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你有过面对混乱难题,却不知如何解决的状态吗?那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是否有那样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有条理解决呢?在比尔·奥汉隆所写的《微行动》里,让我们获得这样一套帮助普通人自我脱困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它让我们从力所能及,能产生不同结果的最小改变,去将问题逐步的推倒解决,也就是可以独立应用的新方法:解决问题导向式疗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是艾瑞克森的入室弟子比尔·奥汉隆,也是英国国民心理治疗师,这本书畅销全球百万册,被被译为17种文字,奥普拉4次推荐。作为如此畅销跨越20年的心理自助经典,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呢?

一、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视角,带我们走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生活中很多的问题或混乱,其实是基于一种思维方式的固有或混乱,那么我们会明白,当我们能够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那么很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有变化。比如说书中提及的形成解决导向式思维,说起这个思维,带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曾经面对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脑海里产生的众多思维,它带我不断的走入一种事情不断被溯源的追问,然而随着追问,似乎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度让我怀疑为何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却还是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对于自己在面对问题时的状态还是没有太多改善?那些溯源的梳理是没有用吗?那该如何做呢?在书中作者给我们一个视角那就是放下去溯源的追问,而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去思考,简单来说,这件事发生了,那么它怎么来的,我们先不去多深究,而去想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个视角其实就是在以接纳的视角去看见已有的事实,毕竟它已经存在,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走向回到过去,但是当下和未来我们可以改变,那么就从此刻可以改变的事情着手,它让我们能够更对事情有一种从容的可控感,也会能够稳住基于发生事情而产生的心理慌乱,这也是书籍的微行动成为我们行动的第一步骤,去开始进行改变,那么就从思维的混乱里脱离开来,而逐步去启动解决的路径。

二、生活情境里找出打开问题之锁的钥匙

如果说众多的心理理论让我们去分析原因和因素,那么原因也好,不利因素也好,我们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说让自己变好,这个好背后是基于多种可能性,那么改变产生问题的常态就可以这样的选择:改变问题的“常态”、利用矛盾法、把新行为和问题的固有模式关联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当我们产生某种问题的时候,它基于我们一种固有模式,就好像有人似乎总是面对同一种情境,或是被人伤害,或是产生被抛弃感等等,在我们总结不同情境,不同人,却有同样的感受和状态时,我们会看见似乎有一种生活在原地踏步,不断重复,有人觉得是宿命,但这宿命背后恰恰是一种我们所没有发现的固有模式,如果我们采取与原先不同的做法,是否会有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自我产生觉知,意识到我们的困境其实是基于我们的某个固有模式,也许我们还无法去完全诠释清楚它是属于怎样的模式,但是在面对类似的情境关口,我们可以试试改变原先的做法,看是否有不同,这也是书中提及的打开问题之锁的第一把钥匙:打破问题的固有模式。这就会让我们生活多了很多的可能性,也会发现,原来并不是什么宿命,而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去走向我们希望的美好状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落地行动和方法,融入你的每个践行里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固有模式,并且有意识的去打自己的固有模式时,改变与无限可能性就已经在路上,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心可能会产生很多情绪或感知,有些纠结也好,内心的混乱也好,有一个基本的根基那就是接受你的感受和过往,不要让其决定现在和将来的行动,这在书中属于打开问题之所的第3把钥匙。

1、坦然接受你的经历、感受和自我

2、接纳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3、接受事实以及过往对你产生的影响,但不要让它们决定你的现在或将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内心能够有这样的准备,融入在具体的行动与决策里时,我们转移在问题情境里的注意力,比如说你很焦灼的在某个负面状态里,你无法走出那个犹如乌黑沼泽的内心感受,你试试转换接收信息的感官,比如说生活里吃好吃的,听好听的歌,闻好闻的气息,看好看的书或视频等等,都是在让你进行转换自己的注意力。

而当你扩展你的注意力,你会发现新的可能性,同时当你的关注点从过去转移到现在,比如那个事已经发生,你无法改变,那么此刻可以做的有很多选择啊,而不是只盯在那个无法改变的时间上,或者从思考或感受转移到行动上,这也是为何有人想了很久却还是难受,但是当你去打一场球,做个瑜伽,或者跑个步等,却似乎心情变好了,这些都是基于转移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暂时的啊?怎么才能真正的根本的改变呢?这就不得不提及作者的微行动带来的效用,当我们逐步从最小最简单的微行动时,就已经在逐步的发生改变,你看似没有改变的背后其实已经不同,当量变达到质变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走了那么远的路,已经完全改变了原初的内心模式,或者状态,而这一切,从你的微行动已经开始了啊。

比如我在进行每日小结来进行记录与反思,通过几千个时光的记录,逐步去看见自己的内在模式,并做出深思,产生觉知和接纳的过程里,随着时光的推移,写日结这件事,让原本自己内心变得清明而有深刻的觉知,不知不觉中内心获得了许多内在力量和改变。而这些是从看似不起眼的简单日结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行动》并不是简单的说一个方法,而是层层有序的从我们念头到具体的解决途径,给我们总结了10把打开问题之锁的钥匙,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链接和改变,方法有效,灵活,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当我们积累出独属自己的方法,随着使用而完善,就成为你解决问题、调整状态的独特技巧,值得你认真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