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我们熟悉的 人都在向我们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海媚走了。当年MV《吻别》中的惊鸿一瞥,简直颠倒众生,让多少人痴迷不已。可是她走了,12月11日,年仅57岁。有媒体用“享年”为词进行报道,遭到了网友抨击,说这是没文化的表现。享年一般用于高寿,她这个年龄离开是不幸的,应该用惜年。但我倒觉得,从《义不容情》到《天龙八部》再到《大闹广昌隆》,风头一时无两,的确也是“享有”过香港TVB的黄金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这代人,基本上都是深受港台文化浸润的一代人。不只是周海媚,还有《创世纪》、《大时代》、《陀枪师姐》、《刑事侦缉档案》等等一批剧集,还有“养活了大半个华语乐坛”的中岛美雪翻唱过来的一大批流行歌曲,刘德华谭咏麟、Beyond、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太多太多了,几乎每个男生,都曾经想要留一个郭富城那样的发型。

高耀洁医生也走了,当年她受过最高层接见,与领导人握手,上了某CTV“感动中国”栏目,还被当选为年度人物,风头也是一时无两。谁知却也是远走他乡,在异乡离去。她发现了血站传播艾滋病的“秘密”,到处揭露这一事实,引起了高层的关注,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彼时的她,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退休老人,从旧社会过来,缠过小脚,被打成右派,13岁的儿子跟着坐牢,后来成为产科医生,医学院教授,退休以后才从事“抗艾”大业。为了这么大一群不幸的人,一个早年不幸的人依然抛弃了幸福的晚年。也许,只有经历过不幸,才能更加理解不幸。

高医生也走了,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是知识界与媒体结合得最为紧密的时代,媒体的批评报道一篇接一篇,动不动就是洛阳纸贵,一纸风行,太多的监督报道令人目不暇接。河南艾滋病与血站的关系,也是由医生发现,捅给了媒体,最后引发全社会关注。那可真是媒体的黄金时代,万马奔腾,有害群之马,更多的则是心怀新闻理想的年轻媒体人,那时候的发刊词往往都是“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奉献有价值的新闻”、“负责报道一切”等等。

江平也走了,这位中国法学界的“良心”,是中国政法大学“永远的校长”,他是中国现代化法治进程的重要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中国法治进程。他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后来到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江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讲台,率先开设了罗马法和西方民商法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参与了《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制订,并直接担任《信托法》《合同法》专家起草小组组长,是《物权法》和《民法典》草案专家小组的负责人之一。这些都是深刻影响每一个中国人的法律制度。不过,在公开采访中,最令江平引以为傲的法律却是《行政诉讼法》。在一个有着数千年官本位文化传统的社会,他给“民告官”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撑。一时间,从县长到省长,多少官员站到了法庭上应诉。

江平走了,他代表了一个古老民族积极面向现代法治的时代。这个时代,体现了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暗箱操作走向公开透明,从潜规则走向明规则的艰难探索和巨大努力,每一步都步履艰辛。

周海媚、高耀洁、江平的时代,都是由改革开放所开启的时代。整整45年前,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和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群里,当年的亲历者回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我刚上杭州大学,广播里播出了报告全文,偌大的校园里鸦雀无声,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突然,全校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一个时代到来了。

风乍 起,从吹 皱 一池春水,到推动大江大河,在大海上掀起了惊涛巨浪,改变了世界格局,最终伟人选择了在大海中永生。 人来自于大海,最终回到了大海。

如今,缔造了这一壮举的人们,无论他们是谁,在什么岗位上,贡献或大或小,都在逐渐离开我们。当我们熟悉的人一个个离开的时候,也说明我们自己也开始步入老年。静下心来观察,有没有感觉到时代正在告别。他们一个个的离去,正如时代告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