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聊两个基本概念:收入和支出,其中关系也很好理解:有良好的收入(或预期)人们才会敢于支出;反之,削减消费支出一定是基于较差的收入预期,这是个体理性做出的选择。好,我们先来看美国相关的经济数据:美国第四季度GDP超预期增长3.3%,2023全年增长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一看觉得3.1%也不是很多,但一想到它可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量,3.1%增幅已经不小了。这就好比投资交易中,您10万翻个1000倍,有1个亿了,可别人有100亿存款,按2%的利息率,光利息就比您多1个亿,他要是拿利息跟您玩,心态方面已经站在赢面的一方(划线部分为之前内容的链接),所以很多人经常会说:哎呀我心态不好什么的。这其实很难克服,因为和硬件有关,我们要是有1000万的本金,拿100万出来玩当然游刃有余,就是这么个理,硬件不够那只能让软件来帮衬帮衬下,那软件怎么帮衬?

古人说得很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其实也是非常难的,估计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不过下面这层境界普通人努力一下可能也是可以做到的:我们不能挣到认知之外的利润,认知到了,时机到了,老天赏个鸡腿吃,我们就拿着,心中感恩市场,敬畏市场;没有拿到鸡腿,那就是认知或时机未到,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那就继续积累,提升认知,等待时机到来,我们一定要记住:机会都是等出来,不可能说趋势机会是您一厢情愿争取来的,只有市场给您,您才有借东风、实现认知变现的机会。

一不小心又跑题,我们基本上属于意识流,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关于美国的经济增长,业界给的趋势增长水平就是2%左右,所以3.1%这个数据是比较硬的,那这般稳健的经济数据会不会刺激通胀的走高?目前看并没有。最新一期的通胀数据如下:美国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 2.9%,低于预期3.0%和前值3.2%,数据录得2021年3月以来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数据一组合,美国市场可能会迎来了一个非常难得的“甜点时刻”:经济相对强劲而核心通胀却没有回升。有人不禁疑问:为什么美联储高利率没有打击到经济?反而当下很少人再谈及经济衰退的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把这个逻辑想通,那对于下个阶段美股会多几分认识!那我们就有必要来分拆下美国2023年第4季度GDP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中的“政×府”指的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消费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我们可以统称为政×府支出类,其他的分类是基于私人(营)部门。我们可以发现上面前三个红柱都超过了全年增幅2.5%,商品类的消费支出尤为强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是典型消费拉动型经济体,人们在高利率环境下依旧买买买,并没有像很多经济学家说的那样削减支出,按理说美国财政部应对疫情的家庭补贴已经退波,消费应该走软。(下图为储蓄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一定像开头提到的那样:是收入端给出了良好的预期,才能支撑消费支出。那收入怎么来?我们来看下美国PMI数据,以下是制造业PM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 50.3,大于预期47.9和前值47.9,重新站上50以上,为15个月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美国1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 52.9,也大于预期51和前值51.4,为7个月新高。服务业半年前已经站在50以上,它不是增量信息。增量信息可能来自于制造业。美国一直号称金融强国,但它过去由于制造业外迁、产业空心化被某些人诟病,但是现在这个逻辑也变了:美国经过疫情洗礼,也痛定思痛,大力促进制造业回流,这里我们可以举出美国近3年来比较有名的法案:

• 《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该法案于2022年8月通过,包括3690亿美元的新能源技术补贴,于2023年生效。该法案旨在鼓励美国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为购买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税收抵免,同时也为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 。
• 《芯片与科学法案》(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 and Science Act,CHIPS):该法案于2022年8月通过,规定未来十年美国将支出2800亿美元,其中2000亿美元将用于科学研发和商业化,527亿美元用于半导体制造、研发和人才培养,另外还有240亿美元用于芯片生产税收抵免,30亿美元用于针对尖端技术和无线供应链的项目。该法案旨在提升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和安全性,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投资和生产 。
• 《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IIJA):该法案于2021年11月通过,总额为1.2万亿美元,其中5500亿美元为新增资金,其余为已有计划的延续。该法案旨在改善美国的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水利、电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同时也为制造业、建筑业、工程业等相关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
• 《美国救助计划法案》(American Rescue Plan Act,ARPA):该法案于2021年3月通过,总额为1.9万亿美元,主要用于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包括向个人和企业提供直接援助、加强疫苗接种和检测、扩大医疗保障、支持教育和儿童护理、延长失业救济等。该法案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制造业的,但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需求,缓解制造业的困境 。

这四个法案涉及的金额总共3.75万亿,美国2023年GDP多少?约27.37万亿,占比13.7%,够下本!真拿真金白银去堆!所以我们推演的结果也出来了:制造业的回流有助于美国实现更广泛的收入增长,有收入当然支出就“横”。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薪资收入这么坚挺(最近并没有随着通胀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怎么解释美国出现一些公司的裁员潮呢?可以解释!看新闻我们可以知道:裁员太多是科技和金融巨头,和创造广泛就业的制造业关系不太大!

当然制造业的回流是比较缓慢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来思考未来了,从最近的一系列数据可能表明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计划慢慢要出效果了!这其实是有点让人飙冷汗,目前美国已经孵化出AI大模型,制造业再回流,这无疑会给AI模型提供多种应用训练场景,到时候真不知道他们会绣出什么花出来,我们不能担保别人一定拿不到下一轮生产率的爆款吧?
微软就是靠AI重夺市值一哥的位置,想想我们的市值一哥是谁?美国的制造业插上AI的翅膀,真的很有想象力!各位,这可能是美×股下个阶段的长牛基因哦,要跟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后续要关注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相关数据,很重要!这次只是一个推演路径,如果后续数据支撑这个路径,那么我们拿美×股也会安心一些是吧。有80%的信心和60%完全是两码事,相信做过交易的人都能深刻体会这句话,如果我们心态像浮萍一样,那无力承载什么!这里我要恭喜那些拿美×股×ETF的伙伴们,您们不仅是想到了,而且做到了。在金融市场中,做到极为可贵!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想到的事情有条件就要去实现,不然人生会很没有力量。有些小伙伴是很冤的,他们分析得很到位,但输在行动上,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永远有工具来减缓内心的波动,但是为不去行动找借口,这就说不过去了!
好的,我们的数据留下次再讲,有些许敏×感,限于篇幅,内容到此,如觉有用,点个在看,分享一下,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