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航行三个多月,在潜艇上做饭有多难?剁根排骨都有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艇水兵是我国最神秘的一个兵种,他们的待遇和飞行员是一样的。航母上的飞行员都有单独的小灶,而潜艇里的水兵在吃这方面却都比不了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士兵吃得不好,炊事员也憋屈。战略核潜艇里的人数通常有上百人,这么多人吃饭,炊事员只能在几平方米的厨房内完成做饭任务。很多人觉得这没有什么难的,我们国家一些小户型或者公寓的厨房也不大啊!做饭是没问题,不过这吃饭的人太多了,按照两班倒潜艇炊事员要做六顿饭,每顿饭有将近70个人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艇里的厨房是什么样的?

这几平方米可不是一个空地能让人辗转腾挪,里面通常放着三大件,一个超级大的电磁炉,一个大的微波炉,还有一个超大号的电饭锅。怎么没有燃气灶呢?要知道潜艇里最宝贵的就是氧气,使用燃气灶肯定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艇制氧系统通常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电解过程中,水通过电解装置分为氢气和氧气。氧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潜艇乘员的呼吸面具和舱室内,保障乘员的正常呼吸。使用过氧化物制氧也是一种方法,外加氧气二氧化碳循环系统。总之,在潜艇里氧气是很宝贵的,燃气灶太耗氧气了,肯定是不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动力潜艇中最不缺的就是电,所以潜艇的厨房里100%都是电器。

说完工具咱们再来看看食材。

毫无疑问,能在潜艇上当炊事员的,做菜水平都非常高,不过他们的水平发挥不出来,连现炖个排骨汤都不行。

潜艇里最大的要求就是安静,上百人在潜艇里生活,安静得和图书馆一样。这剁排骨的声音也是非常大的,很容易被敌方水下声呐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这么夸张?还真就是这样。

在潜艇里用力剁一块骨头,声音可能会被数百公里外的声呐检测到,一旦被检测到后敌方就能确定我方潜艇的位置,那么就糟糕了,整个舰艇的人员都有可能葬身海底。

很多朋友可能会好奇,在陆地上剁个排骨声音顶多传20米远,怎么到了水下声音能传这么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即便是在陆地,你剁排骨的声音也能传播十几公里。你认为了几十米听不到,那只是人耳朵听不到,狗耳朵和猫耳朵搁200米远也能听到主人在家剁骨头,先进的水下声呐捕获声音的能力只会更强。

此外,声音在水中的衰减是很慢的,水压越大,声音传播衰减越慢。现在中美俄的声呐都很先进,甚至可以过滤海洋背景噪音,因此,只有在背景噪音以下才会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过潜艇水兵选拔的朋友都知道,个子高的不要,胖子不要,说话嗓门大的不要,睡觉打呼噜、磨牙、说梦话的统通不要。

为了压噪音,潜艇水兵不能吃排骨,也不能吃羊蝎子火锅,哪天舰长说非要吃的话也可以,提前让热心摊主处理好,一次剁个上千斤,然后打包放潜艇冷库中冷冻,这倒给炊事员省了很多力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有骨头的食材不能用,像土豆、红薯、萝卜、板栗这些食材也不能用。因为这些食材都有个特点,吃多了会放屁。潜艇里有空气过滤系统,正常放屁没有多大问题,但是放屁的频率过高那就难办了,一百多号人,能把潜艇内部搞得臭气熏天,空气过滤系统也是有处理上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此,潜艇在回港休整补给物资时,必须要有一个营养学专家跟在炊事员后面。当然了,很多时候炊事员本身就是一个营养学专家,他们要精心的挑选食材,让潜水员们吃的好是一方面,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如何减少潜水员们的甲烷、硫化氢排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在潜艇上有新鲜的食材吃就已经很不错了,老一辈的潜水员在常规潜艇中生活那才是受罪,要有极强的忍耐力。平时吃的是肉罐头,水果罐头。60年代服役的033型常规潜艇,舱内高温能达到40摄氏度,空气湿度还非常大,整个就是一蒸炉,可以想象在里面生活有多艰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很多都还吃不饱饭,肉罐头算是奢侈品了,可也受不住天天吃,一些潜艇兵在刚上艇的时候觉得肉罐头很好吃,时间久了看见罐头就想吐。

一直以来美俄的潜艇兵生活都要比我军过得好,美俄的潜艇制造技术很先进,设备小型化能力强、消声瓦性能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苏联红宝石设计局研制的台风级核潜艇,上面有健身房和泳游馆,水下排水量有2万多吨,我们的094型核潜艇只有8000吨,为了安置巨浪-2导弹,还要额外增加龟背。潜艇内部的空间小,潜航员们生活条件自然就差,炊事员也施展不开自己的本领。当然了,094毕竟是核动力潜艇,比常规潜艇还是要优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