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队长和朋友们拍脑袋临时起意,做场老丛水仙分享会吧!

3月的福州天气忽高忽低,2日的气温低至8℃,刚好适合喝老丛。这里冒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天气冷的时候,很多茶友会默认适合喝老丛? 队长也没找到答案,想想,或许是因为老丛的木质味和茶汤稠滑,容易给人带来温暖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干就干。陈老板奉献了一泡她去年刚收的“岩气老枞”,美女小宛带了泡“枞王”,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林老师则带了2015年的百年老丛和90年代的老丛,队长带的是屏山壹号的老丛,林医生分享的是2018年的慧苑老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带来的茶叶,有的叫“丛”,有的叫“枞”,区别在哪里?茶界泰斗张天福按字义去考究,“丛”,指的是密集生长的草木,如草丛、灌木丛。“枞”,古书上指一种跟松、柏类似的树。因此,他认为武夷四大名丛、凤凰单丛和老丛水仙,都应该用“丛”。

当然,也有别的说法,例如,刘宝顺转述姚月明的介绍,早年姚老先生做了一批茶,并冠名“老丛水仙”,卖给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后,反响很好,于是厦茶就让研发团队打造了一款老丛水仙的包装,当时影响很大,因此老丛水仙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而“枞”字是怎么用到茶叶上的呢? 有人推测,或许是因为姚老创制的“老丛”太好卖了,厦茶为了补货就用陈放5年左右的闽北水仙乌龙茶为原料加工做了一个新产品,为了区别于姚老的“老丛”,便用了这个“老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叫什么名字,用哪个“cong”其实只是个代号,并不那么重要,茶客们更在意的是好不好喝。 那么什么样的水仙才有资格被叫做老丛呢?

陈德华、刘宝顺等岩茶名家认为,老丛水仙指树龄达50年以上而又具有特殊香气或有别于大宗水仙的“丛味”。“丛味”是来指茶树本身、附着物(苔藓类植物)、周边生态气息的综合。

换句话说,“丛味”是一种综合的香气,有品种气息、有地域气息、有工艺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老板的岩气老枞是2023年制作的,中足火工,最大程度凸显了茶叶“花香馥郁”的特质。林医生的慧苑老丛制作于2018年,优异的山场加上传统工艺,显示层次丰富的香气和滋味绵柔的特点。林老师那泡90年代的老丛,则以熟化的汤感令人称赞。屏山壹号工艺大于山场的特点,让茶叶显示出香气和滋味的多变,而林老师另一泡“百年老丛”则以百年树龄的优势演绎了纯正的“木质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时间予从容,茶自芳华

武夷山,岩岩有茶,茶各有名。老丛水仙,更因山场、树龄、工艺、陈放年份的不同而使得茶叶香气和滋味更加丰富多彩。当天的8泡茶,以不同特质,呈现了老丛水仙的多面性。尽管放在一起品鉴,也难以一锤定音孰高孰低。

喝茶应有的姿态是欣赏。 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认真感受每一泡的香、水,你才能读懂他,出身于什么环境,经过什么磨炼……

时光的故事都写在茶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