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过完50岁生日,朱令就去世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她经历了太多痛苦。对她来说,失去了智力,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失去了语言能力,这个人间不值得。

朱令案从被披露出来,一直到她的生命终结,始终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原本有着非常美好前景的Q华大学天之骄子,她的人生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一暂停就是三十年,命运的复杂多变,令人十分唏嘘。

1

一开始,人们关注的是她的案件,当初能够接触到铊这一稀有金属的人少之又少,人们相信破案应该不难。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现场遭到破坏,给查找证据带来极大的干扰,以至于没法破案。

后来,人们逐渐感动于她们家庭的悲惨命运,明明是非常精英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却一直命运坎坷,明明那么优秀,却得不到一个幸福的生活,她姐姐也是考上北大,却意外身故,她自己又莫名其妙被人投毒,从一个如花似玉的高智商女神,变成了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低下的残障人士,而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双女儿这么优秀,本该有着美满的生活,却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遭遇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遭遇。

更感慨的是,这个案件却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得不到答案,就像一部情节曲折离奇的侦探推理小说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也以极大的好奇心关注着这个案件什么时候能够沉冤昭雪。所以说,综合了人性和社会层面方方面面的复杂情绪,使得这个案件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成了关注的焦点。如今斯人已逝,而答案仍在风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让我们看到真相,还朱令一家一个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迟迟未能破案,问题并不在办案机关。并不是办案机关不努力,根据此案唯一嫌疑人的口述,当时办案机关甚至动用了非正常技术手段,在她家里装了窃听器。可谓十分努力,但却一无所获,没有直接证据指控嫌疑人,只能将其放走。一个老公安举例说,就像一个杀人案,你找到了尸体,找到了嫌疑人,但却找不到那把刀。

所以如今来复盘,我们会发现,对当今中国社会来说,朱令案可以被称为近三十年公信力遭遇质疑的起点。原因就在于人们赖以信任的Q华大学和当时的X和医院这两个公共机构,一个是最高学府,一个是医学界的泰山北斗。在面对朱令中毒一事上,却都不约而同采取了撒谎的应对,不仅给案件侦破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还拖延了病情的治疗。

铊中毒是非常罕见的病情,X和医院收治朱令后,进行了一系列毒性检测,唯独就没有检查铊。朱令的初中同学贝志诚通过互联网,发起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次国际线上会诊活动。他们把朱令的病历发到网上,请国际专家进行诊断,在收到的一千多封邮件中,大量来自顶级权威专家的邮件非常肯定是铊中毒

然而,这个信息通过贝志诚传递到X和医院的时候,ICU的主任医生非常傲慢地表示:“我们有能力查阅国际医疗资料库”,这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不需要贝志诚等人节外生枝。X和医院还很明确对外界表示,他们已经做过检测,排除了“铊中毒”的嫌疑。消息传到纽约,一位跟朱令毫无关系的当地知名医生勃然大怒,打越洋电话给朱令的亲人说,X和医院的情况他很了解,医院没有能力进行铊中毒的检测,没有能力是怎么做到排除这种可能性的?

还得感谢这位医生,在他的坚持下,朱令的父母得到了当时X和医院一位有良知的医生的帮助,偷偷取了朱令的头发、指甲、血液、尿液以及脊髓液样本,送到当时有能力进行检测的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进行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负责检测的陈震阳教授都呆住了,朱令样品中铊含量超过健康人上千倍!

而此时,朱令已经在ICU躺了三个月!在此期间,X和医院一直按照“原因不明引发的神经炎”来治疗,如果早一点明确是铊中毒,结果不会是今天这样。甚至在贝志诚拿着海外专家集体论证的结果去医院时,还被冷嘲热讽,并且公然撒谎。事实上,X和医院并没有做铊中毒的测试,只检测了砷和氰化物。后来,这位ICU主任还在各种场合公开表示,这是西方反华势力抹黑中国医疗的阴谋。

3

明确为铊中毒之后,朱令父母马上向Q华大学报了案,但是Q华的反应十分奇怪,不仅反应拖沓,也没有采取应有的保留证据的措施。朱令父母是1995年4月28日晚向Q华大学保卫处报案,但保卫处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保护朱令宿舍,并且一直拖到5月5日才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市局5月7日就决定立案。然而就在这个五一假期里,朱令宿舍里的个人物品全部失窃,特别是具有个人生物特征的水杯、洗发液、隐形眼镜盒等。你们说巧不巧,窃贼偏偏就喜欢偷朱令用过的东西。

然而,最离谱的事情还在后面。当朱令家人报案之后,Q华大学矢口否认自己有铊盐。办案的警官说,这种稀有金属,全世界产量只有十几吨,北京市里能够接触到的也就二十几家单位二百来人,有没有怎么能够瞒的过去?最后警方通过排查,在石家庄发现了Q华大学购买铊盐的发票。

事情发展到现在,神探都已经无力回天。但这件事之所以被我们牢牢记住,就在于这么优秀的一家人,因为这种不明不白的原因而硬生生被摧毁。我个人不倾向于阴谋论,这件事一定有一个真相,但真相未必跟网上流传的版本一样。但是经过医院漫不经心的耽搁和学校有意无意的掩饰,我不认为医院和学校有什么刻意的地方,但就是这种漫不经心,更令人愤怒。

因为掩饰已经成为本能,使得真相已经很难被查出来。这种掩饰,使得大家不再相信。掩饰则是破坏公信力的源头,恰好在朱令案上我们遇到了,所以朱令案也就成了近三十年公信力屡遭质疑的起点。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一直关注朱令案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