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2024年第一篇更新,先祝福大家新年新气象!最近的经济数据也是比较“喜人”,挑一两个重点讲下,统计局12月份数据: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延续扩张。新订单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2%,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勉强保持扩张消费品行业PMI为49.4%,景气水平有所回落;高耗能行业PMI为47.4%,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1.6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偏低。
各位注意上述是官方的解读,没有任何加工,PMI以及其中的新订单指数可以关注下,这个指标可以反映预期。其实我们一直有通缩的预期,这是民众用真金白银投票出来的价格反映,还是那句话:债务不选择出清的话,信用是无法派生出来(划线是链接),发多少货币也没用,物价依旧低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次我们不打算老调重弹,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经济学上有个非常有名的公式叫费雪方程式:MV=PQ,这个公式部分读者可能感觉比较陌生,但是费雪方程式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比较熟悉了:i = r + π,其中
i:名义利率,即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利率
r:实际利率,即扣除通货膨胀率后的利率
π:通货膨胀率

那不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嘛?我们在讲黄金定价逻辑的时候反反复复讲到这个公式。上述两种形式是等价的,不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推导这里我们不讲了,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理解会运用即可。我们现在经就用这个公式MV=PQ来解释当下的大环境,首先我们简单先理解下公式的含义:
M:货币流通量,即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V: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经济中流通的频率
P:商品价格水平(物价)
Q:交易数量,即经济中交易的商品和服务数量

上述这个公式中的Q本质上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生产率!这不是一个突变量,其他三个可以,或者可以这样理解:Q是长周期变量,其他三个是短周期变量。

现在我们来回答一个经典的问题:为什么央行两位数M2地发货币,物价就是刺激不起来?我们就当央行发的货币全部流通到社会上,那也只是M变大了,还有货币的流通速度V呢?
央行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增加货币流通量,但如果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悲观,他们可能会持有更多的货币,而不是将其用于消费或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就会下降,从而抵消了货币流通量增加的影响,导致商品价格水平不会上涨,反而还可能会通缩。
经济通缩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经济通缩的本质原因是需求不足。
当经济中需求不足时,企业会发现很难以当前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为了吸引消费者,他们可能会降低价格。这会导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从而引发通货紧缩。
需求不足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消费者信心不足,导致他们减少消费;
企业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减少(为了还债)、出口减少,这些都会导致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下降。
其实大家稍微想一下:上面公式中的M还不一定会变大,为什么?还是因为要还债,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房贷,工资一发我们得拿去还房贷吧,银行一扣,请问还剩多少去消费?更别说地方融资平台那些糊涂账,现在窟窿能不能统计出来还两说呢!万亿国债砸下去都没有像样的水花,大家信心上就是不买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凉透了可不是几个文件下来就能哄回去。所以只能是结构性行情,精选板块是我们为数不多的选择。

近期有则消息如下:IDC预测,全球对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加速器的需求正在爆炸性增长,而传统产业在经历了2023年的低迷之后正在趋于稳定。预计2024年半导体市场销售额的增长将使整个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20%。科技子赛道的半导体可能会迎来国内和国际上的低位共振点,可以关注一下,最近上面也频频考察相关公司。
最近的房地产行业有什么信息吗?真有!(1)国×常×会:研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深圳拟出新规推进城中村改造,涉全市约40%建面。
各位,不要说您不会新闻解读,有时候把新闻做个简单归类,个中含义已经呼之欲出:吸引广大农村人口进城买房。不过这里面有个问题:现在是缺少收入还是缺少户口买房?有人觉得这不重要,能弄来一个是一个,也是哦!
最后我们就之前内容留下的问题探讨下:为什么不发现金刺激消费?在此感谢留言的热心朋友,很不幸,留言第一时间“神秘消失”了,看来还是得低调点。
这个问题本号愚见:主要还是没钱,财政难于为继,我们有着庞大的中低收入群体,发现金得发多少?另外我们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还有“不少可进步空间”,民众将现金福利转变为存款的概率极高,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消费刺激的效果可能没有西方明显。当然相关专家还会从以下几个专业的角度讲这个问题:
(1)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政×府有较强的财政投资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保障支出等,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不必依赖于发现金政策。发现金政策可能会增加财政赤字,加重财政负担,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从税收的角度来看,政×府有较大的税收调节空间,可以通过降低税率、优化税制、减免税费等,来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增加其可支配收入,而不必依赖于发现金政策。发现金政策可能会降低税收收入,削弱财政的收入来源,影响财政的功能和效率。
(3)从赤字和债务的角度来看,中×央有相对较低的赤字和债务水平,可以通过适度扩大赤字,发行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来应对经济危机,而不必依赖于发现金政策。发现金政策可能会导致赤字和债务的快速增加,增加还款压力,影响信用评级和市场信心。等等
很奇怪我们这边专×家老觉得社会×福利会养“懒人”,其实给中低收入家庭一个基本的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去拼搏是不是也是一种思路?也不知道是不是搞基×建项目油×水多还是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实讲,我×们可能已经在完美复制美日贸易战后的日本,甚至可能还要棘手,第一、日本小,那时它迅速转向,开始投资全球,靠着庞大的海外投资利润苦苦支撑国内的债务,以对冲人口的下降和老龄化,巴菲特这只老狐×狸,一直在加码日本的几大商社。第二、日本完善自身的社会福利体系,给予民众基本的保障,维持基本的社会活力,以时间换取空间。最近欧美资本一直在加大对日本的投资,这是在分流何处的制造业?
所以近期有一则新闻,商务部等10部门: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印象中“加工贸易"这个词很久没有听到了,仿佛时光又回到刚加入WTO那会。

絮絮叨叨,很不成文,最后看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别扯了,看看碳酸锂和半导体还不是这个鬼样?农民兄弟今天把种子播种在土里,不会明天就去弄收成吧。这一行,心理建设、信息解读、资金管理、市场预期跟踪等等,这些不就是每一次的施肥、浇水嘛,直接跳过这些过程,就算给您结果,请问我们是否可以接得住,您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重仓的“那一票”,前提是走好每一步。
好的,本次的分享到此结束,如觉有用,点个在看,分享一下,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