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还有十几天,#图书馆自驱哥#石破天惊登上热搜榜。“要点脸,要点强”振聋发聩,一众考研学子为“自驱哥”风采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要写考研,就不能只写考研。

要写清晨的轻声默念,深夜的沙沙笔声。

要写“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一腔孤勇。

写“一口肖四一口酒,一瓶下来七十九”的啼笑皆非。

写“一支笔,一杯茶,一道题,一整天”的无可奈何。

写那崩溃又拼搏的日日夜夜。

这是考研,无数学子深陷其中苦苦求索。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为例,2022年,研究生招生124.25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74万人,考研已经从通向科研的道路变成了狭窄的独木桥,学子的压力可想而知。

考研界也不断流传出前辈呕心沥血总结的红黑榜,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考研身为实现精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滤网,对人才的选择必然存在一定主观性和独特性,江湖纷争,便自此生。

湖南大学为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对其考研评价褒贬不一。小编随手一搜,“新传压分”、“复试海王”等等称号压来,也不乏“专业课给分合理”、“复试老师超温柔”等等评价,是红榜还是黑榜似乎只在发帖人的一言堂,却苦了众多报考学子,千般愁绪万般纠结,明明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学的大师教授、宜人的校园环境所吸引,却在众多褒贬不一的评价中迷失自我,难以了解到自己考研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大学到底如何呢?

在笔者看来,湖南大学绝对算作考研的高性价比院校。那为什么不断有人在“拔草”湖大呢?

通俗来讲,人的主观性不可避免,考生和考官的博弈也难寻其平衡点。湖大专业课压分被吐槽主要集中在新传等需要大谈个人思想的科目,其题型设置就决定评分标准难以量化,对一件事的评判尚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涉及未来的重要考试节点自然吵得更不可开交。压分与否,有人说一年松一年紧,循着考研流程深思,难道评分教师专门盯着去年的校线院线对应着控分吗?湖大的海王名称也一直附在头顶的桂冠上,有人爱有人恨,高分考生对复试占比过高不满,低分考生则寄希望于逆袭,个中优劣,难以评说。

或许,考研应该做的,真的就是“自驱哥”打在公屏上的“要点脸,要点强”。这不是一种精神PUA,而是一种内省与独立,不受外界纷繁嘈杂言论的干扰,一派直驱,蟾宫折桂。柏拉图说:“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那拼搏的日日夜夜,应该对应着自己那颗最真挚的心。红黑榜可以看一看有所思索,但不要被其迷茫了双眼,忘了自己日日夜夜走来的艰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要祝最后冲刺阶段的考研人,盼望已久,终如愿!也要祝立志考研的学子,终能在备考的煎熬中摸索自我最真挚的热血,砥砺前行。重重青山,轻舟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