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新邵县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这里是我们湖南的地理中心,也是一个非常出人才的地方。笔者在阅读《新邵县志》的过程中,探寻到一个非常厉害的新邵人,他有着“犁田举人”的雅号,同时也是湘军创始人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的粮台。粮台就是相当于湘军的后勤部长,足见他的厉害。这个人就是我们新邵县新田铺乡的张家钰。满清嘉庆二十三年,也就是1818年正月,张家钰出生在新田铺的发冲。他的父亲叫 张其左,多次考秀才没有考中,科举不第这个在湘中地区极为平常,张其左 认命,回家种地务农。凭借着张其左的勤劳和智慧,张家逐渐变得生活富足,生活虽然富足了,但是由于家里没有当官的,老是受人欺负。为此,张其左 立志要培养儿子读书,以求支撑门户,不受欺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其左 督促孩子们白天去劳动,但是到了晚上就聚在一起读书。在他几个儿子中,张家钰 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也是兄弟们中最出众的。经过全家协商,一致同意送 张家钰 去宝庆府城经馆读书。张家钰 自己挑着行李和八斗大米到宝庆府城去求学,当时他已经27岁,他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与吾同龄,当以老泉为师”。于是,张家钰 拜在 苏老泉 的门下读书。张家钰 不但天资聪颖而且刻苦求学,据记载,他被包常年不离身,读书累了就靠着椅子睡一会,醒来就继续苦读。皇天不负有心人,张家钰 很顺利考中秀才,当时考中秀才就意味着在仕途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张家钰 也被选送到南京国子监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元年(1851年)秋,张家钰 中恩科举人,这对老张家来说是个非常不得了的事情。报喜队进村的时候,张家钰 正在周树湾犁田。报喜的人问他:“张家钰 老爷家在什么地方?他已经中举,我们是来给他报喜的”。张家钰听了非常高兴,给报喜人指了家的位置,同时,匆匆忙忙的操小道提前赶回家中,赶快梳洗干净,换了衣服才出来接待。报喜人非常惊讶,原来指路的犁田的农民就是举人老爷。此后,张家钰 也就得了个“犁田举人”的美誉,在新邵当地“犁田举人”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新邵县境内的历史名人故事,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新邵县志》。笔者收藏的这版本电子版的《新邵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新邵县政府组织编撰,并于1994年出版的第一版《新邵县志》。《新邵县志》收集和整理了许多关于新邵当地风土民情的素材,包括大家平时难得一见的各种老照片和统计图表。《新邵县志》是研究新邵当地发展历史和新邵人性格特点的百科全书,对新邵当地风土民情感兴趣的朋友很值得仔细阅读。

笔者有《新邵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家钰 中举人的第二年,也就是咸丰二年(1852年)就中了进士,并且被钦点为 内阁中书。这个在科举制度下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张家钰 中了进士以后又是自己挑着行李担子就去了北京上任,其中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张家钰 不久以后就告病回到了老家。在家赋闲了一段时间以后,正值 曾国藩 担任两江总督,这位湘军的创始人用人还是希望用湘军自己人,于是聘请 张家钰 担任“粮台”一职。粮台其实就是管粮草钱财,相当于现在部队的后勤部长。从某些角度分析,张家钰 也是湘军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张家钰 一生好学,喜欢收藏各种书籍,他有很多秘本。他不但喜欢读书,而且也写书。据光绪版的《邵阳县志》中的记载,张家钰 曾经写过一本书《勉耕楼文钞》,可惜这本书在战火中被毁掉。张家钰 据传是得了抑郁,4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