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你觉得什么是道?是属于每个人的道路吗?亦或是一种思想方式?基于有形的道还是无形的道,都带给我们很多可以探讨和描述的,在杨念群所写的《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里,让我们看见那些宏大的概念,而描述具体的人物或者古典与主题,在很多视角上让人耳目一新,在总结出十几个核心问题里,以一种思想史的眼镜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给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让我们看见文化以及日常对人思想行动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有趣有料的独特思考,带来一种文化好奇

生活里,让你产生好奇感的事物是否让你极为感兴趣?这种状态在书中传递的描述中就有这种探索视角,它是基于作者内在好奇而产生一个又一个主题的探索,如果说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文化以及历史有一种高屋建瓴,不敢轻易靠近的崇高感,那么作者就是以打破这种疏离感,而重构了一种好奇视角去探索文化与思想概念的存在,比如说对于华夏一词,你是否它是为何而存在?又是从怎样的视角存在的?它的发展历史有怎样的演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随作者的描述,我们会发现原先只是单纯一个词的存在,变得生动而有动感,从古代“中国”称为“华夏”,是基于周人认为自己起源于“中国”,而同时是“夏”这个朝代的继承人,于是把”华“放在”夏“的前面。在娓娓道来他们的缘故,以及周礼如何奠定中国的精神底色这个话题上,让我们对于分封制和礼的存在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以及夷狄之人和诸侯群体对”周礼“的核心思想,不仅让我们理解礼这个词存在的价值和演进,更有了一种历史脉络的视角感。

二、可读性与思考性并存的探索,走入一种问道之境

书名以问与道二者合成,其中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任何一种学习来说,都是基于一种疑问而来,有了这份疑问去探寻的答案,就成了我们思考的过程,而它也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问道之旅,而道的形成在这个探索讨论过程中逐步明晰,书中恰恰由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问题组成,所以当我们了解其中问,就对作者给出的答案有了某种非常新奇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很多历史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不同视角,当不同视角下的构建融入到我们的思考空间时,具有清晰逻辑脉络和多个链接视角,就变得格外的醒目,因为你可以从中去看出作者是串联了哪些部分的内容,这对于我们理解主题性阅读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之所以主题性阅读为人所推崇也是源于它让我们阅读不再是单一的点缀,而是串联的流动,这就变得更有意思,也更令人欣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在书中解释为何古代君主需要证明自己是如何的纯正高贵,并且会有各种故事来契合这种纯正与高贵,就如“高祖斩白蛇”这样的故事,就是例证。在记载历史的方式上,作者描述了向前看和向后看的不同,基于中国古人向后看是觉得印象里历史越古越好,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如进化论这样演化线性公式:源头(起点)-因果(中介)-未来(终点)。

如以上这样的探索有很多个,走入作者的视角会发现一个非常流动科普视角,更关键的是因为其具有非常细致的主题构建,在可读性上非常有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给我们一个独特的探索文化与历史的视角,更能从中看见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链接,能够给我们很多有意思的发现,毕竟学习也好,阅读也好,是让我们能够产生好奇与探索的内在驱动才能更持久地走入知识的海洋,对此,不如到书中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