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除夕夜还有22天,但过年准备已拉开帷幕,与往年不同,年夜饭预制菜套餐已出现在淘宝、拼多多、盒马等平台,且销量可观。

尽管舆论对预制菜抵制情绪强烈,但预制菜销量仍在稳步走高。

在审视、质疑、嘲讽的眼光打量之下,预制菜正逐步被大众接受。虽然尚有种种弊端,但它作为快节奏消费时代的产物,在口味、价格、食用便捷等方面更符合年轻人的餐饮习惯。

那么,今年年夜饭餐桌上,你会摆上预制菜么?

作者 | 凡一

编辑 | 方远

销量与质疑并存

销量与质疑并存

新年假期还未开始,网友长白已花198元,在拼多多网购了花好月圆宴套餐。

套餐共9道预制菜,分别为佛跳墙、狮子头、老坛酸菜、酱爆鸡丁、五香小肉、黑椒肉柳、绘山珍、小酥肉、鱼香肉丝。

商家为迎合年夜饭的喜庆主题,还推出了合家团圆宴、年年有余宴、财源滚滚宴、祥龙献福宴。平台数据显示,这些套餐已售出3.8万件。

不止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也纷纷上线了年夜饭预制菜,且单品销量不乏数千上万者。

有淘宝店的客服表示,他们的年夜饭套餐尚未上线,仅是预定,目前销售量已破万。

售卖年夜饭预制菜的,亦不乏知名品牌。在淘宝平台,广州酒家、杏花楼、松鹤楼、西贝等的预制菜年货礼盒均在热销榜榜上有名。

在线下,沃尔玛、物美、家乐福、麦德龙等商超里,都摆上了年夜饭预制菜的礼盒。盒马还计划推出年菜包邮到家服务。

热火朝天的销售热潮和此前千夫所指的冷遇,形成鲜明对比,预制菜在数月内正经历冰火两重天。

就在去年下半年,预制菜还处于全网一片骂声中。

2023年9月,预制菜走进校园的话题被冲上风口浪尖,大量家长愤怒不安,全网掀起了抵制预制菜进校园的风波。

时间再往前,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刚曾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直言,“预制菜就是猪狗食,我从来不吃”。

抖音评论内对预制菜也是骂声四起,称其为“人类饲料”,并认为“预制菜真不是垃圾食品,只是垃圾”。

然而,预制菜在一片骂声中,销量一路增长。近年来,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已达10%至15%。

预制菜究竟有什么吸引力,能够在骂声中做到销量逆势而上?

市场最具说服力

市场最具说服力

安井食品是国内老牌食品公司,主卖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的菜肴。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预制菜首次超过鱼糜制品,成为安井第一大品类。

当初,预制菜被骂“猪狗食”,有食品加工从业者说,“我们并不太在意‘预制菜是猪狗食’的说法,因为市场销售反应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或许,这位从业者已看出来,预制菜销量靠的不是舆论观点,而是它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餐饮习惯。

细究原因,现代年轻人和上一辈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是预制菜实现销量稳步增长的首要原因。

《饮食男女》中,身为父亲的朱师傅厨艺精湛,做顿饭要使出蒸、烤、炸、焖、炖等多种烹饪技术。杀鹅后,他还要对着鹅嘴使劲吹气,给它做人工呼吸…….

即使普通家庭,大部分长辈也会觉得,要经历买食材、择菜、腌制、调味等流程,直至做出一桌大餐,才能算“做饭”。

而对困于节奏快、房租贵、加班多的年轻人来说,做快餐、点外卖,以及去连锁餐馆,才使其饮食的主要方式。

速食文化下,出餐速度快几乎成为了年轻人吃饭的硬性要求,而预制菜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盒马鲜生数据显示,95后消费者购买半成品菜的比例是65后的两倍。

除却便捷,预制菜的低价,精准“狙击”了年轻人的消费痛点。

淘宝平台上,某商家的年夜饭礼包中,一份十全十美套餐,包含香酥芙蓉鸭、梅菜扣肉、6只醉蟹、双棘石斑鱼等10道硬菜,总价格240元,平均下来,每道菜仅24元。

社交平台上,有人称,去年除夕夜,全家12口人在饭店总共吃了8888元的套餐,还没吃饱。今年选择买预制菜,搭配自家烧的饭菜,够吃还省钱。

1688平台上,预制菜的价格优势更为明显。一袋200g的鱼香肉丝仅3.5元,宫保鸡丁4.98元。

便捷和便宜之外,口味也成为年轻人选择预制菜的重要原因。

预制菜的口味和餐馆现炒的口味越来越相似。有人将预制菜辣子鸡用空气炸锅复热,发现和餐馆现炒的口味有七八成相似。

且预制菜涉及鲁菜、川菜、闽菜、粤菜、湘菜、淮扬菜、火锅、中式快餐等多种菜系,无论是年夜饭还是日常吃饭,都比叫外卖或亲自下厨要丰富得多。

预制菜在精准击中年轻人的痛点后,销量稳步增长可以说是必然之事。而在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的骂声也折射着消费者的担忧。

“抵制预制菜进校园”之所以会演变成全网话题,根本原因在于它集合了大众对预制菜所有的质疑。

比如,预制菜至今尚无法完全复原新鲜食材的口感和新鲜度,且市面大部分预制菜油脂、糖分等高热量成分过多,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影响不良、肥胖等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预制菜的生产、保存标准尚未明确制定。在“科技与狠活”备受关注的背景下,人们很容易怀疑其会非法添加防腐剂。

当年,预制菜在线创始人郑义曾说,“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要在这个市场中赚取丰厚的利润。”

如今看来,预制菜赛道确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狂飙与荒蛮并存。

亟需建立体系

亟需建立体系

预制菜是工业化的产物,纵观食品工业化时代,行业的扩张与品牌的诞生多离不开产业规模化、制作技术化、行业标准化,咖啡、日本冷冻食品等的兴起皆是如此。

如今,预制菜仅做到了产业规模化,技术及标准的不足是其发展关键短板。

大众对预制菜的诟病,首先在于其难以复原现炒菜品的口感,即“鲜味”不足。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消费者认为预制菜需改进的问题排首位的是“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

例如,一块红烧肉中,风味物质可达1000多种,各成分通过相互作用才形成“鲜味”。但风味物质并不稳定,例如一些鲜味物质仅在pH6.0时,鲜味才最强。

目前,尽管预制菜厂家采用真空慢煮技术、液氮速冻技术等来保持食物的口感与原味,但较现炒食物仍有差距。

厂家若想真正从味觉上获得消费者认可,就要从技术层面对菜品进行专业性研发,并采用一定技术的运输,保障菜品口感。

当下,有商家为延长保质期,在预制菜中加入超量油、钠等。主要因为目前预制菜无论从定义,还是食品添加成分等,都缺乏一套行业标准体系。

同为预制食品,速冻水饺之所以能让百姓放心,是因为其背后有一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速冻水饺产品的定义、分类、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等要求。

预制菜若想提升消费者接受度,打破大众的食用顾虑,产业标准必不可少。

最终,这些标准将构建成密如蜘蛛网的体系,将美味、便捷和安全、健康统一,而这条标准体系,也将成为预制菜发展的基石。

预制菜走上年夜饭餐桌只是开始,或许,我们将迎来一个预制菜深度融入生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