时他也是最后一任的云南王。

整编后的60军延续了滇军时期的武器装备,大体由比利时武器和法国武器对半部署,部队总人数超过4万,是难得的满编队,战士们基本都受到过完善正规的训练,是集云南之力全力打造的精锐部队。

虽然身处抗日大后方,但云南王龙云积极响应救国号召,在1937年国防会议上表示,愿将滇军精锐拿出来支援抗日,会后他马不停蹄,将少壮兵丁尽编入60军。为其配备了德国的山炮和法国高射机枪,每个连三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三门迫击炮、四个掷弹筒,并且每名士兵配备一顶法式钢盔,使之成为装备精良,下辖三个师4万多人的精锐之师。

由于军费困窘,那时候的滇军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出滇抗战只能步行,前后足足走了40多天,才到达2000公里外的华中战场,每天行军平均达50公里的速度,可见滇军抗日的诚意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赴内地后,60军是作为补充兵力存在的,在淞沪会战中,前期也没打算让60军上战场,不过从日军金山登陆后,很快战场形势就失控了。按照国民政府指示60军即刻开赴前线作战,可人还没到,会战就结束了,战场上走下来的军队开始向后方撤退,60军只得和其他军队一同回到武汉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