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逛过黑水路的长春人,一定知道这座热融大厦。以前每年都要去上几次,电梯先坐到12层(以上好像是办公的,全楼15层),然后从楼上往下一层一层地逛,有很多商家不零售,但大多数还行,可以试穿,质量和款式都还行,个人觉得比黑水路上远东一期、黑水路批发等几个大厅的要好些。

很多卖家都说,长春很多家商场都从他们这里拿货,不知道真假,反正,这里曾是我买衣服的天堂。

好几年没去过了,前阵子去黑水路,也没进去看看,不知道里面啥样了,看着这栋大楼,就觉得很亲切。

不过,很多逛过这栋大楼的长春小伙伴,可能很多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最开始是“卖粮”的交易场所,当然不是这栋大楼里,而是大楼的原址,就是下图中的样子,门前汇集了很多马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胡同长春

这栋专门交易“粮食”的大楼当时叫做“长春取引所信託株式会社”,简称“长春取引所”。

这个取引所的诞生还不得不说一下,老长春当时的模样。

上世纪初期,长春及周边地区就以生产粮食为主,其中大豆最多。长春人本地市场自己消化不了,就得外销,那时候,宽城子有市集,还有很多粮食收购商。收获季节,农民就把大豆等粮食用马车运往收购商处,中间路途远的还要住店,因为有马有车,所以那时候的旅店,也俗称大车店,然后稍作歇息或者通过附近的港口或者直接运输到营口港销往更远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胡同长春

有了铁路之后的长春,销往外地的大豆等粮食运输就更简便,除了马车外还有火车。日本人的嗅觉相当敏锐,1911年,长春火车站为了存放进出口大豆,就建了3座仓库,这样也吸引了长春周边城市大豆运输和交易,长春那时候就成了大豆的集散地。“豆城”的美誉就是那时候叫起来的。

日本人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豆”做文章,不仅在火车站的存储上开辟场地,更是专门设立了大豆交易场所,1916年成立了“长春取引所信託株式会社”,1919年,在火车站附近给“长春取引所”建了一栋总共3层的大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

建这栋大楼时候,日本那时候好像还挺有钱的,所以也挺上心,建的不论是风格上还是装饰上都很有特点,是满铁附属地最精细的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康德满洲风情录

外墙用红砖装饰,中间顶部有“十字脊”式屋顶的塔楼,窗户的造型也是那时候的经典,大窗有罗马柱设计,建筑周围还有石栏杆的围墙,院子里还有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康德满洲风情录

彼时的长春火车站周边的长白路、东广场、取引所、大车店等地都相当忙碌,东广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长白路专门马车运粮,取引所专门交易、大车店等客栈专门供人和马车住店,每天大批的“大豆”等粮食运往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长春街路图志》、胡同长春

豆城”的生意红红火火,有史料显示,从1917年至1920年,长春每年平均出口大豆51万吨。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取引所”改名叫“新京取引所”。业务也主要以大豆等特产品交易为主。可以说,当时长春的大豆给日本人带来很大的收益。

后来,长春“豆城”的美誉怎么就消失了呢?

随着东三省的沦陷,“豆城”已不是原来的“豆城”,铁蹄践踏下的长春,哪还能快乐种大豆卖大豆?没产量自然没交易,1942年,“新京取引所”关门大吉。

下图是多年后的影像,还能看出建筑上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康德满洲风情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康德满洲风情录

之后,这栋大楼被长春市木材公司用过,还做过KTV,2003年,一场大火彻底将这所精美的建筑烧毁。如今的原址,就是火灾之后建的15层高楼,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长春热融针织大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被叫做“豆城”的长春,现在想想既欣慰又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转星移中,如今这里已经找不见当初的模样,东广场转盘已经拆除,但东广场的名字老长春人还都知道,旁边的公交站点也都是有“东广场”的站名,旁边还有残存的一些当年老建筑,述说着那时的荣光,展示被摧残过的伤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行渐远的历史长河中,这些逐渐被拆除的建筑,也将渐渐被世人遗忘,那段曾经的历史呢——

是该忘却还是该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