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一女子上演了一出“赛博行刑”的好戏。大意是:2017年她的研究生同学结婚时,她随了500元份子钱。近期她结婚也邀请了这位同学参加婚礼,对方表示正在孕期,不方便出席,但是也并没有主动还礼,最关键是还选择沉默无应答,她一气之下,找出当时转账的截图,霸气要回了500元礼金。

报道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道截图

就此,虽然很多网友直言:“干了我一直想干的”。但是从世俗互动尺度层面看,总还是不够体面的。如此强调,倒不是要批评当事女子,而是面对她同学这号人,惯常的做法是“绝交”,当面戳破真还犯不着。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惯常的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被整抑郁了。

由此也就能理解,为何那句“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在网络上会被追捧。并不是人们认为“缺德”是好事,而是被真正缺德的人给逼急了,走投无路了,所以才有了用“缺德”打败缺德的魔法。换句话说:“老实人也是实属无奈”。

当然说回这件事情,首先还是要简单掰扯一下礼金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礼金本身带有“借贷”的性质,具体约定绑在人情世故里。尤其对于关系不紧密的人,借贷性质是很重的。如此之下,“礼尚往来”一旦中断,关系就会破裂。

所以,对于“女子结婚遭同学无视后追讨礼金”这件事情,它属于典型的“不惯着”。因为在这件事情中,明明是对方先一步打破原则,但是气不顺的却是当事女子,怎么想都觉得憋气。并且这种憋气不是一个人的遭遇,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

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有同事之间出去吃饭,本来约定好“AA制”,但是总有人在别人一起付款后不转账,这种情况,一回两回可以用忘了当借口,但要是十回八回,其实就不只是忘了的问题,而是人品的问题了。

可多数时候,讲人情的人反而不好意思说破,但不等于心里不在意。所以面对“女子结婚遭同学无视后追讨礼金”这件事情,人们自然觉得当事女子做得对、干得好。毕竟,整件事情是“自己爽”,而不是考虑人情关系走向“自己憋”。

很多时候,人情世故确实该考虑别人爽不爽的问题。但是当别人不尊重人情原则时,意味着我们考虑爽不爽就有些自嗨了,当然最后就是自苦了。不过,这也要分情况,要是自己觉得人情大于礼金时,该忍就得忍,成年人嘛,得失自己去衡量。要是自己觉得关系可有可无,又觉得不想吃亏,关键是自己郁闷,那么用“缺德”打败缺德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没有定式非要怎么样,而这也正是人情世故比较复杂的一面。不过总体上来讲,不管是什么样的世俗规则,既然决定加入秩序、进行世俗游戏,潜在的规则还是要遵循的,否则终将被所在的关系链和关系圈抛弃。

另外不少人提到礼金该不该存在的问题。怎么说呢?你要说它不该存在,有千万条理由,说存在也有千万条理由。所以到底该不该存在,自然是分歧很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认同不该存在,就不要参与礼金互动;认同该存在,就好好遵守互还原则。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的共情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即便如此,也要尽可能的在同一认同里表里如一,而不是只想攫取世俗秩序里的好处,而不想承担世俗秩序里的消耗。甚至不夸张地说,世俗秩序不是想进就进,想退就退的自留地,它本身充满事无巨细的细节约束,而且最关键的是,它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很容易形成认同上的鸿沟。

如此之下,作为世俗中人,自然就要多加小心。随出去的礼金要记,随进来的礼金更要记,毕竟出来混总要还的。这点道理如果搞不明白,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参与关系链条的过分世俗化,否则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被自己的不遵守原则反噬到“没人待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