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还是举起了屠刀,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又一次来到悬崖边上。

美东时间3月7日,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以50:0的投票一致通过了一份长达13页的法案。该法案名为《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特别列明字节跳动需要在165天内剥离TikTok控制权,否则将在包括Appstore和谷歌应用商店在内的美国应用商店上全面下架。

按照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法案还需要在众议院进行二读、三读的程序,随即送往参议院通过,最后由总统签署实施。

众议院多数党领袖Steve Scalise在议程安排中已经宣布,法案将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三上午在众议院进行表决。

更关键的是现任美国总统拜登释放的态度。他早前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他们通过了,我就会签署。”更有消息称,白宫在法案起草阶段就曾提供技术支持。

这意味着,法案可能会在毫无阻碍地顺利通过。法案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字节跳动要么将TikTok拱手让人,要么就只能遗憾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kTok的反击战

TikTok正在舆论场上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击战。

早在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通过法案的前夕,TikTok就向全美1.7亿用户推送了一则通知:国会正在计划全面禁止TikTok,要在政府剥夺1.7 亿美国人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之前发声,这将伤害到数百万间企业、摧毁无数创作者的生计,也将使艺术家失去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kTok的用户弹窗)

本周一,TikTok又再次推送了一次通知。通知下方还附上了呼出电话的选项,呼吁用户向国会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

有最初参与提交该法案的议员表示,其办公室在一天之内接到了超过900通电话,年龄层次横跨老中青三代。

一边是掌握权势的国会议员们自上而下地以势压人,一边是发动美国群众自下而上地捍卫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权利,TikTok是真的学会了什么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TikTok目前正在发力的核心,是要将该法案定义为“TikTok禁令”。

原因也很简单,政府层面上推动的“TikTok禁令”在过去几年已经数次受挫,对坐拥超过1.7亿用户的TikTok进行“封杀”,无疑会成为两党都不想触碰的一条红线。

早在2020年,时任总统特朗普签发一系列行政命令,要求字节跳动在90天内剥离TikTok在美国运营的所有权益,要求停止TikTok在美国境内的下载和更新,这也是TikTok遭遇的首次“禁令”。特朗普还一度要求字节跳动在45天内将TikTok出售给微软。

双方随后对簿公堂,TikTok就在听证会上表示,禁令如若生效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无异于政府将公共论坛的门上锁,用绳子把城市广场围起来”。

最后,联邦法院裁决,暂缓实施该系列行政命令。拜登上台之后,也是直接撤销了特朗普宣布的“TikTok禁令”。

2023年5月,蒙大拿州也曾发布一条“TikTok禁令”,禁止在该州区域内下载TikTok软件,并计划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但就在州长签署方案当天,居住在蒙大拿州的5名TikTok内容创作者便发起诉讼,TikTok也在随后提起诉讼。

当地法院随后发出初步禁止令,认为禁令可能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条款、美国法律体系中的联邦优先权设定和美国宪法的商业条款。

这一次的法案与以往的“TikTok禁令”有所不同。

一方面,它并非是要封杀TikTok,而是要求剥离控制权,言外之意不外乎美国人还可以继续用TikTok,前提是字节跳动不能成为控股股东,如果字节跳动不愿意接受,也就成了字节跳动的问题;另一方面,法案是通过立法推动,而非行政命令,这意味着一旦通过,TikTok再想推翻的难度将会无限增大。

TikTok的反击无疑是在刻意传递一个态度:如果法案通过,字节跳动不会接受剥离的选项,而是直接退出美国市场,让法案成为名副其实的“TikTok禁令”。

接下来,就要看两党敢不敢冒着得罪年轻选民的决心,来推进法案的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成为关键人物

可能谁也想不到,更有威力的震撼弹,会来自正在共和党初选中遥遥领先、即将于今年的总统大选中对位拜登的前总统特朗普。

上周法案通过时,特朗普就在自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表示,“如果干掉TikTok,那脸书和Meta的业务将会翻倍。我不希望在上次选举中作弊的脸书做得更好。他们才是(美国)人民真正的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的发言)

周一,他在采访中又再次强调,“我们必须非常重视隐私问题,确保保护美国人民的隐私和数据权利,但Facebook和许多其他公司也有这个问题”。

特朗普的言外之意,延续了他一如既往的立场,TikTok可能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曾经有过不良前科的facebook和一众美国左翼媒体。

作为2024年共和党即将铁板钉钉的总统参选人,特朗普在TikTok上左后横跳的态度,可能会对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产生直接的影响:支持特朗普还是支持TikTok禁令?

法案的共同提案人之一,是纽约州众议员埃莉斯·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她是目前共和党内排名第三的人物,也有很大机会成为特朗普的竞选拍档。在此之前,她在多个议题上的公开立场都几乎和特朗普保持一致。

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近日也在节目中表示,他还不知道如果该法案提交参议院,他会如何投票。林赛曾经在2020年时,为特朗普发布的“TikTok禁令”进行辩护。

特朗普的立场转变,自然是总统大选年最常见不过的大选议题操弄。将自己塑造成为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捍卫者,拜登则自然成了推出“TikTok禁令”的始作俑者。

目前来看,最新的几份民调数据都指出,特朗普的支持率对拜登都保持了一定的领先。其中《纽约时报》联合锡耶纳学院所做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8%,领先拜登的43%;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舆观(YouGov)联合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为52%,拜登为48%;《华尔街日报》民调指出,特朗普以47%领先拜登的45%;霍士新闻民调指出,特朗普以49%领先拜登的47%。

但长达九个月的大选拉锯战才刚刚开始,特朗普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巩固自己的领先。

巴以冲突以来,早对拜登心生不满的TikTok年轻族群,成为了特朗普最好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kTok上的美国年轻人

TikTok上,多的是挥舞着选票的年轻人。

最新数据显示,TikTok的美国用户已经超过1.7亿人,超过了美国人口的一半。按比例来算,甚至比抖音在国内的渗透率还要高。

其中,TikTok有四分之三的用户年龄都处在18岁到34岁之间。今年年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18至29岁的受访者中,62%表示曾使用过TikTok,65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则有10%为TikTok用户。

如果放在二十年甚至是十年前,年轻人在政客眼中不值一提,因为年轻族群的投票率不高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2016年和2020年的两次大选中,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投票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美国大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也是一个新的事实。

哈佛大学在2020年的大选民调数据显示,在18~29岁的受访者中,63%的人表示“肯定会在11月的选举中投票”,远超2016年大选前统计的47%。这一年的大选中,千禧一代占合格选民的27%,而Z世代占10%。

占合格选民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年轻人,必将成为2024年两党候选人都无法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此次法案出台之前,作为一个以Z世代为主要用户的短视频平台,TikTok的主流并非是特朗普的基本盘,而是立场偏左的泛蓝年轻人。

2020年特朗普推出禁令的时候,TikTok用户曾在特朗普的造势大会上搞了一次“取票不出席”的行动,导致能容纳超过1万9000人的会场,最后只来了不到6200人。当时,讽刺特朗普的视频曾经是TikTok的潮流。

上个月,拜登的竞选团队都专门入驻了TikTok,目标正是这群远离传统媒体渠道的年轻选民。

但可能引发拜登担忧的点是,这群年轻人也很难称作拜登的铁杆票源,这一点在此次巴以冲突中表现明显。去年11月的一份报道中提到,不同于拜登政府支持以色列的鲜明立场,当时TikTok上“解放巴勒斯坦”的话题阅读量超过255亿,但“与以色列站在一起”的话题阅读量仅为4.404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kTok上关于巴以问题的内容,来源:Vice)

而面对外界对其推荐算法的质疑,连TikTok都在声明中回应,“早在TikTok出现之前,年轻人就倾向于巴勒斯坦了。一段时间以来,相较于对巴勒斯坦的同情,美国年轻人对以色列的支持率一直较低。”

也就是说,来自TikTok的年轻选民并非是大选中两党的主流票源,哪怕属于泛蓝光谱,也不一定会愿意把票投给拜登。

这也是法案目前虽然在国会内部达成一定共识,但对国会以外的拜登和特朗普来说,谁都不想当那个出头鸟的原因。

对于拜登而言,法案如果能够被顺利送到白宫,他也就顺水推舟地签署,始作俑者是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对于特朗普而言,他的暧昧表态,目的甚至不需要去争取这些年轻选票——只需要他们放弃把票投给拜登就行。

法案一旦最终实施,TikTok或许还能通过诉讼延长生效时间,但趋势如此,即便这个禁令不成,大概率会有下一个禁令。

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说,“TikTok禁令”一旦成为现实,连一向号称自由市场担当的美国,都还是忍不住举起屠刀,这些年吵来吵去的“全球化已死”,也将成为定论。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TikTok美国用户数量呈“爆炸性增长”,年轻人居多》

央视网《北美观察丨直击大选:美国青年投票热情暴涨,共和党为何招他们嫌?》

虎嗅《这次TikTok真的危险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经济学教授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或者购买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或者购买依据。)